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_2O_3:Eu~(3+)和Lu_2O_3:Er~(3+)纳米材料发光性质的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g200405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研究了Y2O3:Eu纳米晶的紫外激发特性和Lu2O3:Er3+纳米晶的上转换发光性质,主要内容及结果如下: 1.首次通过快速分解硝酸盐浓溶液的方法制备了Y2O3:Eu纳米晶。制备方法如下:把Y(NO33和Eu(NO33去离子水溶解并按一定比例混合,将混合溶液置于瓷坩埚内,在烘干箱内90℃的条件下浓缩。最后在电炉内500℃的条件下分解,之后热处理1小时。该方法的特点是能够在较低的条件下得到尺寸在7nm左右的纳米晶。 2.首次通过一种模板的方法合成了各种稀土掺杂的氧化物纳米晶如Y2O3:Eu/Y2O3:Er/Gd2O3:Eu,这种方法能够方便地控制颗粒尺寸且结晶好。 3.在Y2O3:Eu3+纳米晶和体材料中,观察到紫外激发下处于S6格位的Eu3+5D0-7F1发射(582nm)相对处于C2格位的5D0-7F0发射(580nm)强度随着波长在200nm-300nm紫外区由长变短而增大。这一现象说明Y2O3:Eu3+中两种格位的电荷迁移带及基质激发的性质不同。光谱分解得出S6格位的电荷迁移带位于C2格位电荷迁移带的高能侧,Y2O3基质倾向于向S6格位进行能量传递。与体材料相比,两种格位的电荷迁移带在纳米材料中都发生红移;相对于C2格位的电荷迁移带,S6格位的电荷迁移带强度在纳米材料中比在体材料中明显降低。 4.研究了紫外光辐照引起的Y2O3:Eu3+纳米晶的电荷迁移带(CTB)的变化。我们观察到在用243nm的紫外光辐照一段时间之后,CTB降低;在经过长时间的辐照后,CTB得到恢复,甚至在短波处得到了增强。这可能是光辐照引起表面Eu3+局域环境的调整,使其晶格趋向体晶格的完整。 5.制备了掺杂浓度为(0.1,0.3,1,2,5,10mol%)Lu2O3:Er纳米晶和体长氏Eua’和LuZ氏E尸纳米材料发光性质的研究摘要材料,研究了E:的上转换发光性质。在纳米晶和体材料中均观察到980nm激发下红色和绿色上转换发光,红光与绿光的相对强度比随着浓度的增大而增大。这主要是由于交叉驰豫作用的结果。动力学分析的结果是,红光与绿光的相对强度比与浓度近似成线性关系。在纳米晶中,由于表面碎灭中心对绿光的碎灭,稀土离子的团聚较强,红光与绿光的相对强度比增长更快。 6.在体材料中,我们观察到41onm和42onm的蓝光发射,来自 2H9二一4115二的跃迁。2H9/2能态的布局有两种机理,均是三光子过程。
其他文献
受激拉曼绝热通道(STIRAP)是一种运用两束或两束以上部分重叠的激光来诱导原子或分子中电子布居转移的方法.对于理想的三能级系统,该方法的有效性早已被证实,而且它也被广泛
学位
目前关于I2-II-IV-VI4族纳米晶的文献报道已有很多,本实验通过掺杂手段制备出了纯相的五元Cu2Zn(Sn1-x Gex)S4(CZTGS)纳米晶,以此来研究五元纳米晶的光电性质。当前对纳米晶
学位
氧化物稀磁半导体因具有优良的磁、磁光、磁电性质以及可见光区域的高透射率而备受关注。据理论预测,P型稀磁半导体中的高空穴浓度对磁交换作用十分有利。然而,大多数氧化物半
有机电致发光因为低压驱动、主动发光、色彩丰富等优点,成为极具前景的器件.要想得到高效率的发光器件有多种方法,该文采用的是修饰阳极和加入光子晶体提高光的输出.
该文概述了核子结构函数的核效应及Drell-Yan过程.核Drell-Yan过程类似于深度非弹性散射过程,广泛地应用于研究核子结构.1999年,费米实验室E866实验组用800GeV的质子打击W、B
该文主要研究动态海面的电磁散射,海面杂波的统计特性及海态参数的反演.根据各种海谱模拟了时变随机粗糙海面,并给出了数值检验;将前后向迭代法(FBM)应用于海面,计算了不同条
等离子体中存在的宏观不稳定性为实现受控热核聚变设置了重重障碍,因此研究等离子体中的宏观不稳定性就显得颇为重要.这些不稳定性的诸多性质都可用磁流体力学(MHD)模型进行
半个多世纪以来,锆钛酸铅(PZT)基压电材料凭借其优异的压电与机电耦合性能,在驱动器、换能器、传感器等领域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但由于PZT高的铅含量,对人体与环境构成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