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学习利用作品的合理使用研究

来源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mzg_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工智能在近年来取得突破式技术进展并重回公众视野,于各领域实现技术产品应用且逐步深入人类社会,显著改变人类生活。在此背景下,我国将之作为新兴前沿技术之代表,强调其稳步发展并取得国际科技竞争优势的重要性。然学界相关成果虽不胜枚举,却较少聚焦于其合理使用问题,忽略了人工智能的核心技术机器学习在进行数据训练的过程中涉及到对大量作品的复制使用,存在相当侵权风险,若不明确其法律定性,不仅无法恰当保护著作权人所应享有的权利,更有可能制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将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技术所涉作品利用过程的合理使用对策作为消解其著作权责任、保障前沿技术发展的重要课题进行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明晰机器学习的技术原理及法律定性是提出并研究其合理使用问题的首要前提。人类发展人工智能的目的在于模拟、延伸人类智能,寄希望于赋予机器以如人类一般进行自我学习、思维、进化的能力。在以模拟人类为最终目标而非局限于个别场景之产业应用的视角下,机器学习是实现该目标的核心技术。以模仿人类学习思维能力为技术目标,机器也需要像人类一样依靠广泛接触、分析知识信息提高自身智能水平,从原理的角度出发其技术特点体现为对海量数据的自动获取分析。目前相关技术研究主体的通行做法涉及在未经著作权人许可的情形下对大量受著作权法保护之作品的利用,此类作品使用行为因落入著作权人专有权利范围而存在侵权风险。在现行著作权法框架下,技术特点决定了诉诸市场机制寻求授权许可将引发过高交易成本,不充足的作品供应则将导致技术发展偏差,由此形成的作品供需之间的矛盾将严重阻碍机器学习乃至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入发展。合理使用制度是解决作品利用侵权问题的可行路径,但我国当前僵化的立法模式难以通过法解释学的途径消解机器学习利用作品面临的侵权风险,而相关行为事实上符合合理使用原则之本质,深入探究符合我国制度基础的化解相关问题的模式存在必要性。主张机器学习的作品使用行为属于合理使用,应以从理论角度证成其必要性、可行性为重要基础。我国人工智能相关产业及市场的形成与其对国民经济作出卓越贡献的事实对巩固人工智能产业及科技发展产生需求。公共政策规划将其置于国家发展战略高度,视之为国际科技竞争焦点以及国家建设转型重要契机,使得保障我国人工智能研究存在迫切需要。智能社会建设背景下不良的技术发展将严重损害公共利益,合理使用制度是维护利益平衡、回应社会期盼的有力工具。经济、政策、社会三方面的重要影响说明机器学习自由获取利用作品具有必要性。三步检验法作为合理使用制度的通行检验规范而反映出其本质属性。人工智能研究中机器学习利用作品的行为,因满足合理使用制度特定立法目的,属于著作权人可预见的特殊作品使用方式而符合“特定且特殊情形”;因不构成对作品独创性表达的替代传播而不符合侵权行为本质,从而不影响作品在著作权意义上的潜在市场价值,故符合“不影响作品本身的正常使用”;因使用行为目的合法、手段必要且对权利人合法利益的影响满足比例原则从而符合“未不合理损害著作权人合法利益”,从构成要件的角度说明机器学习合理使用作品具备可行性。立足我国制度现实,借鉴域外有益实践经验是完善制度的必由之路。机器学习技术之本质与文本数据挖掘技术存在密切关联,国际范围内主要立法例均倾向于将相关技术所涉的作品利用行为定性为合理使用。日本新增人工智能专门条款,允许商业性质的使用以及将所生成数据库向公众提供。英国及欧盟通过修改相关版权法案或指令,新增针对文本挖掘的非商业性使用例外规则。美国依赖其合理使用制度的开放式立法模式以及兜底条款的法律解释适用,在转换性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典型判例创设了针对机器学习相关技术合理使用作品的先例。域外实践体现出新设合理使用条款和利用兜底条款进行法律解释两种合理使用立法模式之分野,纵使我国《著作权法》第三次修订增设了所谓合理使用兜底条款,但未能实质上拓宽合理使用适用范围,难以直接对兜底条款进行法律解释以囊括机器学习合理使用作品情形。我国宜在当前著作权法制度架构基础上选择新设条款的立法模式,新增机器学习合理使用作品的专门条款,通过继续修法增设作品具体利用情形,或在兜底条款基础上完善其他相应法律、行政法规,以化解机器学习技术发展所面临的权利壁垒。
其他文献
媒介情境论中的“场景”概念在不同的媒介环境下以不同形态呈现。在传统电子媒介兴起的时代,梅罗维茨在《消失的地域》中借用戈夫曼“拟剧论”的视角,将社会学的物质地点场景看作传播学意义上的媒介场景,并实现了场景研究从物理场景时期到电子媒介场景时期的转向。梅罗维茨在媒介情境论中详细论述了传统电子媒介通过改变不同场景的界限,塑造出一种全新的媒介场景,身处其中的人们因而产生了与以往不同的行为方式。电子媒介引起的
学位
