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2O3-Ta2O5相图和掺杂钽铌酸盐的结构、发光性能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rco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Nd∶LuTaO4是密度最高的发光材料基质,其417nm的发光衰减约为263.2ns,是潜在的新型高密度闪烁体,但目前其单晶制备困难,缺乏详细的相图依据来设计晶体生长工艺。稀土钽铌酸盐具有较好的物理性质和化学稳定性,有可能是性能优良的新型激光基质。因此,本文研究了不同摩尔比Lu2O3和Ta2O5在不同温度下所形成的多晶粉体的物相结构变化情况,以获得Lu2O3-Ta2O5的相图,为Nd∶LuTaO4的单晶生长工艺设计提供依据;以Eu3+为探针试图研究RE3MO7(RE=La、Lu、Gd、Y,M=Ta、Nb)的稀土位置的对称性,掺入Y3+和La3+以研究NdTaO4的浓度猝灭情况,试图发展新型激光晶体。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给出Lu2O3-Ta2O5体系的相图。Lu2O3-Ta2O5在25~30mol%Ta2O5范围内存在Lu3TaO7的固溶区。在30~52mol%Ta2O5范围内,在约1770℃以下为M-LuTaO4相,高于1770℃时从发生M→M的相转变。混合物从熔融状态淬冷后得到M-LuTaO4和Lu3TaO7混合相,在50~52mol%Ta2O5时,从熔融淬冷的样品中还观察到少量正交Ta2O5相。在52~60mol%Ta2O5范围内,在约1685℃以下为M-LuTaO4和四角Ta2O5混合相,高于1685℃时为M-LuTaO4和正交Ta2O5混合相。相图表明用常规提拉法难以制备LuTaO4这一高密度晶体。  2.从室温到1400℃的变温拉曼光谱表明,对于Lu2O3∶Ta2O5摩尔比为51.5∶48.5在2050℃下熔融淬火后得到的M-LuTaO4和Lu3TaO7化合物,从室温升至1400℃,以及从1400℃降至室温过程中,均没有发生相变。  3.对X射线衍射谱的Rietveld精修表明Eu3+∶RE3NbO7(RE=Lu、Y、Gd)和Eu3+∶Lu3TaO7为立方相,RE位置存在反演中心,Eu3+∶La3MO7(M=Ta、Nb)为正交相,RE位置为有反演中心和无反演中心的两种格位;Eu3+在这些基质中的发射谱线条数和位置类似,可能说明这些基质都存在双发光中心,但发光均较弱。RE3NbO7(RE=Lu、Y、Gd)和Lu3TaO7作为激光和闪烁体应用基质没有太多前景。La3TaO7、 La3NbO7因为存在无反演中心的La3+格位,有可能作为激光和闪烁体基质。  4.1~99at%的Y3+掺杂NdTaO4样品的物相均为单斜相NdTaO4,发光光谱和1064nm的荧光寿命表明Y3+掺杂浓度超过50at%时明显改善了NdTaO4的发光浓度猝灭。对于La3+∶NdTaO4,La3+掺杂浓度在60at%以上时,样品呈LaTaO4相。在1~50at%掺杂范围内,La3+的掺杂没有明显改善NdTaO4的发光浓度猝灭。Nd3+∶LaTaO4的Nd3+掺杂浓度超过5at%时,发生了明显的发光浓度猝灭。
其他文献
学位
机械制图是研究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的原理和方法的一门学科,既具有系统的理论,又有较强的实践性。它被称为工程界的“技术语言”,掌握和运用好这样的特殊语言,对于机械类专业的学
该文基于声线模型,利用个人计算机进行超声检测的智能分析和计算,直观模拟和仿真超声波在各种结构件中的传播过程,以帮助检测人员对检测过程的分析和理解,进行结构件可检性预
二硼化钛(TiB)陶瓷具有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能和机械力学性能,其应用前景十分广泛.目前,限制这类材料广泛应用的主要问题包括:原材料成本高,材料难以烧结致密化,材料性能有待进
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水资源状况发生了重大变化。缺水范围扩大,程度加剧,再加上水资源浪费和水污
学位
当代汽车为了提高其动力性、经济性、安全性以及减少排放污染、增强舒适性等原因,采用电子控制技术已成为大势所趋,而且技术日益成熟。由于电子化程度高,这就要求从事汽车维修的
该研究工作是酒泉钢铁集团公司制定的"高强度高韧性油气输送管线用钢研制开发"的一部分.该论文利用酒钢实验室控轧控冷工艺,轧制出的X65管线板材为研究对象,探讨了X65管线钢
水稻生产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生产之一,是一种全人类最渴望能够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方式。在水稻的生产过程中,与生态环境的变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水资源的匮乏是水稻生产的限制因素,而水稻生产对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日益增加又有不可忽视的贡献。因此,稻田温室气体的排放问题逐渐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也是社会各界聚焦的重点。本文以寒地稻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分析,测坑试验,数据处理等对在水稻生长季内,不同水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