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小尺度多通道扁管流动和换热特性实验研究

来源 :北京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微电子机械系统的迅猛发展,设备集成化的同时也引起了人们对电子设备散热问题的思考,微通道散热结构作为一种结构紧凑、换热稳定的高效换热部件,其流动特性和换热特性的研究吸引了众多研究人员的目光。其中大部分研究人员对刻蚀微/小通道的流动换热特性做了大量的研究,而对于利用热挤压技术制作的具有抗压能力强、换热性能优良、造价低的微小矩形多通道铝扁管的研究却较为缺乏。由此出发本文以微/小多通道铝扁管为研究对象,对矩形通道内的单相强迫对流换热流动和热复合入口段进行了初步的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得出以下几个结论:  首先对5种不同尺寸的微/小尺度多通道进行流动阻力实验,分析摩擦阻力系数随雷诺数的变化情况,并将实验结果与常规通道经典关联式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在层流区,常规通道关联式能较为准确的预测微/小通道的流动;流动未充分发展段的转捩变化不明显;通道水力直径越大,长宽比越小,则流动摩擦阻力系数越大。  其次对3#多孔通道铝扁管进行换热特性实验,主要从单双面分别加热对比实验、不同接触介质对比实验、不同加热热流密度对比实验三个方面进行换热特性分析,实验结果显示:(1)单面加热换热能力优于双面加热,雷诺数越低,单面加热效果越好,但是随着雷诺数的增加,双面加热下的Nu值增长幅度明显高于单面加热。(2)接触热阻对微通道换热的影响不能忽略,良好的导热介质能有效减小接触热阻,并极大的降低加热面温度。实验数据表明,采用钎焊连接与填充导热硅脂相比,可使加热件表面温度降低10℃。(3)当Re<1000时,随着热流密度的增加,Nu明显降低,流体粘性变化对流体对流换热的影响不能忽略。  然后对结构尺寸引起的微/小多通道换热特性的变化进行了实验对比研究,实验结果显示在多孔微/小通道流动换热复合发展段高宽比α对微/小通道对流换热能力具有较为明显的影响,高宽比α越高,发展段对流换热能力越强,然而随着雷诺数的增加,高宽比的影响降低。另外尺度效应的存在,提高了微通道的流动换热能力,随着雷诺数的增加,尺度效应越显著。  最后以1#和5#微/小多通道扁管为例进行FLUENT数值模拟,结果显示Spalart-Allamaras湍流模型适用于本文研究的微/小多通道流动换热,在工程误差允许范围内,实验结果与模拟结果相差15%以内,另外对微/小多通道在流动换热过程中温度和流速的变化情况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并利用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模型的正确性。
其他文献
“一带一路”伟大战略的实施,激发了“一路”沿线几十个发展中国家潜在的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需求,但值得指出的是,“一路”地区,受早期大陆板块撞击及板块挤压等构造运动作用影响,地
近年来,核电的安全性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核电是一种清洁能源,但若核电厂在外界破坏下引发核泄露,将会造成严重的事故和次生灾害,因此有必要研究核电厂结构在自然灾害下的安
高速公路效益的发挥,究其本质,也就是增强其在各种交通设施中的竞争地位.该课题即是从这个角度出发,通过调查,研究和分析影响因素及客货运输竞争的趋势,找出提高高速公路效益
该文对土体的固结沉降反分析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对一固结试验进行了反演计算,得到了同试验结果较为吻合的固结系数.对反演的试验数据的合理性及反演成果的可靠性用概率的方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工程建设中遇到了越来越多的重金属污染地层,严重影响工程质量和安全,随之带来的一系列工程问题已日益引起高度重视。侵蚀土体强度变异机理、
近年来,随着高层、超高层建筑在各大城市拔地而起,基坑工程也得到了快速发展。然而,就目前岩土工程的发展状况而言,基坑工程仍然存在着理论落后于实践等诸多问题。超深基坑作为更
该文对给水管网系统三个不可分割的子系统进行了研究,结每个子系统都给出一个典型的控制参数,这个控制参数可以描述和影响该系统的运行工况.对三个子系统的控制参数从共性上
在地震动输入的研究中人造地震和地震动的瞬时谱估计是两个重要的方面,该文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在这两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探索.地震动频率非平稳特性近年来倍受人们的关注,
在工程结构中,板结构是应用最广泛也是最重要的结构形式之一。随着建筑要求和结构水平的不断变化与提高,工程中出现了各种不同厚跨比的板结构。板的厚跨比对其力学性能影响显著
排水系统是现代化城市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础设施,也是城市水污染防治和城市排渍防涝、防洪的骨干工程。如果把给水工程称为城市“动脉”的话,那么排水工程就是城市的“静脉”。很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