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粉刺中草药筛选——5α-还原酶抑制模型和致病菌平台模型

来源 :华东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han_rf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粉刺是发生于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疾病。雄性激素分泌过多和毛囊内细菌大量繁殖是粉刺发生的重要病理过程,降低雄性激素分泌和抑制细菌繁殖是控制粉刺的主要环节。本研究以开发治疗粉刺的化妆品为目的,采用天然植物提取物作为化妆品的活性添加剂,针对粉刺患者雄性激素分泌过多和粉刺毛囊内细菌大量繁殖,建立了大通量抗粉刺中草药5α-还原酶抑制和致病菌平台筛选模型,并对模型做出了优化。确定了5α-还原酶的最适底物浓度为25μmol/1,最适温度为37℃、最适pH值为6.5,最佳NADPH浓度为100μmol/1。确定了痤疮丙酸杆菌、颗粒丙酸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在106-107cfu/ml菌悬液浓度下进行抑菌实验。   本研究利用双模型筛选进行了大通量中草药的初筛,筛选出了知母、连翘和啤酒花等5α-还原酶抑制活性中草药和诃子、丁香、茵陈、黄连等抑菌活性中草药。在筛选出的有活性中草药的基础上,研究了知母,连翘在不同条件提取下的得率和不同提取方式对5α-还原酶IC50的影响,确定了知母以70%乙醇提取和连翘以95%乙醇提取的最佳提取提取方式;研究了知母连翘不同比例配比对5α-还原酶的联合协同抑制作用,确定了连翘知母1/1配比为最佳比例。最后对中草药进行大孔树脂分离纯化,确定了知母、连翘、诃子、丁香等中草药的分离纯化工艺,测定了分离纯化后的知母和连翘的5α-还原酶抑制IC50值分别为15.1μg/ml和4.69μg/ml,诃子和丁香对痤疮丙酸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7.8mg/ml和31.2mg/ml。
其他文献
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是中华民族登攀世界科技高峰征程上的又一次伟大壮举。在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振奋人心的日子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推出了长达17小时的大型直播节目《再
记得华罗庚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数学是学好万物的基础,而语文又是学好数学的基础。如果说数学是科学之母,那语文就是数学之母。”不错,语文就是这样重要。生活有多广阔,语文
目的:  建立以双氯芬酸钠为特异性底物的CYP2C9重组酶的体外代谢的体系,考察包括CYP2C9*1及突变体在内的36种基因型的重组酶对特异性底物双氯芬酸钠的代谢,研究突变基因型酶
《辽沈晚报》2006年4月18日B12版头条通栏标题令人纳闷儿:“郭德纲体检众笔者发问”。“笔者”还能这么用?请看,文中这样记述信息发布会上郭德纲的答问:“自从我接下 “Liao
摘 要:语文是高中学生学习的主要科目,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老师要根据素质教育的理念的要求,对学生的学科综合素养和逻辑思维能力进行培养,使学生能够在更加自主化的课程学习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学科成绩。语文老师在教学实践中,要结合实际的课本内容,应用创新性的教学手法为学生设计和安排不同的课堂活动,鼓励和引导学生的联想式学习、互动式学习和实践探究性学习,使学生的语文逻辑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和提升。  关键词:高中
目的:  建立大鼠血浆伊马替尼及N-去甲基伊马替尼检测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研究芹菜素对伊马替尼及其代谢产物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方法:  用乙酸乙酯萃取血浆
摘 要:语文教学要求老师在课堂上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养成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留心观察的习惯,培养学生领悟感受语言的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审美能力以及语文实践能力达到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的目标。在课堂上,就需要老师应用各种教学方法达到培养目标。  关键词:启发诱导;自主;实践  一、启发诱导式教学,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能力  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提出要充分利用启发式教学手段,抓住教学的最
摘 要:电子专业的电工基础属于基础型课程,其知识内容的学习过程有着很强的专业性,所以,学生在学习时难免会感觉到枯燥乏味,导致教学效果并不太理想。为此,老师必须意识到这一问题,并从教学思想及模式上进行創新和改革,不断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才能真正引导学生掌握和吸收电工基础的相关知识。  关键词:电子专业;电工基础;教学  在电子专业的电工基础这门基础型课程中,涉及到了各种元件符
摘 要:针对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学习效果,同时还影响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因而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对这些问题予以足够的重视。基于此,本文主要就等于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给出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问题;策略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在改革中也取得一定程度的效果。但是在实际中,教师在教学上因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
“用身体去读书,得到的是知识;用头脑去读书,得到的是理性;用心灵去读书,得到的是体悟和感受。”  我觉得这段话很有道理。我喜欢看书,但却是“用身体去读书”,得到的只是文章极少的表面知识。自从进入中学以来,“感悟”成了老师常挂在嘴边的词,这篇文章要感悟,那篇文章要感悟。中国文学博大精深,用身体去读书,已经远远不能满足读书的需求,使得我对于文章的精华理解不出什么,只觉得意思很蒙,似乎文章的含义离我很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