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双毒学说”论治类风湿关节炎学术思想总结及临床研究

来源 :天津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hua_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文基于应森林教授“双毒学说”学术思想,总结类风湿关节炎治疗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法则及遣方用药思路。应森林教授认为,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为“双毒”所致,通过观察“清解双毒方”或甲氨蝶呤片治疗本病的疗效,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的变化、实验室指标的变化情况及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情况,探讨“双毒学说”指导下的“清解双毒方”的实际临床疗效。概括“双毒学说”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经验,为临床治疗痹证提供有益的借鉴。方法:1.理论研究:通过跟诊学习,整理应森林教授临证医案,总结导师从双毒致痹学说论治类风湿关节炎学术思想。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临床运用等多角度阐明“双毒学说”的提出、形成再到发展的全过程,对“双毒学说”理论进行系统整理和阐述。2.临床研究:收集符合纳排标准的类风湿关节炎(湿热痹阻证)的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其中试验组32例,对照组29例。对照组应用甲氨蝶呤治疗,试验组应用导师基于“双毒学说”制定的湿热痹阻证经验方“清解双毒方”治疗,分别观察治疗前、治疗中第6周、治疗后第12周的临床效果。观察有效率、中医症候评分、DAS28评分、VAS评分、HAQ健康评估问卷、中医症候分级量化、应用非甾体抗炎药情况、实验室指标及不良反应监测,采用软件SPSS25.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理论研究:(1)“双毒学说”之核心在于“内外双毒”,根据其性质可分为“外感邪毒”与“内生伏毒”两种,两种致病因素又可在一定程度上相关转化或共同侵袭人体成痹。(2)应森林教授从“毒、邪、瘀”三方面总结出“双毒”学说,从病因病机、临证经验多方面阐释双毒学说的意义,临证时善用虫药及藤草、注重病证结合。以“清解双毒”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丰富了诊疗思路,提高了临床疗效。2.临床研究:(1)临床疗效方面:有效率比较:类风湿关节炎治疗12周后,试验组32例有效率为100%,对照组29例有效率为96.55%,虽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但试验组疗效略优于对照组。中医症候疗效比较,试验组优于对照组。DAS28评分比较,两组DAS28均出现明显下降,证明两组均有明显改善。试验组整体疗效普遍优于对照组,说明“清解双毒方”在治疗过程中较对照组表现出色。(2)实验室指标方面:血沉比较:对照组较试验组改善更优。C反应蛋白比较,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类风湿因子及抗环瓜氨酸肽抗体两组在治疗后均无明显差异。两组数据在改善实验室指标时结果相似,多不存在明显差异。(3)症状、体征方面:在主要指标关节压痛评分、关节肿胀评分、关节活动度、受累关节皮温方面,试验组具有优势;在关节疼痛评分、晨僵评分方面,试验组与对照组基本相似。说明“清解双毒方”在改善症状、体征主要指标时比对照组略优。次要指标亦大致相同,说明“清解双毒方”在改善症状、体征次要指标时与对照组大体相似。(4)HAQ指数:因HAQ残疾指数、HAQ不适指数及HAQ总分在治疗前即存在差距,故治疗前后不存在可比性。但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差值比,两者均有明显改善,故两组均可改善患者生存质量。(5)非甾体抗炎药减药情况:试验组减药比例较对照组更高,故试验组优于对照组。(6)不良反应分析: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约为9.4%;对照组不良反应率约为37.9%,且程度更轻,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评价较对照组具有优势。结论:1.理论研究:“双毒学说”作为治疗痹证的一种新理论,为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治疗方案提供了新的思路。其将传统医疗与现代医学理论相结合,中西合参辨证施治,扩展了诊疗思路。本学说丰富了类风湿关节炎的理论基础,较大程度上提高了临床疗效。2.临床研究:(1)本研究基于导师“双毒学说”理论,以“清解双毒”为法,使用“祛外感邪毒,解内生伏毒”方药,论治类风湿关节炎。针对不同证型,采用针对性治疗方法,并“因人、因证、因时”加减用药,在临床上均取得了满意疗效。(2)“清解双毒方”相较于传统甲氨蝶呤,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湿热痹阻证在总有效率上大体相似。在中医症候评分、VAS评分上,“清解双毒方”优于应用甲氨蝶呤。在DAS28评分上,“清解双毒方”组出现明显改善。(3)在实验室指标中,“清解双毒方”与甲氨蝶呤组基本相似。因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性质,病情复杂多变,迁延难治,故改善实验室指标方面尚需进一步研究。(4)安全性方面,“清解双毒方”较单用甲氨蝶呤效果更佳。
其他文献
小儿抽动症是儿科常见疾病,病情迁延难愈,对患儿的生活与发育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极大地影响了患儿的生活质量,目前西药治疗以氟哌啶醇、泰必利等神精系统抑制剂为主,易造成患儿嗜睡,精神萎靡不振,记忆力进一步下降等副作用,还易造成锥体外系反应,加剧患儿的痛苦。张同园主任从事临床工作三十余载,积累了大量经验,根据多年的临床观察与实际临床治疗,总结出了小儿抽动症多因先天禀赋不足,外感六淫,饮食不当跟情志因素引起
目的通过对比灵龟八法结合常规针刺与单纯应用常规针刺两种方法,在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偏身感觉障碍中临床疗效的差异,来评价灵龟八法的有效性。为灵龟八法治疗缺血性卒中后偏身感觉障碍提供临床依据。方法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针灸科门诊及病房,收集符合诊断与纳入标准的患者64例,运用SPSS23.0使用随机法分组,将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2例。治疗过程中对照组脱落2例,剩余30例,治疗组脱落1例,
