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恋对群际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d1021691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群际亲社会行为(intergroup prosocial behavior)指施助者作为带有本群体身份标签的某一群体成员对另一群体成员表现出的积极、友好行为。大量研究发现,个体对内、外群体成员的亲社会行为存在一种积极—消极的不平衡效应,即群际偏差(intergroup bias),具体表现为对内群体成员的亲社会行为更多;对外群体的亲社会行为则相对较少。近期的研究者开始关注对内群体(群体内)和外群体(群际)的亲社会行为的内在动机和过程差异。社会认同理论认为,群际情境下,对内群体成员做出更多助人行为有助于个体获得、保持或提高自身在所属群体中的积极形象,满足群体归属感的需要。与之相对,研究者普遍认为,个体对外群体助人的内在动机与过程中,策略性动机则占据主导性地位。从特质和状态启动的角度,自恋者脆弱而浮夸的自我、膨胀的优越感、高度的自爱等特征,均会促使其在群际关系中对内群体成员产生更多偏爱。自恋的二维概念与过程模型指出(NARC,Back et.al,2013),自恋个体会通过两种策略来维持和建构积极夸大的自我,一是引发社会钦佩,二是进行自我防御。因此,在群际情境下,自恋者更可能将亲社会行为视为一种策略性的自我调节手段,通过引发社会钦佩来维持积极的自我形象,因而会对外群体成员做出更多亲社会行为。基于以上分析,本研究主要从社会钦羡角度,探讨自恋与群际亲社会行为间的关系及其中可能的作用机制。本研究通过2个实验探讨了自恋与群际亲社会行为间的关系。实验一采用2(自恋启动:自恋vs.中性)×2(群体类型:内群体vs.外群体)的混合设计(群体类型为被试内变量),探讨了自恋启动对内、外群体亲社会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与中性启动组相比,自恋启动个体对内群体成员的金钱捐赠更多;但自恋组与中性组对外群体成员的捐赠金额都很少,集体自恋与群体认同在自恋启动与对内群体的亲社会行为间起多重中介作用。实验二以改编版独裁者游戏的分配数目为因变量,采用2(自恋启动:自恋、中性)×2(群体类型:内群体vs.外群体)×2(情境:公开vs.匿名)的混合设计(群体类型和公开、匿名为被试内变量)的混合设计,比较了不同情境下,自恋启动对内、外群体群际亲社会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公开条件下,自恋启动组对内、外群体的分配数量均显著多于中性组,且自我提升动机中介了自恋与群际亲社会行为间的关系。在匿名情境下,自恋启动组对外群体的分配数量显著少于中性组;但在对内群体的分配上,自恋组与中性组间无显著差异。结果证明,情境的公开与否对自恋与群际亲社会行为间的关系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综上所述,本研究在已有理论和实证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了状态自恋与群际亲社会行为的关系,以及公开、匿名情境在二者间的调节效应。本研究结果对于通过操控情境因素促进自恋个体对外群体做出更多亲社会行为提供实证研究的证据支持,对亲社会行为的干预研究、促进自恋个体的社会化发展及促进群际间的良好互助等均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其他文献
明中叶以降 ,中国出现了较大规模的海外移民活动 ,这些移民在国外生存和发展 ,形成了海外华人族群。海外华人是中华民族在国外的发展。除了新加坡华人之外 ,其他地方的海外华
历来学者们都大致认定小说《封神演义》崇道抑佛,即赞扬道教、贬抑佛教。而本文作者认为《封神演义》虽然主张儒释道"三教合一",但也还是"看似崇道,实则敬佛",或者说"崇佛胜
<正>在新农村建设中,为了使村庄建设成为布局科学合理、基础设施配套、环境整洁优美的新型农村社区,海盐县去年以来,自下而上开展村庄布点规划的编制工作。然而,实施村庄布点
佛经阐释学中的"遮诠"一法很好地解决了"不立文字"和"不离文字"之间的矛盾。本文试从"遮诠"法的运用入手,分析苏轼《蝶恋花·花褪残红春杏小》一词及另外一首禅诗对"遮诠"一
<正>教学工作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各学科的教学活动基本上都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实施,而学校的其他教育活动,如德育、体育、艺术、社会实践等,也主要以班级为平台来操作。自现
医院的后勤管理是医院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总务科是医院后勤保障及服务管理的部门之一,其工作水平直接影响到医院的医疗质量和经济效益,在完成医疗任务中处于重要的地位。笔
鲁迅尼采生命美学的起点是生存毁灭感,由于所处的历史文化环境及其所引起的生命态度有差异,他们对"毁灭"的认识和阐发又是不一致的;同时,从悲剧的理性和非理性、现实与非现实
语文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快乐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应该体现在适时适地适当的诱导上,学生的主体作用应该体现在轻松愉快的体验和体悟上
民族认知是民族心理学研究中的主要内容之一 ,人类依靠认知来认识客观世界 ,依靠认知有选择地收集周围世界的信息 ,对客观世界中的各种刺激做出不同反应。具有不同社会生活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