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IGFBP-3cDNA的克隆、表达及对肝癌细胞的抑制作用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jsc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与目的:作为一个重要的抗癌基因,IGFBP-3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它对常见的恶性肿瘤如肺癌、前列腺癌、乳腺癌等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为了探讨其在肝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为肝癌的诊治提供新的方法,我们拟测定病毒性肝炎及肝癌患者血清IGFBP-3浓度及肝组织中IGFBP-3的表达情况。同时克隆人IGFBP-3 cDNA,构建真核表达重组载体,并研究其对肝癌细胞增殖分裂及凋亡的影响。材料与方法:1.收集不同类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以及肝癌患者的血清,用酶联免疫的方法测定血清中IGFBP-3的浓度。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对病毒性肝炎及肝癌患者肝组织标本中的IGFBP-3进行测定。2.根据GenBank中人IGFBP-3 cDNA的序列,结合表达载体pcDNA3.1(+)的特点设计、合成引物。采用TRIzol? Reagent从正常人肝组织中提取总RNA。通过RT-PCR的方法扩增人成熟IGFBP-3 cDNA片段,然后将其定向克隆到载体pcDNA3.1(+)中,构建真核表达重组载体pcDNA3.1-BP3。并用PCR、限制性内切酶酶切以及DNA序列测定等方法进行鉴定。3.通过脂质体LipofectamineTM 2000介导的转染法将空载体pcDNA3.1(+)及pcDNA3.1-BP3转染至Hep3B细胞中,并通过G418筛选获得稳定表达细胞株。采用WesternBlot测定细胞培养上清中IGFBP-3的含量,同时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测定细胞内IGFBP-3的含量。4.应用细胞增殖实验、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流式细胞仪细胞周期测定等方法观察内源性IGFBP-3对肝癌细胞Hep3B的抑制作用。结果:1.正常对照、急性肝炎、慢性肝炎中度、慢性肝炎重度、慢性重型肝炎、肝硬化、肝癌患者血清中IGFBP-3的浓度分别为4891.63±1482.91、4243.88±1086.02、3361.38±584.11、3021.63±946.48、1951.13±791.96、1146.93±443.15及1760.61±958.88(ng/ml)。病毒性肝炎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除急性肝炎组外,各组患者血清IGFBP-3浓度均明显降低;随着病情的加重,血清IGFBP-3浓度逐渐降低。与正常对照,急性、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比较,肝癌患者血清IGFBP-3水平显着降低,但与重型肝炎及肝硬化患者相比均没有显着性差异。血清IGFBP-3与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呈正相关,与凝血酶原时间、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呈负相关。2.正常对照、慢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癌组织中IGFBP-3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00%(11/11)、100%(12/12)、87.5%(14/16)及42.86%(9/21)。采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盐酸纳洛酮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77例颅脑外伤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β-内啡肽水平,及用药后病情变化和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
目的:探讨肺癌组织中错配修复(MMR)基因功能缺陷、微卫星改变及其靶基因BAX、TGF β RⅡ基因移码突变的关系以及它们在肺癌发病中的作用,为临床诊断及预后判断提供参考性标志。
采用6 300 t卧式挤压机生产超级双相钢UNS S32760无缝钢管,以不同温度对管材进行固溶处理,研究固溶温度对管材金相组织、力学性能和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固溶温度的
目的分析住院糖尿病患者的死亡原因,为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8年住院糖尿病患者死亡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糖尿病病死率2.29%;(2)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冈依次是心血管疾病(36.76%)、多
肿瘤是一类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及生命安全的常见病、多发病,肝癌在整个人类恶性肿瘤发病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许多研究表明化学因素与肝癌的发生密切相关,但对其致病机理并不十
作者以72名英语专业本科生为对象,从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三方面对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行了探讨.文中指出教师不应忽视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后两种内驱
<正>长期以来,农村土地不能自由流动,导致农村土地成为"沉睡的资本"。如何让"沉睡的资本"盘活?陕西省蓝田县董岭村开展了"51∶49式农地产权比例化市场流转试验",尝试通过将集
本文从当前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出了企业走创新之路的必要性,并着重阐述了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如何创新,从而介绍了创新的两个原则和创新的途径。
<正> 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洪威雷、王颖先生主编的《应用文写作新论》(以下简称《新论》),使人耳目一新,其既具理论探讨,又以事例俱存,遇事检查仿效,或有兴趣研究探讨,均
已故的孙建芝教授是我国著名的中医心血管病专家,中医教育家。他从事临床医学和教学工作40余年,历任河南中医学院内科教研室主任、临床系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河南省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