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干部行为对农地流转效率的影响 ——理论机制与实证分析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ellen7194209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为新时期农村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改革开放后,中央政府通过稳定和强化农户承包经营权、鼓励并激活农地承包经营权市场流转等多样手段,不断激发农户投资土地的热情,以推动农业区域规模化经营发展,提高农地经营效率,促进农村社会发展。然而,当前农地流转在实施过程中存在流转效率低的问题,农地流转数量较少、质量偏低,农地的规模经营效益难以充分实现。村干部是农地流转中的重要参与主体,其行为较大程度上影响着农地流转的效率。因此,探讨村干部行为对农地流转效率的影响机制、影响程度以及如何规范农地流转中村干部行为显得尤为重要。现有文献多针对村干部行为或农地流转的单一方面进行探讨,将两者结合起来,明确以村干部行为对农地流转效率影响为主题的研究几乎没有。因此,本研究基于代理人理论、理性选择理论以及社会相互作用理论,综合分析村干部行为对农地流转效率影响的机制,并运用江苏、安徽两省302个农户样本数据,实证分析村干部行为对农地流转效率的影响程度。最后,从制度角度给出规范农地流转中村干部行为的建议。理论分析中,基于代理人理论、理性选择理论及社会相互作用理论,以“村干部身份界定-村干部行为选择-农地流转中村干部行为差异产生-村干部行为差异对农地流转效率影响”为主线进行探讨。兼具国家代理人和村庄当家人双重身份的特征造成村干部行为选择的困境,“理性”塑造着村干部的行为,在村域范围内各利益相关者的相互作用下,村干部致力于实现自身社会收入最大化。农地流转政策实施的刺激迫使村干部做出相应反馈,反馈的不同代表着村干部在农地流转中行为的差异,主要包括村干部对待农地流转态度的差异和村干部处理农地流转事务方式的差异。村干部行为差异影响着农地流转模式的产生,农地流转政策的传递,农地流转双方互信、农地流转中矛盾的解决,最终影响着农地流转效率。实证研究中基于调查数据,构建DEA-Tobit模型用以探究村干部行为对农地流转效率的影响。DEA模型测度结果显示,样本区域内安徽省农地流转综合效率高于江苏省。从不同农业经营主体测度结果来看,农业合作社农地流转综合效率最高,普通农户、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的农地流转综合效率依次排列之后。Tobit模型测度结果显示,村干部对待农地流转的态度以及村干部处理农地流转事务的方式对农地流转效率都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农地流转中村干部越积极,越深度参与其中,其行为越能促进农地流转效率的提升。提升农地流转效率,需要对农地流转中的村干部行为进行制度规范。可通过建立村干部激励制度、完善村干部监督评价制度,促使村干部在农地流转中积极主动参与,减轻不良因素对农地流转效率的影响。
其他文献
党的十八大报告针对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方向、国有资本的重点和国有企业改革指出了明确要求,由于我国工业结构处于转型升级的阵痛期,部分大型国有工业企业集团都出现或大或小的危机状况。而国有企业其产权性质决定了企业行为和业绩表现与政府利益的紧密关系,企业未来发展好坏影响着地方的就业、税收,从而影响着政府官员晋升所依靠的政绩。因此,在我国国有企业面临危机时,地方政府会利用税收优惠、政府声誉等资源为企业发展提供优
近年来随着税制改革的步伐不断加快,企业税负引起了学术界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大部分学者在考虑企业税负的影响因素时往往只考虑外部因素,如地区、行业等,而对于政治联系对企业税负的影响却少有研究。企业积极寻求与政府之间的关系纽带在各国都是十分普遍的,尤其是我国市场不够成熟、法律体制不够完善,政治联系对于企业的发展能够产生重大的影响。现有研究表明,政治联系可能会增加企业税负,即“政治成本效应”;也可能会降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日企开始在中国投资建厂,不仅仅为我国带来了资本也带来了先进的技术,随之而来对于日语现场口译的需求也日益增长。本口译实践报告是基于笔者在某日企自动变速器工厂担任现场翻译期间的实践经验为素材写作而成。在实践形式上主要有现场技术指导口译、组装早会口译、科内会议口译、升职模拟面试口译等。在本口译实践报告中对各种形式的口译实践活动进行了总结和概括,并对在实践过程中具
