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内镜下经耳道径路面神经减压术的疗效分析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mai12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鼓室段面神经是颞骨骨折导致的周围性面瘫的常见损伤部位,传统手术方式为显微镜下经乳突径路面神经减压。本文针对该部位受损的外伤性周围性面瘫,采用具有微创性的耳内镜下经耳道径路面神经减压术,探讨该术式的适应证、手术效果及手术特点等,为该类型面神经损伤的诊治提供临床参考。研究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2018年2月至2019年4月间收治的颞骨骨折致周围性面瘫患者病例资料。主要比较术前与术后的面神经功能及听力学结果,同时分析影像学、定位试验、电生理检查、手术视频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阐明耳内镜下经耳道径路面神经减压手术径路的相关要点。结果:术前经颞骨高分辨CT扫描检查显示骨折线行经乳突和外耳道并延伸至鼓室段面神经,但均未见内耳结构受累。结合溢泪试验、镫骨肌反射和味觉试验结果,损伤部位定位于鼓室段面神经,与术中所见面神经损伤部位一致。术前所有11例患者面神经功能为HB-VI级,ENo G≥95%。术后一年面神经功能满意者(HB-I级和II级)占90.9%(HB-I级7例,HB-II级3例),HB-III级1例(9.1%)。术后面神经功能均较术前改善(p=0.002)。患侧术前平均气骨导差(ABG)为27.5±10.1d B,术中10例行PORP听骨链重建,1例行TORP听骨链重建。术后12月平均ABG为7.8±3.3 d B,均较术前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8例(72.7%)术后12月平均气骨导差<10d B,且所有患者术后12月气骨导差小于20d B。不伴有听骨链损伤者的术前平均ABG为22.4d B。在3例伴有听骨链损伤的患者中,砧蹬关节脱位2例,镫骨颈骨折1例,术前ABG均大于35d B,平均ABG为40.4d B,较不伴听骨链损伤者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耳内镜下经耳道径路手术可充分减压迷路段起始部至锥段面神经,适用于该范围神经受累的颞骨骨折性面瘫患者,术后可获得满意的面神经功能恢复。手术同期行听骨链重建后,可获得良好的听力结果,尤其是对于伴有听骨链损伤者,有助于改善传导性听力下降。术前气骨导差大于35d B对于判断听骨链损伤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探究转染miR-26a的人CD34+干细胞来源外泌体是否能预防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发生进展。方法通过慢病毒转染,构建过表达miR-26a的人外周血CD34+干细胞株,大量扩增并收集无血清培养基,用于提取外泌体。qPCR及荧光显微镜用于检测细胞及外泌体的转染效率。透射电镜,粒径分析及Western blotting用于鉴定外泌体的生物学特性。体外实验分析不同的外泌体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和人脐静脉
目的:肝脏外科手术中存在的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IRI)是一个重要的临床病理过程,根据临床手术类型的不同,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两种损伤形式,一般的肝脏外科手术中存在热缺血再灌注损伤,而热缺血-冷缺血-再灌注损伤则是临床肝移植手术中存在的主要损伤,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手术以及肝移植的成败。炎症反应是肝脏IRI病理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过激的炎症反应
第一部分:非气管插管保留自主呼吸全身麻醉应用于胸腔镜肺部手术的研究进展非气管插管保留自主呼吸全身麻醉用于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是指手术中使用不侵入气管的气道装置,保留自主呼吸的同时,辅以区域麻醉、静脉镇静、镇痛药物进行胸腔镜手术。这是最近几年胸外科麻醉中一个富含争议的话题,争论的焦点主要在其可控性、安全性、适应证以及
房地产行业是近些年来发展比较快的一个行业,在国家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同时从业的人员也越来越多,相比其他行业其更容易受到国家政策的影响,想要获得稳定的发展就需要不断地适应国家政策的调整。加强房地产行业的财务管理水平,让房地产行业具有更高的政策适应性,将有助于促进其稳定发展。基于此,本文主要对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的意义及其关键环节的控制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为房地产行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提供借鉴与参考
目的:探究右美托咪定对帕金森行DBS手术患者额叶脑电图的影响。旨在通过对原始脑电的解读探究右美托咪定诱导镇静作用的脑电图反应模式,以期为帕金森患者右美托咪定的应用提供一定的临床数据。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2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行择期DBS手术的帕金森患者12例,ASA分级I-II级,年龄≥18岁,性别不限。所有患者禁食禁水8h。入手术室后,常规监测BP、MAP、HR、SPO2
实验背景:组织扩张术已被广泛应用于组织修复和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重建,但由于皮肤的再生能力有限,扩张周期通常较长,导致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基质血管成分(Stromal Vascular Fraction,SVF)移植已被证明可以促进扩张皮肤再生,提高扩张效率。然而,SVF的临床应用由于其传统的制备方法依赖胶原酶而受到限制。机械乳化脂肪(Emulsified Fat,EF)是一种酶解法制备SVF的替代产
目的:建立并验证基于肾移植受者外周血基因表达谱特征的排斥风险评估模型,以期为临床中对排斥反应的无创性辅助诊断方法。方法:本研究对GEO公共数据库中,不同中心来源发生排斥反应的肾移植受者外周血的基因表达谱,进行整合分析,采用LIMMA差异表达分析法和LASSO回归法进行基因筛选,将筛选出的结果,以Logistic回归法,建立肾移植排斥风险的评估模型,并对此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校准度分析和决策
第一部分: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神经认知障碍的研究进展老年患者术前认知功能损伤的发生率较高,与术后谵妄及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风险增加相关,使患者住院时间延长,医疗费用增加,生活质量降低,且增加患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因此关注老年患者术前认知功能损伤已成为围手术期医学的一项重要课题。本综述将从神经心理学测试、脑氧饱和度监测、神经元损伤标志物检测、影像学和脑电图(EEG)检查等方面对过往文献进行回顾,提高人们对
基于临床现有胫骨平台外侧钢板设计中的缺陷【1】,通过正常中国人膝关节三维CT测量所得胫骨平台数据以及外侧胫骨平台骨折关节面塌陷范围的数据统计,设计胫骨平台外侧钢板以期解决原有钢板设计的不足。目的:设计一块新型胫骨平台骨折外侧钢板以期解决原有钢板设计对后外侧平台支撑范围的不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19年6月本院共93例正常膝关节CT薄层,其中男45例,女48例,扫描图像,在Mimic
目的:建立脊髓损伤及脊髓损伤后排便重建模型,观察其排便功能的改变;并通过组织学方法检测直肠神经肌肉结构的变化;探讨神经移位术对大鼠供区神经支配的影响。方法:选取成年雌性SD大鼠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器械打磨法分别建立L5~L6节段脊髓离断模型,以及双侧L5--S1神经前后根移位的排便重建模型,同时完成感觉和运动神经的修复,重建脊髓损伤后的排便反射弧;通过测定大鼠肠道通过时间以及24h粪便重量,探讨对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