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广州河段底泥氮营养库特性及对上覆水的潜在影响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h4913718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选取珠江广州河段为研究区域,采用现场调查与实验测试方法,研究了0~50cm层底泥、0~10cm间隙水及其上覆水氮的存在形态以及各态氮的含量;采用数理统计方法,研究了底泥、间隙水及上覆水的相关关系和各形态N之间的相互关系;应用斐克分子扩散原理和化学反应平衡原理,估算了珠江广州河段的释放通量和年释放量。主要结果如下: (1)底泥氮营养库的分布特征珠江广州河段底泥中有机质(OM)、总氮(TN)、有机氮(TON)、氨氮(NH<,4><+>-N)含量普遍较高。各点有机质含量接近广州近郊菜园土含量水平,远高于水稻土的背景值,受OM污染的样品比例高达90﹪,其中重污染的为12﹪,各点含量与内河涌的平均值接近。TN的平均含量与菜园土相当,不同点位TN随深度的增加呈现不同的变化特征,多数点从20cm到表层呈下降的趋势,表明外源物质的减少。珠江广州河段TN以TON为主,两者呈显著正相关,回归方程为y=0.0418x-0.0205(r=0.84,P<0.01);总无机氮(TIN)的主要形态是NH<,4><+>-N,两者呈显著正相关,回归方程为y=0.2523x+0.0768(r=0.54,P<0.05),各点NH<,4><+>-N均随深度的增加而升高,在0~20cm变化最明显。硝酸盐氮(NO<,3><->-N)、亚硝酸盐氮(NO<,2><->-N)含量很低,在水平及垂向分布上均无明显的规律,这种分布特点取决于底泥不同深度的氧化还原条件。 珠江广州河段底泥的OM累积量很人,水体受到严重的有机污染已经持续了较长的时间。 (2)上覆水、间隙水氮的分布特征前航道上覆水的TN、TON平均含量明显高于西航道,各点上覆水TN均以TON为主,两者呈显著性正相关,同归方程为y=0.9107x-5.4463(r=0.95,p<0.01),TN与总有机碳(TOC)及总溶解态氮(TDN)与NH4<,4><+>-N均呈显著正相关。 间隙水中前航道的TN、TDN、TON、NH<,4><+>-N平均含量明显高于西航道,从垂直分布上看,下层高于上层;各点的TN以NH<,4><+>-N为主,两者呈显著性正相关,回归方程为y=0.5887x+6.1175(r=0.98,p<0.01)。TN与TDN、TON都呈显著正相关(P<0.01),TDN与NH<,4><+>-N、TON,NH<,4><+>-N与TON也早显著正相关(P<0.01)。 (3)氮的释放能力各点间隙水与上覆水中TN浓度的比值平均为4.8,TDN浓度的比值平均为.5.4,NH<,4><+>-N浓度的比值平均为10,NO<,3><->-N+NO<,2><->-N浓度的比值平均为0.18,TON浓度的比值平均为3.1,间隙水中TN、TDN、TON及NH<,4><+>-N有向上覆水扩散,而NO<,3><->-N+NO<,2><->-N则存在相反的趋势,间隙水与上覆水中NH<,4><+>-N的浓度梯度最人,揭示底泥中氮以NH<,4><+>-N为主要形态释出到上覆水层。 各测点底泥与上覆水氮的释放通量均为正数,表现为以NH<,4><+>-N为主,释放通量为0.32-4.54mg·m<-2>·d<-1>,平均为2.54mg·m<-2>·d<-1>。本文分析了河流中不同沉积物一水界面各形态间的存在关系并进一步估算了底泥氮营养库的释放通量,迄今为止,尚未见有系统地对河流底泥、间隙水及上覆水氮分布特征的研究报道。
其他文献
环境风险是工业园区安全生产的重要问题,工业园环境风险评估是环境管理和安全工程领域研究的热点。本文以南昌小蓝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引用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程序,结合情景分
土壤侵蚀是当前世界环境问题中的主要问题之一而备受关注。土壤侵蚀是造成土地退化、土壤理化性质变劣、肥力下降、土地利用率降低、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由于降雨、坡面
浑河素称沈阳的“母亲河”,补给沈阳的水资源。然而,浑河目前的生态环境与城市面貌形成巨大的反差,污水的排放、底泥的污染、岸堤的硬化以及自然水量的下降等因素导致浑河水生态
本文通过小球藻类生长特性实验、小藻类对氮磷去除实验及其结果分析,论证小球藻是适合用于包埋固定来对污水中氮磷营养元素进行处理的材料。 固定化小球藻胶球接种密度实验
本文介绍了当前铌酸钠钾基无铅压电陶瓷的发展近况,并从钠、钾元素过量及A位的非化学计量两个方面研究了K_(0.5)Na_(0.5)NbO_3(KNN)无铅压电陶瓷材料的结构及性能。与其他无铅压电陶瓷体系相比,铌酸钠钾基无铅压电陶瓷有着优异的性能,使之成为取代P(Zr_(0.5)Ti_(0.5))O_3(PZT)的有力候选者。但钠、钾碱金属元素的高温挥发性给其带来了合成工艺上的难以致密化,结构上缺陷增
本课题选用江西省工矿业废渣(主要包括钢渣、炉渣和钛渣等9种矿冶废渣基质)作为研究对象,模拟它们在实际应用环境下较长时间内对有机物和营养物质的去除过程,分析单一基质和钢渣、炉渣与钛渣的组合基质对溶解性有机碳(DOC)、氮磷营养物质的去除效果,确定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能性。使用PHREEQC地球化学模拟计算软件对室内柱体试验中水和矿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进行地球化学模拟分析,反映在污染物去除过程中矿物的
通过比较不同PP/PA6/纳米SiO2复合材料的性能,分析了PA6、纳米SiO2、增容剂PP-g-MAH或POE-g-MAH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在聚丙烯基体中加入微胶囊化红磷母粒(MRP)、Mg(OH)2、PA6
作为一种环境管理思想及环境经济手段,排污权交易首先在国外提出,并在一些国家的环境污染控制工作中取得了巨大的效益.理论和实践表明排污权交易是控制环境污染易有效的有效
随着电子器件和设备向着小型化、多功能化的方向发展,电子封装技术已经进入高密度的系统级封装发展阶段。系统级封装要求把包括电容、电感、电阻在内的无源器件内埋到有机基
塑性成形工艺是一种传统的金属成形方法。冷塑性成形一般在模具中完成,很难掌握在外力的作用下,金属的动态发展变化情况。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采用了声发射技术来监测金属冷塑性成形过程。旨在从新的角度探求金属冷塑性成形过程中的特点和规律,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生产实践。金属塑性成形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摩擦,为了更清楚地掌握各自的特点,从塑性变形和摩擦两个角度来研究这一课题。一方面实验从研究金属塑性成形过程中的摩擦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