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感知到意义

来源 :中央美术学院 | 被引量 : 18次 | 上传用户:alucardl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意象图式是一种普遍存在于人类心智中的深层认知结构,它是关于一些基本空间关系(如“上-下”、“左-右”、“远-近”、“中央-边缘”、“部分-整体”)和事物基本属性(如“大-小”、“明-暗”、“快-慢”)的抽象性经验格式塔,它们来源于感觉与知觉,并通过具有类比性思维特质的隐喻扩展构建起日趋复杂的理性与抽象思维体系。意象图式及隐喻扩展是感觉与意义之间的桥梁,因而也贯穿了设计的感知层、认知层和意义层。任何设计都具有输入与输出端,输入端从感知觉开始,是一切用户体验过程的开端,自此,一系列信息处理与产品交互过程经由体验形成意义,它是设计的最终升华,也是产品与交互最终驻留于人心的价值所在。通过研究这样一种深层认知结构,可以帮助我们在设计的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明确一种联系,为设计从感觉走向意义的过程划出一条较为明晰的心理脉络,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设计问题,并进一步探索人类感认知规律与设计语言间的转化方法与转化可能。本文分为九个章节进行讨论。第一章是导论。第二章讨论意象图式及隐喻扩展的理论背景与理论来源,以及它们的分类和心理与生理真实性问题。第三章主要讨论意象图式的感知起源、编码特性及其在意义生成过程中的中介作用。第四和第五章是本文的核心章节,主要讨论意象图式的感知特性以及它们在设计中的应用,并尝试初步探讨以意象图式之感知特性为启发的设计创新方法。第六章结合案例讨论更多意象图式及隐喻扩展在设计中的应用问题。第七章探讨在将意象图式及隐喻扩展应用于设计时需要考虑的一些相关问题,如,图式的提取与产生问题、设计中所用到的意象图式及隐喻扩展的适合性问题、可能带来的认知冲突问题、意象图式之间的关系问题,以及意象图式与隐喻扩展的文化差异性问题。第八章主要讨论将意象图式及隐喻扩展作为一种设计语言来进行应用的可能,包括讨论其可能性与可靠性,并从方法论的角度上尝试探讨设计中的“表层结构”向“深层结构”转化时,如何运用意象图式与隐喻扩展作为一种创新手法的问题。第九章是对全文的总结。本人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与梳理,为设计研究提供一种基于心理学的视角与探讨方式,也为设计创新方法提供一些新的可能。
其他文献
针对采煤工作面的瓦斯抽采系统放水比较困难的现状,利用瓦斯气体和水的密度相差较大,水容易落到容器底部集聚的原理,同时采用安全原理中的冗余原理将自动放水器与人工放水器
疼痛是癌症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也是影响晚期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肿瘤疼痛具有其独特的发病机制,如何缓解晚期癌症患者的疼痛,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是国内外医务工作者最
本文采用红外反射光谱技术,对多种充填、压制提纯、Zachery微处理绿松石、仿绿松石和绿松伴生矿以及磷铝石和核磷铝石的红外吸收光谱进行一一对比,重点排查矿物结晶水与结构
近年来,我国农业耕、播、收等机械化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但农药喷洒基本上还是传统的人工操作。当前,发达农业大国70%的农药喷洒由飞机完成,但由于基础建设成本太大,国内目前较
期刊
张之洞在晚清教育领域地位重要,学界对其教育思想及活动的研究主要在中体西用和经世致用的教育观、家庭教育、与其他教育家进行比较、教育改革、师范教育及留学教育等方面。对
青少年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而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作为青少年群体中十分特殊的群体也备受重视。本文主要通过对泰安市岱岳区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的调查,了解他
综述水稻倒伏的原因和防止措施,分析防止水稻倒伏措施的不足,探索新的防止水稻措施,从而为水稻生产获得高产优质提供技术支撑和理论依据。
<正>林语堂称得上是中西文化的“边缘人”,他的一些见解往往为一般人所不能道。如他的名著《生活的艺术》,就是以中西双方文化互为标准,双向比较,从而披露了中国人在相当长的
<正>许多中考综合题特别是一些所谓的压轴题具有情境独特、形式多变、构思巧妙,肩负着区分考生水平的重任,有时不少试题常令许多考生摸不着头绪从而望而生畏,甚至走入思维的"
分子识别引导着所有生理过程中大分子间的选择性相互作用。分子识别材料由原来的天然化合物逐步向仿生聚合物等人工受体化合物发展。分子识别应用于亲和色谱、固相萃取、膜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