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根际土壤中光合碳的分布和转化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wy_p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光合碳是“大气-植株-土壤”系统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土壤有机碳的主要来源。农田生态系统中,光合碳的输入对维持稻田土壤的碳汇功能具有重要作用,明确作物生长期内光合碳在地下部的分配和转化对于深入认识土壤碳循环过程机制及制订维持土壤有机碳稳定与平衡的管理措施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选择南方红壤水稻土为研究对象,通过盆栽试验,采用13C稳定性同位素脉冲标记技术结合13C-PLFA技术,1)定量研究不同生育期(分蘖期、拔节期、抽穗期和灌浆期)水稻光合碳在水稻-根际土壤系统以及根际土壤不同粒级团聚体中的分配特征,2)明确水稻根际土壤不同粒级团聚体中光合碳的矿化动态,3)揭示水稻根际土壤不同粒级团聚体中参与光合碳代谢的主要微生物类群;设置两种施氮水平(50mg·kg-1和100mg·kg-1)处理,初步明确施氮水平对光合碳分布和转化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水稻光合碳在地下部的分配比例因生育期而发生较大的变化。施氮水平影响水稻生长,从而改变水稻地上部光合碳的积累量,影响水稻输入土壤的根际沉积碳量,但是施氮水平对水稻整个生育期累积光合碳在植株-土壤系统中的分配比例影响不大。水稻生长和施肥影响了根际土壤不同粒级团聚体的形成和分布。随着生育期的延长,大团聚体(>0.25mm)含量降低,微团聚体(<0.25mm)含量增加,并且增施氮肥促进了大团聚体形成。不同生育期输入水稻根际土壤的累积光合13C主要分布在大团聚体(>0.25mm)中,随着生育期的延长,大团聚体中累积光合13C比例降低,微团聚体中比例大大增加,增施氮肥提高了光合13C在微团聚体中分配比例。  不同粒级团聚体有机碳矿化总量和光合13C矿化总量均受到粒级影响,矿化量的高低顺序依次为1-2mm,>2mm,0.25-1mm,<0.053mm和0.053-0.25mm,与团聚体全碳含量显著相关(P<0.01),光合13C矿化总量与施氮水平也显著相关(P<0.05),施氮量100mg·kg-1均高于50mg·kg-1。不同粒级团聚体日均矿化速率均随着生育期的延长显著降低,部分粒级团聚体光合13C日均矿化速率在培养初期有上升趋势,之后也逐渐下降。与土壤原有有机碳相比,土壤中微生物更倾向于利用光合碳,脉冲标记输入的光合碳大约有6.22%~11.04%被矿化分解,大部分仍然累积在土壤中,说明水稻光合碳的输入有利于土壤有机碳的积累。  不同粒级团聚体中磷脂脂肪酸种类差异不大,施氮水平主要影响了团聚体中微生物数量,而对微生物丰富度影响不大。团聚体中微生物类群PLFAs含量均呈现细菌>真菌>放线菌。光合13C与土壤微生物活动密切相关,革兰氏阴性菌和真菌是根际土壤中利用光合碳的主要微生物类群,但是输入根际土壤的光合13C主要分配到细菌中。
其他文献
该文采用田间试验与培养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沈阳农业大学长期定位试验地土壤(发育在黄土状母质上的壤质棕壤,1987~1995按《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修订方案)》属耕淀简育湿润
一号小牛皮:河南南阳市油田第五小学503班 王璞安琪rn只听王璞安琪欢天喜地地吹道:商场里,机器人小姐热情地向我推销:“美丽的女士,亲爱的女士,这是‘咕咕怪’博士发明的健康
期刊
水果发电厂rnCharland是一位知名摄影师,最擅长将看不见的科学原理变成艺术.他的作品《回归灯光》是基于经典的土豆电池实验,实验原理是通过蔬菜中的酸和电解质产生电能.他曾
期刊
耕地是土地的精华,是农业生产最重要的资源,而土壤是耕地的基础。土壤质量以及养分组合直接影响耕地的利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粮食的安全。开展土壤养分研究,摸清土壤养分的变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包括臭氧浓度升高现象越来越明显,并对陆地生态系统产生了很大影响。尽管臭氧浓度升高对植物生长的研究已经非常广泛,但是针对臭氧浓度升高下的植物—土壤反
本篇文章主要针对企业政工队伍在进行建设的过程中所呈现出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依据分析的结果来对企业政工部门所存在的必要性以及自身所具有的作用进行了阐述,并且对
合成阴离表面活性剂(synthetic anionic surfactant SAS)是一类应用广泛的工业产品,同时又是一类普遍存在的环境污染物.但作为一种可能的土壤污染物,却鲜为报导.据此该文采用
磷肥过量施用导致磷肥利用率下降,增加水体环境污染负荷。课题组前期研究表明在太湖稻-麦轮作农田实施麦季施磷稻季不施磷的减磷措施可以维持作物产量,具有可行性,然而磷肥减施
Salinity is the most extending land degradation problem in the arid and semi arid regions of theworld due to climate change and a severe environmental factor 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