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子弟书研究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8906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子弟书,是清代极为流行的一种民间说唱曲艺。它的取材范围极为广泛,其中以“聊斋”故事为题材的子弟书是它庞大系统中的一支,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在子弟书领域,“聊斋”子弟书占有重要的分量;在《聊斋志异》改编与传播领域,“聊斋”子弟书亦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见,“聊斋”子弟书是一座蕴藏着巨大潜能的宝藏。然而目前学界对其研究还比较薄弱,亟待我们去探索、去发现。笔者参见了《子弟书全集》《聊斋志异说唱集》《清蒙古车王府藏子弟书》《清车王府藏曲本》《俗文学丛刊》《清车王府钞藏曲本·子弟书集》《满族说唱文学:子弟书珍本百种》《子弟书丛钞》《子弟书选》《鼓词选》《鼓词汇集》等著作。经过仔细比较核对,统计有目可查的“聊斋”子弟书篇目共27种,现存文有24种。本文就是对这24种“聊斋”子弟书展开研究。本文包括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其中正文部分又分为六章。绪论部分主要是厘定子弟书与“聊斋”子弟书的概念。子弟书是清代说唱文学中的一种曲艺类型。“聊斋”子弟书是指依据小说《聊斋志异》相关篇章改编而成的子弟书作品。此外,整理“子弟书”与“聊斋”子弟书的研究现状,并阐释本文的创新点及研究方法。第一章梳理“聊斋”子弟书的文本情况。子弟书与“聊斋”子弟书目录主要有三种:坊抄目录、私抄目录、刻本目录。“聊斋”子弟书的版本主要有九种抄本和两种刻本,现存篇目有24种,著录作者名号有4人,分别是竹窗、煦园、渔村、兰歧华胥未觉叟。第二章分析“聊斋”子弟书对《聊斋志异》故事的改编情况。从创作时间、改编常规、篇目比照三方面进行探究,笔者认为“聊斋”子弟书是依据《聊斋志异》“青柯亭”系列刊本进行改编,其篇幅不长,选取的多是《聊斋志异》的中长篇故事。在此基础上,以小说《聊斋志异》为参照,分析“聊斋”子弟书对《聊斋志异》精神内涵的解读,明确子弟书作者存在“正读”与“误读”两种情况。“正读”方面,主要表现在张扬“齐气”和强化“鲁德”;“误读”方面,主要表现在肯定“科举之路”和无视“政治批判”。然后进一步分析“聊斋”子弟书对《聊斋志异》改编的五种方式:忠于原著式、删繁就简式、蔓延生发式、主次易位式、另辟蹊径式。最后,从改编对象、改编者、接受群体三个角度入手,阐发“聊斋”子弟书对《聊斋志异》改编的可行性。第三章探究“聊斋”子弟书的审美艺术。通过“框架”“叙事”“语言”“音律”四个维度来阐释“聊斋”子弟书的审美性。从框架看,“聊斋”子弟书有固定的行文结构,即题目、诗篇、正文、结语。当然,也存在变体情况。从叙事看,主要表现在:叙事视角的“上位”与“泛化”、叙事模式的“春日”与“夏日”、叙事时间的“模糊”与“夜化”。从语言看,包括“珠玉满盘”的修辞技巧与“雅俗共赏”的语言风格。从音律看,“聊斋”子弟书能从俗文学中脱颖而出,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它“悠扬顿挫”的节奏和“别致新奇”韵律。第四章比较“聊斋”子弟书与“聊斋戏”的异同。在对“聊斋戏”相关情况概要的基础上,进一步从创作动机、文本体制、改编策略、本色当行四方面入手,去探究两种不同文体在改编“聊斋”故事时呈现出的异同性。从创作动机来看,“感发”“教化”“缘情”都是“聊斋”子弟书与“聊斋戏”作者创作的出发点。但子弟书作者创作时亦有“无事遣遣闲情”的逸致,这种身份地位优势带来的创作动机是“聊斋戏”作者所不具备的。而“聊斋戏”作者所郁结的“孤愤”之气亦是“聊斋”子弟书作者所难以达到的。从文本体制看,“聊斋”子弟书由词曲组成,以“回”为单元;“聊斋戏”由曲、白、科介组成,以“出”或“折”为单元。同时,“聊斋”子弟书与“聊斋戏”都遵循着“题目+开篇+正文+篇尾”的结构体制。这样的结构有“一定不可移”,但在具体篇目上,亦传达着作者不同的审美观念。从改编策略看,“聊斋”子弟书与“聊斋戏”作者都偏爱“优美型”故事改编,皆写出了女性外貌之美、心灵之美、性格之美。两种文体中亦有“崇高型”故事的改编,且有一种共同的表达方式:抗恶与复仇。