钒电池用聚砜两性膜的制备及性能模拟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nong_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所有的储能方式之中,全钒液流电池(VRB)由于其效率高,电池性能好,电解液不会发生交叉污染等众多优点,成为国内外科研人员研究的重点。在构成钒电池系统的各个组成部件之中,隔膜的性能对全钒液流电池的性能有重要影响。目前,国内外研究者都在寻找价格低廉,机械性能好的非全氟磺酸离子膜来替代Nafion膜。其中,聚砜(PSF)因为在高温下抗拉伸、抗蠕变、高热稳定和耐化学腐蚀,因此日益受到研究者们的青睐。本文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反应(ATRP)拟在聚砜上接枝阴阳离子单体,通过调节阴阳离子单体以获得高离子导电率和低钒渗透率的PSF两性离子交换膜并将其运用到全钒液流电池上。论文首先在课题组前期研究基础上,对聚砜氯甲基化实验进行了进一步优化。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实验,从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催化剂的用量进行入手,寻找聚砜氯甲基化度最高的适宜实验条件。当反应温度为55℃、反应时间16h、催化剂用量为1 g时,聚砜的氯甲基化度最高,达到2.32mmolg-1。使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实验,对氯甲基化的聚砜进行接枝率的实验条件优化,在不同温度、反应时间和单体浓度下,可以得到最佳接枝实验条件为50℃,4h,0.5mol L-1。本文还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参考已有钒电池模型,模拟了钒离子的渗透和电池的自放电过程。通过模拟可以看出影响钒离子渗透的主要原因是电解质的状态跟隔膜的影响。但是受时间影响,所建立的理论模型还需要进行一步修正,需要考虑更多因素,如水的迁移对钒离子渗透的影响等。论文最后分析了全钒液流电池的储能前景及其优势,钒电池在储能市场上的地位,估算了聚砜接枝苯乙烯磺酸钠的成本,分析了ATRP改性膜技术的前景。
其他文献
全球各国近年来频发的大停电事故给经济带来巨大损失,并且严重威胁社会稳定。大停电事故大多是由电力系统单一或少数节点、输电线路故障进而导致连锁故障引发的。加强对电力系统重要节点、重要输电路线的实时评估,有助于实时掌握当前电力系统的运行情况,以及为切断事故传递链做准备从而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提前预测未来一段时间电力系统的重要节点、重要输电线路有助于掌握节点、输电线路重要度的变化趋势,以及为电网公司
在当前我国能源需求不断增长,而传统的常规能源储量逐渐减少,且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的背景下,核能作为一种高效的新型清洁能源,具有明显优势,发展核能已势在必行。CAP1400核电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三代核电技术,其安全壳结构施工精度要求高,在结构吊装和混凝土浇筑过程需要严格控制结构变形。本文主要对CAP1400堆型核岛外层安全壳结构(简称SC结构)的吊装及混凝土浇筑施工精度及控制采用有限元模拟
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作为重要的探测装备,现已在军事侦查和民事检测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受自身容量和承载能力的限制,UAV搭载电池容量小、工作范围受限已成为制约UAV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之一。无线充电技术以其安全可靠、无需耗费人力等诸多优势有望成为解决UAV充电问题,实现UAV全自动化目标的有效手段。因此,本文从系统电路设计、磁耦合装置、容错位性能改善和闭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滥用以及抗生素污染物品的后续处理意识淡薄,引起抗生素的选择压力,导致大量的抗生素耐药细菌(Antibiotics Resistance Bacterias,ARBs)和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s Resistance Genes,ARGs),特别是可移动遗传元件(Movable Genetic Elements,MGEs)产生。由于ARGs可以使一种或多种抗生素失
随着世界的高速发展,对于能源的需求也越来越严峻,但是高需求的背后却是能源过度开采以及匮乏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因此,节约能源,提升能源使用效率,减少能源在输运端的消耗成为学者及科学家们不可容忽视的问题。相变微胶囊颗粒是一种核壳式结构,由于其内部芯材在相变进行时可以大量吸收外部热量,且其配置成悬浮液后换热效果进一步提升,并且降低热量传输过程中的损失以及泵功率消耗,因此它的应用具有巨大前景。本文通过CF
大规模储能技术已成为限制我国电网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的主要瓶颈,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VRB)由于高效率、可扩展性和安全性好等特点被认为是最有希望的大规模储能系统候选之一。但是VRB用Nafion膜的离子选择性低、成本高、电导率和钒渗透率难以平衡的问题阻碍了VRB储能系统更广泛的商业化进程。为此,有必要开发具有优异的离子选择性、低成本和良好化学稳定性的VRB新型隔膜。本文在实验室前期研究的基础上
染料废水具有浊度高、色度大、毒性高的特点,而我国染料废水不仅体量大,而且成分复杂,亟需低能耗高效率的染料废水处理技术。纳滤膜对废水中的染料具有普适性的截留作用,且能耗较低,是染料废水处理的核心技术。近年来,仿生粘合法凭借其基底普适性、操作简易性和功能多样性,逐渐成为了纳滤膜的重要制备方法之一。其机理是多巴胺(Dopamine,DA)经自聚-粘附在多孔膜表面形成在致密的聚多巴胺(Polydopami
CoxNi1-xS2材料能够将CoS2材料导电性好、自放电小的优点和NiS2材料放电电压平台高、比容量高的优点结合起来,同时还能弥补CoS2材料和NiS2材料存在的缺陷,因此其具有电导率高、放电电压高且平稳、比容量大的优点,在热电池的实际应用中具有很大的前景。然而,CoxNi1-xS2材料存在工作温度范围窄的缺点,限制了其在实际中的应用。本文通过水热法制备CoxNi1-xS2材料对其进行表征并测试
本实验研究目标为大庆某湖泊,其于1988年允许纳污,曾多次接受“某炼化”公司排放的大量含油污水,因长期接受含油废水导致水质处于劣V类水质状态,水体富营养化现象逐渐显现,水体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分析研究对象历年水质检测结果和环境现状调查,发现原水中含有大量石油烃类物质。为恢复湖泊水质,经研究决定采用微生物原位修复技术去除水中石油烃类污染物。本研究目的是从实验目标底泥,分离出具有良好石油烃降解能力的土著
河岸过滤(Riverbank Filtration,RBF)是一种经济、自然并具有可持续性的水处理技术,它利用了河岸沉积层的天然净化能力,能够去除地表水中的多种污染物质,从而改善水源水质。地表水污染的日益广泛,使得人们在不断寻找优质水源的过程中,越来越关注它在有机物去除方面的巨大潜力。本课题针对目前河岸过滤研究工作中的不足,通过对岸滤前50cm流程进行实际岸泥的模拟,长期监测了不同运行条件下,河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