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河南地区黄河水患与治理思想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4040705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试图从明朝黄河水患发生的事实状况与河南地区治河方略的关系演变为出发点,阐述明代河南地区黄河水患发生的状况,重点论述黄河水患在河南地区多发的历史现实与明王朝“漕运”这一政治因素受控下的明代河南地区治黄思想之间微妙的关系,正是由于维系明代经济命脉之“漕运”的影响,明代黄河河南一段,河道淤积严重,形成地上悬河,加之河道不稳定,泛滥突发性强,预见期短,导致决溢改道频繁,水患灾害严重。又由于河南作为“九州腹地,十省通衢”,作为统治的重要区域,明王朝在河南段花费了比过去任何一个朝代都要巨大的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来治河。由于元末长期征伐,民生凋敝,黄淮流域遭到的破坏极其严重,这一时期,黄河历经数次改道,决溢更是频繁,然改道决溢在明前期直至中期近一百五十年间几乎十之八九发生在今河南境内,后期河患在河南稍减,这一现象的背后有其深刻的自然及历史原因的。明初鉴于国力困乏,没有对黄河进行大规模的治理。自朱棣迁都北京后,为调运江南的粮食,开始修复运河,自此,“漕运”演变成由统治阶级的经济命脉转化而成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政治问题,而穿越运河入海的黄河此刻起与“漕运”结下不解之缘。自永乐后的两百多年间,黄河的治理始终是在“保漕”这个政治前提下一步步展开的。明王朝对治河的投入超过了之前的任何一个时代,仅就在河南境内而言,统治者就斥巨资来修堵黄河,同时涌现出一大批治河专家,终明一代,治河分流论一直占据主导,明代河南治河代表人物几乎都是分流论的倡导及拥护者,他们的治河思想前后推进,虽不能根治黄患,但对明后期治黄大家潘季驯的治河思想的形成和实施提供了重要参考,为中国治黄史高峰的出现起到了一定的助推作用,所以这一时期河南治黄思想仍旧值得我们借鉴和推崇。这一时期河南地区治理所产生的特有治河方略,行之有效的水情监测预报、培筑堤工、加固修守堤防、堤防养护、抢险堵口等都为我们现下黄患的治理提供了借鉴。然此时治河、治运、治淮交织进行,情况错综复杂,治理难度前所未有,由于交织治理,河道的紊乱也超过了之前的任何一个时期,而明代河南黄患及河防则是中国黄患及河防的重中之重。终明王朝两百多年,黄河决溢,水患横生,“平地成湖、一望弥漫”、“千村万落漂没一空”等水患记载不时见诸于史书,黄河给这一时期的河南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其他文献
<正> 如何保证“老有所养”是人口老龄化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贫困农村的养老更是这个首要问题的难点。山西省河曲县是黄土高原地区的一个贫困县,社梁乡是这个贫困县的
在非协作通信中,调制识别的应用非常广泛。其中,民用通信的信号确认、干扰识别,军事通信的电子侦察、对抗系统,只有获取信号调制方式、符号速率等参数,才能进行后续的解调处
根据青海省交通网基本特征、结构,分析制约青海省综合交通网络因素,依照交通需求特点,构建合理配置的青海交通运输网络,形成西部大通道,完善路网结构,提高公路的通达深度和通
由于核电在安全、经济、环保三方面具有与火电竞争的优势,用核电代替煤电条件已经成熟,所以应加快核电建设,尤其是在长株潭负荷中心地区建设核电,是湖南省能源建设的战略选择
使用三因素方差分析法处理多个荞麦品种根冠淀粉水解率,是数理统计与农业试验的有机结合,经过三因素有差分析.结果表明:蒙87荞麦较美国荞麦、通选90荞麦品系、大黑三棱荞麦有明显的抗
如何能够在品牌充斥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和立脚点,是现在所有创建和拥有品牌的人或者组织关心的问题。许多企业已经把以人为本纳入了自己的企业文化,落实到品牌建设和维护
定形相变材料在蓄热采暖领域有重要应用。分别用低密度聚乙烯和高密度聚乙烯为支撑材料制备了定形相变材料,分析了材料的均匀性和稳定性,讨论了材料中石蜡掺混比例的临界值,
为提高增强语音的听觉效果 ,研究了一种基于听觉掩蔽效应的语音增强方法。推出了一个功率谱域的基于听觉掩蔽效应的不等式准则 ,并用这个准则动态地选择一个作为语音短时谱幅
本文通过对青海师大民族师范学院汉语课程的设置、发展历程、成败得失以及对目前现状的回顾和分析,探讨今后汉语教学的发展和改革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