目的通过对近10年针刺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后偏瘫的文献进行梳理和总结,探析上肢取穴、选经及处方规律。在此基础上,运用所得针刺处方规律进行临床试验,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观察针刺激发循经感传对于急性缺血性中风后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评价其临床疗效,并为针刺治疗本病提供试验依据。方法1文献研究通过计算机、手工等方式检索、收集、筛选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收录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
目的通过对天津地区孕妇一般情况、孕前及孕期生活方式、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患病情况、妊娠期用药情况以及妊娠结局进行调查,并对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明确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影响因素,探究妊娠期用药(包括中药及西药)与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性,为妊娠期合理用药提供循证依据。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按行政区划将天津市16个区划分为中心城区、郊区2个区域,采用抽签法从2个区域中各抽
目的:本课题研究主要观察温阳化痰通络法配合调神益智针法对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探究温阳法在卒中后认知障碍中的运用,以期为卒中后认知障碍提供更多的临床方案及临床依据。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了随机、对照的试验方法,根据纳入以及排除标准,选取2019年6月-2020年12月就诊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脑病针灸科住院部及门诊脑卒中患者,共纳入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
目的以子午流注学术理论为基础探究在中风后肩-手综合征Ⅰ期的治疗过程中时间对于疗效的影响程度,对子午流注纳甲法与温通针法相配合应用于临床治疗的可行程度进行评价,为临床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提供一种行之有效且具有推广意义的治疗方法。方法共纳入64例中风后符合肩-手综合征Ⅰ期诊断的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组前进行基本资料统计,保证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33例(脱落2例),对照组31例(脱落1例),脱落
目的通过对比全子宫切除术及全子宫+双侧附件切除术的术前术后血清性激素水平、Kupperman评分、中医证候及中医证型变化情况,评价全子宫切除术及全子宫+双侧附件切除术对卵巢功能的影响,为围绝经期女性行子宫切除术时是否切除卵巢提供理论依据;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证候及中医证型变化特点,为中医辨证论治改善子宫切除术后机体状态、发挥中医药优势奠定理论基础。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2于天津中医
目的探析运动针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选穴规律;在此基础上进行临床试验,采用正交设计法观察远端取穴(后溪穴、中渚穴)、局部手法(阻力针法、平补平泻法)、针刺时机(<4周、4-12周)三因素两水平不同组合方案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筛选出基于以上不同因素水平的运动针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优化方案,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1通过计算机、手工检索,收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hina National
目的通过理论研究探讨辛开苦降法的作用机制,以及冠心病心绞痛的发病机制,并以导师临床经验代表方为治方,观察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热痰瘀结证的有效性,为拓展辛开苦降法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为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热痰瘀结证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研究方法1理论研究:查阅古今文献,梳理辛开苦降法源流,总结其临床应用,揭示辛开苦降法的理论内涵;探讨稳定型心绞痛热痰瘀结证的病机,为辛开苦降的代表经方加减治疗稳定型
目的:本课题研究主要观察利水活血方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对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减少胸水量、提高生存质量方面及安全性进行评价,以期为中医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提供更多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及理论根据。方法:病例来源于2020年1月-2021年2月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肿瘤科门诊及病房就诊的确诊为恶性肿瘤并经B超证实合并恶性胸腔积液的患者,共纳入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的8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