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危重型COVID-19患者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测与疾病严重程度关系的研究

来源 :山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ngjianfei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是由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 V-2)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2019年12月,COVID-19在我国湖北省武汉市首先发现并迅速蔓延至全国。2020年3月,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宣布COVID-19进入全球大流行状态。到目前为止,新型冠状病毒仍在蔓延,对全球公共健康构成巨大威胁。在此次疫情中,我国积极抗疫取得了巨大成功,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经验与证据,认识到早期识别危重型患者、防止重型患者向危重型患者转换,是降低病死率、节约医疗成本的关键。但目前关于重型及危重型COVID-19患者合并肝脏损伤,凝血功能障碍、炎症反应、免疫功能损伤与疾病严重程度关系,以及凝血-免疫功能紊乱是否协同促进疾病进展、相关实验室检测能否作为识别危重型患者依据的研究较少。研究者于2020年2月2日至3月25日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参与援鄂抗疫工作,期间主要参与重型及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临床诊疗工作,并收集患者病例资料。本研究通过回顾性研究以及Meta分析的方法,研究重型及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测,尤其是COVID-19合并肝脏损伤及凝血功能障碍,分析D-二聚体、炎症指标、细胞因子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相关指标早期诊断危重型患者的可能性,为认识及诊治该疾病提供依据。方法:1.重型/危重型COVID-19患者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测及合并肝脏损伤的研究收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山西援鄂国家医疗队一队2020年2月8日至3月25日收治的65例COVID-19患者病例资料,纳入53例重型/危重型COVID-19患者(其中重型38例、危重型15例)。回顾性分析不同临床分型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入院时血细胞分析(WBC、ANC、LY、HGB、PLT)、凝血功能检查(D-二聚体、PT、PTA、INR)、炎症指标(PCT、ESR、hs CRP)、肝功能指标(ALT、AST、TP、ALB、TBil、DBil、ALP、GGT、TC、LDH)。并将患者按诊疗过程中肝功能异常程度分为:合并肝脏损伤组、肝功能轻度异常组以及肝功能正常组,比较各组患者相应时间节点ALP、GGT、PCT、hs CRP、D-二聚体水平。分析所有患者疾病转归。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Kruskal-Wallis检验、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进行统计学分析。2.重型/危重型COVID-19患者D-二聚体、炎症指标、细胞因子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在53例重型及危重型患者中排除未检测细胞因子患者的病例,最终仅有41例患者纳入,其中重型28例、危重型13例。回顾性分析不同临床分型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D-二聚体、炎症指标(WBC、ANC、PCT、hs CRP)、细胞因子(IL-2R、IL-6、IL-8、TNF-α)水平,根据D-二聚体有无异常升高将患者分组并分析各组患者的细胞因子水平。比较预防性抗凝治疗前后D-二聚体、细胞因子水平变化以及转归。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Kruskal-Wallis检验、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进行统计学分析。3.重型/危重型COVID-19患者D-二聚体、hs CRP及细胞因子水平的Meta分析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CNKI数据库截至2021年2月9日相关文献,同时手工检索相关综述及系统评价的参考文献作为补充。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并进行质量评估,然后提取所需数据进行Meta分析。采用固定/随机效应模型计算加权均数差(WMD)及95%CI,评估危重型COVID-19患者D-二聚体、hs CRP、IL-6、IL-8、IL-10、TNF-α水平与重型患者比较是否有统计学差异。若有统计学差异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各指标对诊断危重型患者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通过约登指数计算COVID-19危重型患者最佳诊断值。结果:1.53例重型及危重型COVID-19患者平均年龄为(56.79±13.17)岁,其中男性29例(54.7%),女性24例(45.3%)。起病至入院的时间为(11.5±7.7)天。共有26例(49.1%)患者合并基础疾病,其中高血压病18例(34.0%)、糖尿病8例(15.1%)。临床症状主要有发热45例(84.9%)、咳嗽43例(81.1%)、纳差39例(73.6%)、呼吸困难26例(49.1%)。危重型患者与重型患者临床特征比较,危重型患者的年龄(62.27±10.71岁)高于重型患者(54.63±13.54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危重型较重型患者合并基础疾病,尤其是合并高血压病、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的比例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危重型比重型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盗汗及乏力症状的比例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危重型患者WBC、ANC、ANC%、D-二聚体、PCT、hs CRP、AST、TBil、DBil、ALP、GGT、LDH较重型患者增高,危重型患者LY%、ALB较重型患者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3例患者中,共有34例(64%)患者出现ALT、AST或TBil异常升高,4例(7.5%)符合COVID-19合并肝脏损伤。