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低渗透油藏渗流及开采特性实验研究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baoli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特低渗透油藏为研究对象,采用物理模拟实验的方法,探索特低渗油藏中渗流及水驱油机理和基本规律,确定影响水驱效率的主要因素,为改善特低渗油藏水驱油效果提供技术思路,为优化特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方案提供依据。 储层的压力敏感特性实验。根据有效压力作用原理,采用特低渗透岩心进行压力敏感实验,研究油藏压力变化对特低渗透储层物性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特低渗透油藏渗透率对有效压力的变化非常敏感并具有蠕变特征,卸压后渗透率不能完全恢复。通过对岩心弹塑性形变特征的分析,提出以临界有效压力作为开采时合理生产压差的判别标准。 岩心低速渗流实验。采用特低渗透天然岩心进行低流速下的渗流实验。结合压力敏感特性,从孔隙尺寸、壁面效应的角度对低流速下的非线性特征进行了机理分析。提出视渗透率和极限渗透率概念,为表征特低渗透储层渗流能力奠定了基础。 渗流场动态分布实验。研制了多测压点长岩心物理模拟装置,在该装置上进行了特低渗透长岩心渗流实验。重点研究了视渗透率分布动态及压力传导特性。开展了裂缝性低渗透长岩心渗流实验,研究了裂缝方向对渗流特性的影响。 开采模拟实验。在多测压点长岩心物理模拟装置上,进行了特低渗透油藏弹性开采、水驱以及改善水驱开采、间歇开采模拟实验。分析了驱油过程中采油速度、含水率、采出程度以及压力分布的动态变化特征,并进行了机理上的探讨。 以保证储层不发生大的不可逆压敏伤害为原则,提出了弹性开采时临界生产压差的确定方法。 超前注水实验结果表明,当注水压力前缘位置达到岩心长度的30%左右时,开采后可达到最大的采收率;当采油速度达到2.89×10-2 mL/min(实验室流速)时,此时所用时间为总开采时间的51%,而采出油量占总采出油量的90%。当含水率达到100%时进行了氮气驱模拟实验,采收率在水驱采出程度的基础上提高了30个百分点。由此可见,超前注水与氮气驱相结合的开采方式是提高特低渗油藏采收率的有效手段。 在渗吸实验的基础上,对裂缝性低渗长岩心进行了间歇式注水开采。通过对四个周期开采特征的分析,发现采油效果随着周期次数的增加而变差,应尤其重视第一开采周期阶段的生产。为提高间歇开采的效果,研究了温度和电场对渗吸采收率的强化效应。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提高地层温度和外加电场可以大幅提高渗吸采收率,为裂缝性低渗油藏的有效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在快速的发展,社会在不断的进步,建筑工程的造价是建筑工程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工程建筑整体的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BIM在工程造价的使用,可以使建筑工程造价管
辽河油田公司目前每年生产原油1350万吨,但其中稠油和高凝油的产量占大多数(约占总产量的70%以上),生产操作成本高,自用燃料油、燃料气消耗很大,商品率较低。因此,优化辽河油田公司
大庆油田是一个陆相沉积的砂泥质互层的非均质砂岩油藏,经长期注水开发,地层孔隙压力在时间和空间上变化都非常大,多变的沉积模式和砂体类型以及严重的层间和平面非均质特性
针对魏荆线输送南阳“三高”原油,实际输量不到设计输量30%的现状,通过采用添加降凝剂改善原油的低温流变特性试验,结果证明魏荆线外输原油首站添加降凝剂可以有效改善原油的流动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利润至关重要,所以说在进行一项企业建设前,这个企业需要进行详细的设计,以确保利润和成本能够保持协调关系,并且公司能够盈利.所以工程预算在企业的建设中
本论文综合利用传热学、流体力学的知识建立了埋地含蜡原油管道停输过程的数学模型。在此过程中,为了有效且简便的处理自然对流换热问题,引入了当量导热系数,将管内原油的自然对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已经进入了信息化的时代,信息技术以及网络技术已经普遍被应用到我们生活生产的各个方面,智能技术成为各行各业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电气工程来
装配工艺设计与规划是产品开发中的重要环节,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进步,虚拟装配成为支持装配工艺设计与规划的新途径。作为虚拟现实系统的人机交互设备,数据手套为获取用户手
孤独症又称自闭症,是一种起病于婴幼儿时期的广泛性发育障碍.这类儿童在情绪管理、人际沟通、饮食等方面发展存在严重的不足.往往会出现大哭大叫、自闭、自我伤害及攻击他人
起重机械作为港口、矿山、船厂以及其他物流周转领域内的特种设备,对我国经济基础建设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起重机械的安全性、可靠性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和用户关注的焦点,然而,关于起重机械的能源利用效率人们却少有关注,这受限于陈旧的设计观念和相应的政策引导。尽管我国已出台了相应的起重机能效检测标准,且涵盖的机型较为广泛,但是各机型的检测方案过于简单,其合理性和准确性仍有待商榷。因此针对起重机械能耗检测与能效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