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主义的命运是与时代发展休戚相关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空间的转换,与时俱进地解决时代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所在。第二国际时期是资本主义大变动的历史节点。面对资本主义新变化和无产阶级革命形势在不同国家的新状况,以考茨基、伯恩施坦、列宁、卢森堡等为代表的第二国际理论家们,在时代主题以及社会主义实现方式等问题上发生了激烈的争论,出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不同阐释,导致了马克思恩格斯去世之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马克思主义的分野发展。对于第二国际争论的认识,长期以来,由于受到苏联的影响,我国学术界基本接受了这一观点,即除列宁主义以外,其他理论家的观点都被视为“修正主义”或“机会主义”。苏东剧变之后,特别是最近几年,我国学界重新开始了对第二国际的研究,并取得了新的进展。当前学界已经就第二国际瓦解的原因达成了共识,认为第二国际的瓦解是源于时代条件转换,在依据现实实践不断地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同时,导致了立场不同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在实现社会主义方式上的分化。但是,当前有关第二国际的研究也存在有一些缺憾,比如,“碎片化倾向严重”、“整体性研究不足”等状况。本研究就是上述认识不断提高的产物。本文将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立足于具体的历史环境,在尊重第二国际理论家们言论的基础上,力求从整体上客观地描摹第二国际时期理论家之间的争论情况,探究争论的原因和争论的结果,说明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时俱进、只有与本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同时,本文也注重在“历史——现实”的发展脉络之间,对第二国际时期争论的若干问题给予持续的关注和中肯的解答。正本清源,返本开新。本文以唯物史观为指导,辅以“对资本主义发展状况的分析(现状)——对社会主义实现方式的探索与调整(路径)——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科学预测(目标)”为分析框架。在研究时,以特定的历史环境为背景,首先考察了“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随着资本主义状况的发展与变化对实现社会主义方式的认识与调整。从唯物史观来讲,社会发展的历史也是一部自然的历史,社会主义必然将代替资本主义。在遵循这个基本原理的前提下,社会主义的实现有两种方式,一是通过暴力革命的方式,一是通过和平过渡的方式。选择这两种方式中的哪一种,要以当时当地的历史条件为转移。进而,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相继谢世之后,面对资本主义新变化所提出的重大时代课题,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在将马克思主义与文化传统不尽相同的各国现实相结合时,就“社会主义实现方式”问题引起了理论争论与分歧。伯恩施坦在理论上的“修正主义”及其日后在实践上逐渐形成的社会改良主义是“短视”的,然而它开启了对西欧实现社会主义方式的探索;以考茨基代表的中派主义总是“从国际无产阶级长远的共同利益的立场出发”对具体的政治实践问题做学理化处理,从而使马克思主义趋于僵化;但它是德国半专制半民主社会现实的客观反映。以列宁为代表的左派,立足于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国家的现实,对像俄国这样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如何实现和建设社会主义进行理论探索,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发展的新道路。在第二国际内部,正是由于在对时代主题、社会主义实现方式、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发生的条件与新生苏维埃政权性质认识上的不同,才进一步论证了对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三种不同的解读,也正是这一不同解读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马克思主义在东西方的分野。研究第二国际时期理论争论以及争论所引起的马克思主义分野发展,对于我们今天认识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坚持和发展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