根据肝功能异常程度分组后,合并肝脏损伤组ALP、GGT、D-二聚体水平较肝功能正常组升高,合并肝脏损伤组D-二聚体水平较肝功能轻度异常组升高,肝功能轻度异常组ALP、GGT较肝功能正常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41例有细胞因子检测结果的患者其临床特征与53例相似。危重型患者D-二聚体、WBC、ANC、PCT、hs CRP、IL-8水平均高于重型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二聚体异常升高患者IL-2R、IL-8、TNFα水平均较D-二聚体正常者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例预防性抗凝治疗患者D-二聚体、IL-2R、IL-6、IL-8抗凝治疗后比治疗前水平降低。所有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现明显临床出血及血栓形成事件。3.根据纳入排除标准,最终有40篇文献纳入本次研究,评估后均为高质量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危重型患者组D-二聚体、hs CRP、IL-6、IL-8、IL-10水平明显高于重型患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于ROC曲线,与重型患者组比较,危重型患者组D-二聚体AUC为0.785(95%CI:0.671-0.899)、hs CRP的AUC为0.884(95%CI:0.632-1.000)、IL-6的AUC为0.819(95%CI:0.700-0.939),对危重型患者均有诊断意义(P<0.05)。D-二聚体最优诊断临界值为≥2.00mg/L,灵敏度为89.3%、特异度为64.0%;hs CRP最优诊断临界值为≥64.22mg/L,灵敏度为75.0%、特异度为100%;IL-6最优诊断临界值为≥33.01ng/L,灵敏度为68.0%、特异度为92.0%。结论:1.重型及危重型COVID-19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呼吸系统症状,主要实验室检测异常为LY减少、D-二聚体及炎症指标(PCT、ESR、hs CRP)升高。重型及危重型COVID-19患者存在一定比例的肝功能异常。2.COVID-19危重型患者D-二聚体、炎症指标(ANC、PCT、hs CRP)、细胞因子(IL-6、IL-8、IL-10)水平明显高于重型患者,重型及危重型患者D-二聚体异常升高的同时伴有IL-2R、IL-8、TNF-α水平升高,提示危重型较重型患者存在更严重的凝血-免疫功能紊乱及炎症反应。3.当COVID-19患者D-二聚体≥2.0mg/L、hs CRP≥64.22mg/L、IL-6≥33.01ng/L时,有助于临床早期识别危重型患者。
其他文献
美方不顾中国的反对,将中美关系界定为战略竞争。中方目前对此有三类解读,分别是美国误判论、美国地位焦虑论和中美国内治理差异论。本文认为,美国过早地走上与中国的战略竞争之路,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超出了美国对中国发展前景的预期。中国式现代化不是赶超最先进的国家,而是将达到中等发达国家作为发展目标,形成了一种新的发展道路。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国内发展战略紧密结合,而美国最近十年也正采取
报纸
基于2019年四省农户微观调查数据,对信息通信技术(ICT)使用与农户数字金融参与的影响关系及其金融交易成本机制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ICT使用会显著提高农户数字金融的参与概率和参与广度,该结论在使用IV-Probit模型、控制函数法进行内生性处理、使用TPR模型克服选择偏误以及稳健性检验后仍成立。ICT使用对农户数字金融参与的影响具有显著的群体异质性,ICT使用对以收入水平低和老年人为核心的“
<正>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企业亟须通过专业化的内训师培养项目,推动企业知识沉淀、课程开发和内训师队伍培养。环境背景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得到普遍应用,数字化的信息空间改变了企业员工的学习方式和企业对内训师的授课方式,这一变化在给企业开展相关培训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不容忽视的挑战。行业背景
期刊
随着交通行业的发展,交通标志检测识别成为了辅助驾驶系统中最热门的研究方向之一。在实际行车道路中,交通标志具有目标小且类别繁多的特点,针对现有检测与识别算法难以同时兼顾准确度和速率的问题,提出一种YOLOv5l(you only look once version 5l)与视觉转换器(vision transformer, ViT)结合的检测与识别方法。首先采用YOLOv5l对目标进行检测,得出交通
随着智慧课堂的逐步推开,仿真实验软件作为智慧物理课堂的一部分,必将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梳理了市面上常见仿真实验软件,分析其各自优劣,并结合个人的使用体会和教学实际,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使用的建议。
目的:探讨喉垂直前位切除带蒂胸骨舌骨肌瓣声带重建术的疗效。方法:对43例行喉垂直前位切除环会厌或环舌吻合术的喉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中声带是否重建分为声带重建组(20例)与非重建组(23例),重建组采用带蒂胸骨舌骨肌瓣再造双侧声带,非重建组采用甲状软骨外膜修复创面。对2组患者术后呼吸功能、吞咽功能、发声功能及预后情况进行分析,通过电子喉镜检查及术后CT评估声带重建术后声门重建形态。结
利用基于声波法炉膛温度场在线监测系统指导燃烧调整。通过对比发现,传统的测温方式与声波法测温得到的结果有很高的一致性,偏差在±10%以内。借助该系统对国内某电厂进行底层燃烧器掺烧神华煤的燃烧调整,取得了初步的效果。声波法测温系统在火电机组炉膛上的成功应用,可以帮助直观显示火焰中心位置,防止火焰烧偏。为锅炉提供精准的炉膛稳燃温度场数据,降低锅炉低负荷运行灭火风险。在变煤种燃烧方式下做到最优化运行,为机
网络学习平台为学习者提供数字化资源,使其能在任意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学习。构建科学、有效的汉语网络学习平台,对提升国际中文教育效果以及国家语言教育力有重要作用。为探究汉语学习平台的教学效果,本研究在两个平行班中进行了为期6周的教学对比实验。实验班采用"网络学习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对照班采取传统的"课上教学、课下练习"的教学模式。实验表明,使用网络学习平台辅助课堂教学的效果并不显著好于传统教
非侵入式负荷分解是对终端用户用电需求的重要感知手段,传统负荷分解方法存在电器识别和功率分解准确度低等问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负荷分解模型,生成网络通过构建卷积自编码器对总功率信号去噪,生成指定电器的功率分解序列,而判别网络被用来辨别生成序列的真伪,两者相互对抗,得到更为真实的分解序列。针对集中式模型训练方法的不足,采用深度可分离卷积代替传统卷积来实现模型轻量化,使之能应用于智能电表等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