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库区引种桉树对本地植物恢复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来源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iwadand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原产于澳大利亚的桉树(Eucalyptus)由于速生和适应多种环境的特性而成为世界著名的造林树种。我国自上世纪五十年代起广泛引种,引种面积已达150万hm2以上。有关外来树种桉树对林下本地植物和土壤肥力的影响,国内外研究尚有争议。为研究我国中亚热带地区引种桉树对林下植物和土壤的影响,对三峡库区中游地段的丰都县世坪林场引种的16年桉树混交林下本地植物和土壤进行了调查,并与当地次生常绿阔叶林栲树林进行了比较分析。植被调查采用样方法,在桉树林和天然林各设置一个0.48hm2(80m×60m)样地,调查样地内维管植物物种名、密度和乔木胸径等;土壤实验测定了桉树林和天然林林下土壤的有机碳、全氮、有效氦、全磷和有效磷指标。   结果表明,桉树林基本包含了当地栲树天然林中大部分优势科属。桉树林本地种子植物地理成分与当地地带性植被常绿阔叶林相似,反映了中亚热带地带性植被的特点。桉树林与天然林植被物种组成有差异,但主要的木本植物都能在桉树下生长,有些物种还成为桉树林乔木下层的优势种。桉树林乔木层和层间植物物种丰富度与天然林无显著差异,但乔木层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均低于天然林。灌木层和草本层物种丰富度低于天然林。桉树林乔木径级分布和更新情况显示,桉树种群结构不稳定,更新不良,随着演替的进行,会渐渐退出乔木层优势种行列,耐荫常绿树种会逐渐占据乔木上层,特别是当地常绿阔叶林建群种丝栗栲(Castanopsis fargesii)和小红栲(Castanopsis carlesii),在桉树林中能正常更新,种群发育正常,将成为群落乔木层新的优势种。土壤实验结果显示,桉树林下0~10cm表层土壤的有机碳、全氮、有效氮、全磷和有效磷含量都显著低于当地栲树天然林,其中全氮在10~20cm土壤中仍然低于天然林。   总之,在三峡库区植被退化地区引种桉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当地植被,也并不影响当地优势植物的更新。但在当地引种桉树,要注意桉树林周围的天然林植被状况和造林前土地利用方式;在桉树林的演替过程中,不要进行较大的人为干扰;最好与豆科植物构成混交林,以提高土壤肥力。
其他文献
大气气溶胶对气候变化、环境污染以及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气溶胶的采集和分析是当前大气环境污染监测研究领域中的重要课题;论文围绕此课题展开讨论.1、综述了气溶胶的基
该文首先对有机光学非线性材料、非线性光学理论及测试方法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该文对掺杂聚苯胺薄膜的制备方法及工艺提出了新的见解,采用了聚酰亚胺的预聚体—聚酰胺酸掺
光码分复用技术是未来高速全光通信网络的备选方案之一,同其他复用方式相比,光码分复用还处于相对不成熟的境地.该论文着重研究光码分复用系统中伪随机地址码构造、色散和非
基因在时间和空间上呈现不同的表达水平,所以不同生物体、同一生物体不同组织器官、同一器官不同细胞,同一细胞不同细胞器所拥有的表达基因都是不一样的。表达组的研究对象正是
随着中国通信事业的发展,电子技术日益向高频率、宽频带、高集成度、高可靠性、高精度和高速度、低功耗等方向发展.以及电子设备的大量使用,使得在有限的空间、时间和频谱资
移动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智能终端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数字显示设备的多样化,同一幅图像需要显示在不同尺寸和分辨率的设备上,为了使用户从不同设备显示的图像获得相似的视觉感受,这
自1963年第一块集成电路的发明以来,MOSFET已成为微电子产业中非常重要的元件。几十年来,单位芯片面积上的器件数量如摩尔定律预测的一样,以每两年翻一番的速度增长,伴随着的是器
该文针对目前气体传感器面临的主要障碍--选择性差的问题,提出通过检测被测气体分子的荷质比来区分被测气体从而提高选择性的思想,通过对微型气体传感器研究现状的仔细分析,
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e acid,GABA)是晡乳动物大脑中主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GABA转运蛋白(GATs)位于细胞质膜,是一种调节GABA跨膜运输的重要分子。通过重摄取已释放的GAB
LG—300A是我校自主研制并生产的小型数字程控交换机,具有交换、汇接、调度等功能。它采用了数字中继和时分交换技术,实现了传输和交换的数字化,广泛用于机关、企业、工矿等内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