《玲珑》杂志于1931年在上海创刊,1937年因抗日战争爆发,作为独立个体的杂志停刊。杂志设有“妇女要闻”“常识”“玲珑信箱”“法律顾问”“幕味”等栏目,内容集知识性、娱乐性、趣味性、启蒙性等特征为一体,向读者集中展示了以上海为中心的都市女性生活图景。作为20世纪30年代最具时尚杂志特征的女性刊物代表,《玲珑》肯定了女性权利,宣扬男女平等,让广大都市女性逐渐学会强调“自己”,摆脱封建礼教下女性群体
学位
古语云,“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在经济结构和疫情时代背景下,组织重视员工与自身匹配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个体与组织间的匹配并不是从个体进入组织之时就即刻形成的,也可能在员工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出现与组织间的匹配水平不高甚至不匹配。根据学者对个人-组织匹配的分类,可以分为价值观匹配、能力匹配以及需求匹配。前两者是基于组织的角度实现的匹配,而后者则是基于个体的视角实现的匹配。那么在出现价值观和能力匹配
学位
记者是信息传播中的重要一环,是媒体正常运转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假记者的存在扰乱了媒体的秩序,成为一种“公害”,假记者现象存来已久,是自传统媒体时代就产生的一种危害社会的现象,国家每年都会开展打击假记者的行动,但是假记者屡打不绝,一直活跃在人们的视野中,甚至在新媒体时代出现了新的趋势。新媒体时代以来记者的社会地位被认为在持续下滑,记者的职业认同感也逐步降低,在这种情况下,这个群体选择假扮记者而不假扮其
学位
2019年10月1日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纪念日,我国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第15次国庆阅兵仪式,唤起了大众关于国庆日的记忆。媒介记忆生产是一种主动的文化行为,当有重大媒介事件或者日常新闻事件发生的时候,新闻媒介自觉承担起“记录者”的责任,他们通过新闻媒介的运作机制来生产出可供人们后期重复调用的新闻产品,并对个人记忆、集体记忆和社会记忆产生深远影响。此外国庆阅兵仪式作为规模宏大、意义深远的政治军事仪
学位
播客(Podcasts)将成为我国音频市场发展的一大趋势。根据普华永道2020年10月发布的《全球娱乐及媒体行业展望2020-2024:中国摘要》报告显示,预计2024年,中国播客听众人数将达到4.853亿,超过美国听众用户数量跃居全球第一,播客作为我国媒体行业发展的新势态,以播客为主体的音频市场将会在未来三年重塑我国的媒介文化生态,由此带动音频新闻在内容形态上更新发展和创新再造。2020年5月4
学位
算法推荐机制在信息分发平台广泛应用,形成人们获取信息的新媒介生态环境。算法推荐机制看似能给人们带来极大的裨益,然而却对人们的认知方式、情感表达、态度行为等方面造成了深远的影响,人们逐渐沦为技术的附庸,成为单向度的人。此外算法推荐机制的影响已经从个人逐渐扩展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形成新的控制,造成社会领域的单向度化。本文在法兰克福学派文化工业理论下关照现实,对其展开讨论。本文第一
学位
2020年新春之际,湖北省武汉市爆发新冠肺炎疫情,病毒极强的传染扩散力使湖北省成为全国最严重的疫情灾区。在随后几个月里,抗击疫情成为湖北省的首要任务,湖北省的疫情情况、政府的抗疫举措、人民生活状况等持续成为全国人民关注和媒体报道的焦点。媒介信息塑造着受众对世界的认识,媒体如何报道湖北疫情影响着受众对湖北形象的认知和评价,而良好的区域媒介形象对内可以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对外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人民日报
学位
我国农村地区幅员辽阔,农村常住人口占总人口比重高达36.11%,农业农村的建设与发展一直是国家关注的重点。近年来,数字技术逐渐融入农业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与传统农业耕作相比较,从农民自身到农业生产生活都产生了巨大变化,农村信息化建设成为接下来农村建设发展方向,数字乡村发展战略应用而生。在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国家首次提出要建设“数字乡村”,并在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提出“实施数字乡
学位
伴随新型城镇化的持续推进、代际支持的延续,人口流动趋向家庭化、规模化,流动老人数量迅速攀升。对于流动老人来说,流入地社区不仅是其基本生活单位和服务提供者,更是其健康依托。在推行健康老龄化的当下,流动老人的健康问题关乎其家庭结构、城市养老布局规划与社会和谐。国内学者对流动人口健康问题已有很多研究,但是对于流动老人健康、流动老人社会交往及两者关系的研究较为匮乏。本文聚焦流动老人“做什么”,探究社会交往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