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道德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道教哲学著作,它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人们的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自1868年第一个英译本诞生以来,它也在世界上受到广泛关注,尤其是在英美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上世纪,《道德经》大量翻译和出版,成为除《圣经》外翻译版本最多的著作。基于上述事实,作者对《道德经》在英美的翻译产生了巨大的研究兴趣。在本文中,她试图从接受理论的视角对这一部中国典籍的英译进行比较研究。 接受理论(又称接受美学)作为文学研究中的一种新型范式和新兴的方法论,将文学批评理论的关注焦点由重作者、重作品转向重文本一读者关系。接受理论认为:读者的反应是评价一部作品好坏的标准,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应考虑到读者的社会经验、审美倾向、接受能力,即读者的“期待视野”。此外,一部作品并不是把所有的信息都呈现在读者面前,它含有许多意义未定点和意义空白,这些未定点和意义空白是连接作品的创作意识和读者的接受意识的桥梁,它们需要读者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解析。这样读者能自觉主动地参与作品,从而使作品的生命力更加鲜活。 在本文中,作者选取了《道德经》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四个英译本,运用接受理论中“期待视野”和“未定性”这两个概念对它们进行了比较分析。分析表明:四个译者由于文化和时代背景的差异拥有不同的“期待视野”,而四个译本的读者也有各自的“期待视野”和接受能力。鉴于这两方面的考虑,译者对文本的未定点作出了不同的具体化,形成了不同的翻译。 本文进行这一分析的目的不在于评析《道德经》四个英译本孰优孰劣,而在于探讨《道德经》在英美出现众多不同译本的原因。文章认为,《道德经》像一个丰富无比的矿藏,并非通过一次性的阐释就能穷尽对它的发掘。而且,一个译本不可能同时满足不同历史阶段不同读者的需求。只有通过多个译本多次的发掘,我们才不断接近完成对它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