自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和所有制结构的变化,我国劳动力市场发生了深刻变革。在劳动力大规模流动进程中,农民工对城镇化的建设做出了很大贡献。但与此同时,农民工在城镇劳动力市场就业过程中也存在许多问题,特别是农民工和城镇职工的工资差距现象引发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农民工和城镇职工间的工资差距原因可以划分为两大类,一部分是由于劳动者本身特征差异导致的工资不同,另一部分则是由于歧视差异产生的工资差
当今世界的网络空间处在不断蓬勃发展的过程之中,目前已经演变成人类的“第五空间”。同时,网络空间也是全球治理和国际规则发挥作用的新兴领域,正在成为大国博弈的重要地带。网络空间的特殊属性使其在表现形式上与传统社会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如网络主权对国家主权的消解问题,网络治理与传统社会治理的冲突等问题。近年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层出不穷,给网络空间治理带来诸多新的问题与挑战,如“震
威廉·福克纳是美国最富影响力的现代主义作家之一,他的约克纳帕塔法世系小说向人们展示了处在新旧交替时期美国南方社会的历史文化风貌。本文从社会历史文化视角研究福克纳的南方庄园书写。福克纳的三部长篇代表小说《押沙龙,押沙龙!》、《喧哗与骚动》和《去吧,摩西》以南方庄园为背景,分别讲述了萨德本家族、康普生家族和麦卡斯林家族的兴衰历程。福克纳笔下的南方庄园不仅是美国南方社会的缩影,也是社会转型期的特有符号。
林芙美子(1903-1951)是昭和时代有名的“放浪者”,她在作品《放浪记》发表之前一直过着贫苦的生活。《放浪记》发表之后,林芙美子作为作家开始受到关注。林芙美子一生去过很多地方旅行,旅行在她的人生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她的旅行足迹遍布中国内陆、台湾、英国、法国等地。其中她有五次来到中国的“满州”,在五次旅行中,既有个人随心所欲的旅行也有带有政治任务的旅行。本论文将研究视点锁定在林芙美子1930-1
老年人组织器官的老化引起了生理机能的衰退,导致其可能存在更高的医疗服务需求。但相关研究表明,现阶段我国老年人的医疗服务需要量和医疗服务利用水平仍存在差距,一部分老年人的医疗服务需求未能得到满足。与城镇老年人相比,农村老年人患病未就诊比例和需住院未住比例更高,有病不医的现象在农村时有发生。本文选用2015年中国健康养老追踪调查最新数据,以城镇老年人为对照组,对不同特征下农村老年人的医疗服务需要、医疗
目前,农村留守人员主要为老年人、妇女和儿童,由于他们年龄、文化和能力有限,对新农业技术认识和接受能力有限,加上长期在落后的农业生产观念影响下,新技术消化、吸收比较缓慢,这是当前我国各地农村开展农业技术推广面临着的一个比较突出的、普遍性的问题。因此,当前必须要对农村留守人口行为、诉求等进行深入调查研究,从其角度出发考虑问题,根据留守家庭实际情况出发考虑问题,制定科学合理的农业技术推广方案,才能够保证
“一村一品”是伴随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而生,是农业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选择,目前,此产业模式已经成为推进农业发展和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然而,在大面积推行“一村一品”经济模式的初期,很多问题是不可避免的,这些问题不会因为“一村一品”经济模式产生的经济价值而将其掩盖掉。为了稳固“一村一品”经济模式的发展,让其更好地为农村经济的增长发挥促进作用,我们必须要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和评估,总结一些切实、有用、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