不同的是,“聊斋”子弟书主要是以“大”“怪”“异”的事物作为选材对象,进而使读者产生崇高之感;“聊斋戏”作者则主要是对具有崇高的人物或事物进行礼赞,夸张或放大其身上让读者产生崇高审美价值的特性。“聊斋”子弟书与“聊斋戏”都突出强调了“命运悲剧”“性格悲剧”“社会悲剧”,通过“悲”来获得美感。而对待“喜剧型”改编时,“聊斋”子弟书多为幽默喜剧,“聊斋戏”多是讽刺喜剧。从本色当行看,语言上,“聊斋”子弟书雅俗相兼、偏雅;“聊斋戏”曲偏雅、白偏俗。在表演上,“聊斋”子弟书只说不唱、重视音乐与声调;“聊斋戏”说唱兼备、重视排场与装扮。此外,将子弟书《洞庭缘》与传奇《洞庭缘》、子弟书《胭脂传》与传奇《胭脂舄》进行比较,从主题、情节、人物三方面来探讨两者在敷衍相同故事时表现出来的差异。第五章比较“聊斋”子弟书与“聊斋”说唱志目的异同。在对“聊斋”说唱志目的相关情况进行概要的基础上,进一步从体制结构、叙事艺术、场上表演三方面入手,去探讨“聊斋”说唱艺术对《聊斋志异》的改编,从而凸显子弟书在说唱曲艺中的独特之处。从体制结构看,“聊斋”说唱文本一般是由题目、曲头、入话、正文、篇尾五部分组成。当然,也有特例情况。如“聊斋”子弟书与鼓词无“入话”,“聊斋”弹词无曲头。从叙事艺术看,“聊斋”子弟书多以诗化之语写儿女情长,“聊斋”单弦多以新潮之语写世态人情,“聊斋”鼓词多以轻俗之语写社会现实,“聊斋”弹词多以文雅语言写才子佳人。从场上表演看,它们的伴奏乐器也不同,“聊斋”子弟书以“三弦”为主,“聊斋”鼓词以鼓为主,“聊斋”单弦以八角鼓为主,“聊斋”弹词以三弦、琵琶等为主。且“聊斋”子弟书表演“只说不唱”,“聊斋”单弦、鼓词、弹词等则“说唱相兼”。此外,以子弟书《马介甫》和单弦《马介甫》篇为个案研究,从主题、情节、人物三方面来论述子弟书与单弦在讲述同一则故事时表现出来的差异。第六章阐释“聊斋”子弟书的影响。“聊斋”子弟书的影响十分广泛,主要表现在三方面:推进《聊斋志异》的改编和传播,提高说唱艺术的品位,塑造社会价值观。结语部分总结“聊斋”子弟书的文学、曲艺学价值,以及本文的不足之处。
其他文献
目的: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同时测定牛大力中Na、Mg、Al、K、Ca、Mn、Fe、Cu、Ba、Zn、Cr、As、Se、Cd、Hg、Pb等16个元素的含量,并进行安全性评价。方法:采用ICP-MS法同时测定不同产地的牛大力中16个元素含量,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及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对其重金属元素进行安全性评价,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主成分及聚类分析。结果:各金属元素线性关系
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初中阶段的学生处于三观的形成期,如何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是当代教育面临的严峻挑战。家校协同育人是充分发挥学校育人主阵地,引导家庭、社会增强育人责任,促进初中生全面发展的育人合力。为此,在教育教学改革背景下将家校协同育人贯穿初级中学的实施路径探
读写结合作为语文教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不仅是教材编写的依据,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写作策略,读写结合对于语文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时统编本新教材的编写处处体现了读写结合理念,它的问世对于实施读写结合教学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契机。当前读写结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仍面临一些问题。因此本研究以统编本初中记叙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课堂观察法与访谈法对安康市汉滨初级中学进行了读写结合教学的现状调
