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牛肉产业是我国传统农牧业的重要产业部门之一,在现代省域农业经济中也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陕西省位于我国西北牧区东部,在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陕西牛肉产业与中原、东北、华北等地区现代优势肉牛产业带相比较,仍存在一定的差距。截止2011年末,陕西省年末牛存栏量为150.1万头,占全国的1.576%,较2010年减少9.03%,而2011年陕西省牛肉产量为7.4万吨,较2010年增加1.23%,占全国1.227%,二者比重都相对较低。目前,和其他优势肉牛产业带相比,陕西省牛肉产业也同样面临牛源不足、饲料利用效率低和基础母牛存栏量下降等问题,严重影响了陕西省牛肉产业发展。因此,深入研究陕西牛肉产业链,探寻产业链各环节间纵向协作关系,对于优化调整陕西省农业产业结构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首先从牛肉产业链产生发展的背景和研究意义出发,进而介绍了国内外有关牛肉产业链和纵向写作分析的相关文献的综述,从而明确了本研究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建立了本研究的研究框架。在明确了农业产业链和纵向协作的基本概念及内涵、特征,对产业链相关理论进行评述。其次,对陕西省牛肉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包括生产、消费、屠宰加工和消费,进行了描述性分析,从而得出陕西省牛肉产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然后,从牛肉产业链纵向协作的基本理论出发,研究陕西省牛肉产业链的组成结构、纵向协作的模式和协作关系的特征。并通过上述分析,找出产业发展的“瓶颈”,在文章的最后部分,提出了促进陕西省牛肉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从交易成本和纵向协作两个角度出发,将其融入农产品产业链的分析框架中去,深入具体的研究了陕西省牛肉产业链发展现状。同时本研究也将产业组织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和农产品供应链理论应用于牛肉产业链的实证研究。在明确陕西省牛肉产业链生产、消费、屠宰加工和销售四个主要环节的结构、发展水平和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寻找影响陕西省牛肉产业链发展的“瓶颈”性因素;同时,也运用了价值链理论和方法,结合典型利益主体的案例调查,对不同消费市场的牛肉价值链进行了差别分析。本研究主要采用比较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典型案例分析法和纵向协作等分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