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氏肺孢子虫生长发育的观察研究

来源 :青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ay112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Wistar大鼠肺组织中卡氏肺孢子虫的生长发育和形态结构。方法通过皮下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建立Wistar大鼠卡氏肺孢子虫肺炎动物模型为实验组,另设不注射药物为对照组。制备大鼠肺印片标本,瑞-姬氏染色,光学显微镜下检测和观察卡氏肺孢子虫。取大鼠肺组织标本,制备肺组织切片和透射、扫描电镜观察标本,分别使用光镜、透射和扫描电镜观察该虫生长发育、形态结构及其感染大鼠肺病理学变化。用数字图像分析技术,对卡氏肺孢子虫包囊进行形态学参数测定。结果肺印片标本经瑞-姬氏染色,光学显微镜油镜下检测,可见清晰卡氏肺孢子虫包囊和滋养体,以肺泡内多见,偶可在细胞内见到。对照组大鼠未检测到该虫。实验组大鼠肺印片标本该虫检出率为57%,第4~5周查到包囊为主,7~8周后以滋养体为主。扫描电镜观察,卡氏肺孢子虫有表面光滑和粗糙两种类型,其中粗糙型又有微绒毛、管状结构、颗粒样物三种情况;观察到壁上有凹陷、正在脱囊及伸出伪足的虫体。透射电镜观察到卡氏肺孢子虫有滋养体、囊前期和包囊三个发育阶段。滋养体多附着于肺Ⅰ型上皮细胞,偶见附着于肺Ⅱ型上皮细胞,有的伸出1或多个较宽大伪足,部分细胞质内发现核相关细胞器和纺锤微管。囊前期有早、中、晚三种类型,在其内发现有代表减数分裂的联会复合体。包囊壁上有一增厚处,内有一孔隙。第10周实验组大鼠肺间隔及气管中可见到卡氏肺孢子虫。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测量卡氏肺孢子虫包囊长径、短径、投影面积、体积、周长、等效直径和圆球度数值均数分别为:4.8159μm,3.6923μm,13.07μm~2,36.76μm~3,14.29μm,4.03μm和0.8。光镜观察HE染色的肺组织切片,第7~8周实验组大鼠肺泡内被大量虫体和渗出物充满,肺Ⅱ型上皮细胞脱落,肺泡隔增厚。扫描电镜观察肺内有卡氏肺孢子虫,肺组织呈纤维性改变。透射电镜观察,肺Ⅱ型上皮细胞质内可见许多空泡和电子密度高的颗粒。含虫体的肺Ⅱ型上皮细胞表膜突出,形成质膜小泡,细胞核膜内陷,核内染色体呈丝状并绕成团。结论瑞-姬氏复染法检测卡氏肺孢子虫,操作简单、虫体清晰,有利于一般实验室对该虫检测。扫描电镜观察到表面有粗细不等的管状物和正在脱囊的虫体,阳性大鼠肺组织纤维化改变,为国内首次报道。透射电镜观察到卡氏肺孢子虫的滋养体、囊前期和包囊三个发育阶段;滋养体附着于肺Ⅱ型上皮细胞及气管内,国内外未见报道;包囊壁上观察到一增厚处,内有一孔隙,为罕见报道。数字图像分析技术获得了卡氏肺孢子虫包囊的一系列数据,丰富了肺孢子虫生物学资料,为病原学诊断提供参考资料。
其他文献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为研究瑞士乳杆菌(Lactobacillus helveticus)MB2-1源胞外多糖(exopolysaccharides,EPS)及其组分对益生菌生长特性的影响,更好阐明L.helveticus MB2-1源EPS的益生功能,测定10
为验证视觉信息在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成虫寄主选择中的作用,并探索其对寄主健康状况的偏好,本文通过林间对寄主云南松针叶的色彩比对,选取国际标准色卡对应
低氧导致的组织损伤与炎症反应密切相关。已证实机体对缺氧损伤的习服与适应受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GC)的影响。在低氧条件下分泌增多的GC能通过糖皮质激素受体(Glucoc
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力量.引导和带领广大团员青年为企业的发展发挥作用,是企业共青团组织的重要任务.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企业共青团组织建设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
绪言水稻矮化育种是水稻育种史上的一次飞跃。但至目前,育成品种的生产潜力,似乎难以有更大的突破。一般常规育成的品种,在温、热带无特殊优越的自然条件下,生产力徘徊在千
利用QuEChERS提取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检测大麦中的除草剂唑啉草酯和炔草酯及解毒喹的残留.样品用乙腈提取,C18和N-丙基乙二胺净化,在XBridge-C18色谱柱上分离,
我所于1978年用甘蔗梢部嫩叶诱导出愈伤组织小蔗苗。1979年在诱导愈伤组织的基础上,选出了胚性细胞团继代培养,经绿苗移植和田间试验观察,发现了很多变异类型。根据作物遗传
棉叶和棉铃都能吸收乙烯利并很快释放出乙烯。棉叶吸收乙烯利后能在棉铃中释放乙烯,而棉铃吸收乙烯利后不能在棉叶中释放,只能在本身释放,释放高峰在处理后约2天和开裂前出现
一氧化碳是造成中毒性死亡最常见的有毒气体,可引起机体多个系统的损伤,其中缺氧引起的脑损伤是造成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ute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