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我国人民尽享改革开放带来的利益与实惠,但与此同时,各种新的社会矛盾不断涌现,贫富差距现象日益凸显并成为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首要问题。缩小贫富差距、缓和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冲突已经刻不容缓。而缩小贫富差距、缓和不同群体利益冲突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通过政策倾斜和扶持使强势群体的成员向下流动、弱势群体的成员向上流动,形成一个庞大的中间阶层,而这个庞大的中间阶层,实际上就是中等收入阶层。鉴于此,本文详细考察了我国中等收入阶层的评判标准、作用、其发展壮大的机制障碍和对策,目的就是通过对中等收入阶层全面的考察,寻找缓和对立、缩小贫富差距的有效途径。
在社会转型期的中国,评判任何个体是否属于中等收入阶层,都需要将客观标准和主观标准综合起来考量,并以客观标准为基础,主观标准为参照。客观标准包括收入消费水平、职业标准和受教育程度等;主观标准包括社会认同和自我认同。这是我们研究中等收入阶层的起点。
我国中等收入阶层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发展壮大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有生力量、刺激消费的中坚力量和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示范力量;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开辟了实现共同富裕的新模式;增强了我党的阶级基础,因为我国中等收入阶层的大部分仍然属于工人阶级。但是,现阶段我国中等收入阶层的发展壮大遇到了一定的阻碍,社会资源分配不公;农民数量大且地位相对稳固的状况阻碍其向上发展成为中等收入阶层;缺乏良性的政治互动、阶层意识的不完善;中等收入阶层自身固有的阶层特征等,都是阻碍其发展壮大的重要因素。
实际上,任何阶层的出现和发展壮大,都是政策导向的结果。因此,中等收入阶层的发展壮大,需要政府决策的相应倾斜,为中等收入阶层的发展壮大创造条件。具体来讲需要经济发展这只“看不见的手”和国家扶持这只“看得见的手”共同作用。经济快速发展是扩大中等收入阶层比重的物质条件;国家政策倾斜是扩大中等收入阶层比重的政治基础。只有两者结合起来,才能使合理的现代阶层结构的发育变成一个自然又自觉的、充满活力的历史过程。
目前,中等收入阶层比重相对较小,这种中等收入阶层发育不完全的状况不利于中国的社会转型和发展进步。因此,有意识的认可、保护和鼓励中等收入阶层,尽快把中等收入阶层“做大做强”,这应该是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紧迫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