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D1蛋白调节拟南芥质体醌积累的分子机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56410029uoyuhao19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质体醌(plastoquinone,PQ-9)在光合电子传递、核质信号和抗氧化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研究表明PQ-9在类囊体膜上发挥功能,并储存于类囊体膜上的质体小球中。但PQ-9在类囊体膜上的积累机制并不清楚。因此,发现类囊体膜上PQ-9积累的调节因子对我们认识PQ-9在叶绿体中的正确分布与行使正常功能至关重要。  本论文阐述了PAD1(Plastoquinone Accumulation Deficient1)参与调节PQ-9累积的分子机制。PAD1完全缺失造成突变体中PQ-9含量仅为WT的10%左右。pad1表现出叶片浅绿、光系统Ⅰ和光系统Ⅱ活性下降、类囊体膜垛叠稀松、光系统蛋白复合物及关键亚基含量减少、不能自养生长的表型。  PAD1-GFP融合蛋白瞬时表达表明PAD1定位于叶绿体。进一步对叶绿体组分免疫印迹分析发现PAD1分布于叶绿体基质、类囊体膜和质体小球,且PAD1通过三个亚麻酸修饰锚定在质体小球表面。另外,我们发现PAD1对PQ-9具有高亲和力,其平衡解离常数为1.2μM左右。  免疫亲和层析筛选PAD1在体内的相互作用蛋白,发现ClpC1和ClpC2是PAD1的相互作用靶蛋白。酵母双杂交实验、体外pull-down实验、免疫共沉淀实验和双分子荧光互补实验也证明PAD1与ClpC1和ClpC2在体内和体外都能发生相互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ClpC1功能缺失也会导致PQ-9含量减少。结构域互补实验证明ClpC的分子伴侣结构域协助PAD1参与PQ-9的积累过程。  本论文阐述了具有PQ-9结合能力的PAD1通过脂肪酸修饰锚定在质体小球上,并与ClpC相互作用共同参与PQ-9的积累过程。本研究揭示了PQ-9在类囊体膜上积累的分子调节机制,拓展了我们对PQ-9在叶绿体中分布过程的认识。
其他文献
电磁散射数值分析包括两种方法:积分方程法和微分方程法。积分方程法比微分方程法具有两个明显的优点:一是积分方程法只需对散射体表面或散射体占有的空间进行离散;二是辐射
电力线通信网络是使电力系统安全且稳定运行的基础设备。电力线通信技术利用已经存在的电力线进行通信,因为不需要重新铺设通信线路,经济成本低,所以电力线通信一直备受重视。但
作为射频收发机中的关键模块,电荷泵锁相环为混频器提供稳定的本振信号,锁相环的相位噪声直接影响到射频收发机的灵敏度,所以低相位噪声设计一直是锁相环设计领域中的重要研
土壤作为陆地生态系统最大的有机碳库,其有机碳库的微小变化就可能会显著改变大气CO2浓度,从而影响全球气候变暖的进程。土壤有机碳分解过程主要依赖于土壤微生物的活性,受温度
金属纳米材料有许多光学特性,其在表面产生的光的定向传输以及光的超衍射极限汇聚就是我们常研究的光学特性,并被人们所利用,其中将极小的电子原件集成在一个芯片上就是其中之一
水稻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它的种植面积占全球耕地面积的11%,是世界上半数以上人口的主要食物,并且是唯一一种几乎能被人类全部消化的谷类作物。然而,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不断满足
随着现代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高性能、大容量的无线通信技术已经成为了业内研究的热点。由于各种无线通信业务和宽带数据业务的不断发展,无线资源,尤其是频谱资源变得越来越
BiFeO3作为少数在室温下具有铁电和反铁磁性质的钙钛矿型材料之一,在信息存储、自旋电子器件和传感器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本学位论文通过脉冲激光沉积(PLD)技术在单晶
小麦条锈病严重危害着我国的小麦生产,目前我国培育的主栽小麦品种主要以抗条锈病的主效R基因控制条锈病的危害。由于R基因缺乏持久性,致使病害的周期性大流行,严重危及到我国的
UWB 技术已逐渐成为无线通信领域研究、开发的一个热点,并被视为下一代无线通信的关键技术之一。UWB 无线通信可以分成两种:无载波UWB、载波调制 UWB。载波调制 UWB 有多种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