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蚜对温度和寄主植物的适应性研究

来源 :东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codemachi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明确大豆蚜对温度和寄主植物的适应性,试验中设置6个温度梯度、选取4种寄主植物,测定、比较了大豆蚜在不同植物上取食一代和在单一植物上连续取食三代后的生命参数和形态发育指标的差别。设计、制作了适合大豆蚜成蚜单头饲养的昆虫夹网,进一步研究了大豆蚜田间种群在不同植物上的发育和繁殖情况。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大豆蚜若蚜均可在大豆、野大豆、白车轴草和萝藦上取食存活,其存活率在6-100%。在8℃,大豆蚜取食白车轴草和萝藦后,其各龄期及整个若虫期均短于取食大豆的处理(p<0.01)。13-33℃,大豆蚜在取食4种植物后,其第1、2及3龄期间,均无极显著差异(p>0.01)。大豆蚜成蚜寿命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渐缩短。18-33℃,大豆蚜取食4种植物后的成蚜寿命间无极显著差异(p>0.01)。在8和33℃,大豆蚜取食4种植物后,其产蚜量间无极显著差异(p>0.01);13-28℃,成蚜产蚜量间呈现一定的差异性(p<0.01)。大豆蚜取食4种植物后,其内禀增长力为-0.6252-0.4149,净生殖率为0.0036-40.1612,世代平均周期为6.00-2068.44,周限增长率为-1.8686-1.5142。取食不同植物后,大豆蚜形态参数间呈现一定的差异性(p<0.01)。13-33℃,大豆蚜取食4种植物后,其体型大小间无极显著差异(p>0.01)。2.在大豆、野大豆、白车轴草和萝藦上连续取食三代后,大豆蚜若蚜的存活率为72-100%。在取食大豆、野大豆和白车轴草后,大豆蚜的1龄期和2龄期在各代间无极显著差异(p>0.01)。大豆蚜的成蚜寿命和繁殖力,在不同植物和各代间均呈现极显著差异(p<0.01)。在4种植物上连续取食三代后,大豆蚜的内禀增长力为0.1613-0.3519,净生殖率为7.60-47.44,世代平均周期为10.27-12.70,周限增长率为1.1750-1.4218。取食不同植物后,大豆蚜的体长、前足腿节长、中足胫节长、后足腿节长和腹管长,在各代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而其它7个体型参数,在各代间无极显著差异(p>0.01)。连续取食大豆、白车轴草和萝藦后,大豆蚜的体型大小在各代间均无极显著差异(p<0.01);取食野大豆后,成蚜体型在一代和三代间差异极不显著,而以二代虫体最小。3.在田间,大豆蚜取食大豆和野大豆后,其成蚜寿命较长;取食白车轴草和萝藦后虽可存活,但寿命较短。取食大豆和野大豆后,成蚜繁殖力较大;取食萝藦后,其繁殖力较小;取食白车轴草后,无若蚜产出。
其他文献
增生性瘢痕或者瘢痕疙瘩是各种创伤后所引起的正常皮肤组织的外观形态和组织病理学改变的统称,它是人体创伤修复过程中的副产物。而瘢痕疙瘩是一类比较特殊的瘢痕,一般表现为高
作者于1998年和1999年两年间对抛秧的栽培特性、抛秧稻田病虫草发生规律节肢动物和杂草群落等进行了研究.抛秧与常规栽培病虫草害发生规律和生物群落有变化,分析结果显示是由
本文分析了传统设备管理方式的缺陷,提出了运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条形码技术管理设备的方案以及其实现办法,并说明了它在高校设备管理中的优越性.
期刊
以防治茄子黄萎病和探讨生防机制为出发点,对不同地区的茄子根际和体内细菌进行分离,同时进行离体拮抗对峙试验和盆栽试验,对有拮抗作用及盆栽试验交果较好的内生细菌测定了
目的:探讨ICU压疮高危患者的护理干预方式。方法:选择的对象是2014年5月-2016年5月我科所收治的100例ICU压疮高危患者,将收治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行常规护理干预;B组行预
目的:探究舒适护理在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中的应用价值,以供临床参考研究.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从2014年3月—2015年4月于我院就诊的剖宫产产妇中选取100例,通过随机分组的方法将
目的:分析研究进行鼻内镜术后的鼻腔填塞病人的口腔护理,探讨其在填塞期间的口腔护理措施,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本院在2016年1月到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68名患有鼻内
阐述静脉留置针使用现状,归纳了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缩短的影响因素,指出了延长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研究的不同方法及护理进展,以期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信息。
目的:分析在宫颈癌早期筛查中实施妇科普查对疾病早期筛查和防治的意义.方法:纳入2013年3月—2018年3月,于本院接受宫颈癌早期筛查的受检者100例进行研究,对其实施妇科普查,
随着转Bt基因棉花大量种植,绿盲蝽(Apolygus lucorum)现已成为中国棉田的重要害虫,且因为其寄主广泛、转移寄主为害和活动能力强等特点而难以治理。随着推-拉(Push&Pull)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