五四时期的文化启蒙奠定了近代中国思想启蒙的基础,在中国启蒙发展历程上具有重要地位。在1915—1921年,五四启蒙知识分子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高举“民主”“科学”的大旗,希望通过批判传统文化、宣传新思想开启民智,弥补国民性的缺失,培育适于现代民主国家发展建设的新国民。五四启蒙知识分子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在五四以后的历史发展中被不断解读,出现了各式各样的说法,众多学者认为全盘否定是启蒙知识分子对待
在罗马共和政制中,“人民主权”一直被认为是罗马混合政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当混合政制三者相互制约、相互平衡时,共和国政制才不会变质。然而共和国晚期,社会矛盾丛生,政治斗争激烈,政制的制衡原则被打破。出现了以平民派(Populares)和贵族派(Optimates)相互斗争的局面。政治人物利用“人民主权”为武器,无视元老院的反对,为自己的政治利益与政治野心服务,逐渐将“人民主权”变为政治工具。在一次
语言和文字是人类社会生活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而口语交际作为语言输出和文字表达的重要形式,它贯穿于生活方方面面,且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如我国教育部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将“听说”改为“口语交际”,这不仅仅是名称上的变化,更是教育界在母语教学认知上的跨越。同时,社会上各种招考活动几乎都涉及口语交际能力考查,如大学自主招生考试、高层次人才引进等,面试环节是重中之重。显
“统编版”语文教材历经四年的精心打磨,终于在2016年被批准投入使用。新教材的目标之一就是解决当前学生“不读书、读书少”的问题,因此“统编版”在充分借鉴以往教材编写经验的基础之上,围绕阅读这个核心任务进行创新设计,构建了从“教读”到“自读”再到“课外阅读”的“三位一体”阅读体系。其中“自读”课文便是一个重要的创新点,它以学生自主阅读为主,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为目标,充分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导他们独立
2017年发布的《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提出了要重点发展学生适应社会变化的关键能力,能力的提高已经逐渐成为我国培养高中生的主要目标。由于我国的物理教学长期采用物理习题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与学生需要的关键能力之间已经产生了巨大矛盾。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完全摒弃物理习题是不现实的,也是不理智的,笔者认为一个能适应时代变化的教学研究者应该是能用科学的方式去利用物理习题资源,以达到发展学生能力以及准确评价学
歌谣作为民间文学中的底层文化形态,在文学舞台与革命历史场域中曾产生过重要的历史作用。新文化运动与“五四”的到来,使新诗走在打破封建传统文化束缚的前列,并以西方文艺为标准发展诗艺与诗律,但这种单一的标准并不能使新诗更好地走向现代化发展。因此,新诗创作者将目光转向民间歌谣这一独特的传统文化形式,歌谣的创作者是民间大众,其中流露的情感是最真最热烈的,歌谣形式丰富,语词中体现着“民间生活的哲学与幽默”。新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目的是让学生获得关键的语文能力和具有终身发展价值的人格素养。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坚持语文课程与教学的根本方向。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语言文字的精妙、体验生活世界的精彩,要让学生学会在具体语境中通过语言文字自如地理解与表达并收获精神上的幸福。生活化的阅读教学就是这样“活”的阅读教学,它旨在在不偏离语文教学本质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