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产后胎盘植入和流产后宫腔残留近年来发病率有所升高,傅金英教授在多年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实践中,对防治产后病,尤其是在产后胎盘植入及流产后宫腔残留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术思想。本课题通过收集整理导师既往诊治过的产后胎盘植入及流产后宫腔残留的临床案例、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等,对导师治疗产后胎盘植入及流产后宫腔残留的理论依据、用药特点等进行总结,使其具有条理性、系统性和指导性。为中医中药诊治产后胎盘植入及流产后宫腔残留提供理论依据和辨治思路,扩大中医中药的临床应用。
方法:
(1)收集并整理导师2015年6月至2018年12月在河南省中医院妇产科门诊和病房诊治的产后胎盘植入和流产后宫腔残留患者的就诊病例,共收集中药处方113首,然后运用MicrosoftofficeExcel2016软件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录入,建立原始资料数据库,整个录入过程由两人完成,边录入边反复核对,保证数据的真实、完整和可靠。
(2)对原始数据库中患者的一般情况资料、中医兼证证型、药物频次、频率等利用MicrosoftofficeExcel2016进行统计,对结果中出现频次较高的药物运用软件SPSS23.0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归纳核心药物,以总结出导师治疗该病的诊疗思路和用药规律。
(3)查阅近现代医家论治产后胎盘植入及流产后宫腔残留的相关文献,总结当今临床常用治疗方法。
(4)通过跟师学习,收集并整理导师临床治疗产后胎盘植入和宫腔残留的研究成果、学术论文、临床病例、讲稿和讲课录音等对导师的学术思想进行深刻学习和领会,记录导师在门诊和病房中所讲解的临床诊治经验,并与导师交流,力求较为全面的总结导师治疗该病的学术思想。筛选出临床治疗中具有代表性的医案,并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总结,以突出导师的辨治思想。
结果:
(1)本课题共收集整理出72例(包括流产后宫腔残留57例,产后胎盘植入15例)病例资料,113首中药处方。
(2)经统计病例资料中患者神疲乏力、阴道出血和腹痛三个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分别为97.2%、95.4%、96.6%,
(3)通过对113首中药处方的兼证证型统计,涉及兼证6个,依次为脾肾亏虚证出现6次,脾肾阳虚证出现34次,脾虚湿盛证出现35次,湿热蕴结证出现13次,痰瘀互结证出现14次,阴虚内热证出现11次。(4)通过处方用药情况统计得出:本课题收集的113首中药处方,涉及中药109味,总使用药味2055频次,单张处方用药味数最大23味,最少11味,平均处方药味18.85味。
(5)根据聚类分析结果发现黄芪、党参、炒白术、茯苓、当归、川芎、赤芍、益母草、天花粉、紫草、姜黄等大量补气健脾、活血化瘀、消癥杀胚为主要核心药物,并且常用黄芪配党参、黄芪配益母草、当归配川芎、天花粉配紫草和天花粉配姜黄等药对。
结论:
(1)导师治疗产后胎盘植入和流产后宫腔残留临床常见证型为:主证为气虚血瘀证,兼证为脾肾阳虚证、脾肾气虚证、脾虚湿盛证、痰瘀互结证、阴虚内热证及湿热蕴结证。
(2)以大量益气健脾、活血化瘀、消癥杀胚类药物使用最为频繁,与导师治疗产后胎盘植入及宫腔残留时强调的“多虚多瘀”的致病理论相吻合,治疗时突出补气行气、活血行血、除湿消癥等治法的运用;辅以清热润燥类、补肾温阳类、滋阴清热类等药物,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多脏同治,以脾为主,均是导师对产后胎盘植入和流产后宫腔残留的诊疗特点。
(3)导师治疗产后胎盘植入和流产后宫腔残留用药属性特点:五味中以甘、苦、辛为主,四气中以温、平、寒为主,归经以归属脾、肝、胃经为主。
(4)气虚血瘀是导致产后胎盘植入和流产后宫腔残留的主要病因病机,益气化瘀、消癥杀胚方之产妇宝煎剂对患者的临床主要症状有明显的治疗作用,是治疗的有效方剂。
产后胎盘植入和流产后宫腔残留近年来发病率有所升高,傅金英教授在多年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实践中,对防治产后病,尤其是在产后胎盘植入及流产后宫腔残留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术思想。本课题通过收集整理导师既往诊治过的产后胎盘植入及流产后宫腔残留的临床案例、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等,对导师治疗产后胎盘植入及流产后宫腔残留的理论依据、用药特点等进行总结,使其具有条理性、系统性和指导性。为中医中药诊治产后胎盘植入及流产后宫腔残留提供理论依据和辨治思路,扩大中医中药的临床应用。
方法:
(1)收集并整理导师2015年6月至2018年12月在河南省中医院妇产科门诊和病房诊治的产后胎盘植入和流产后宫腔残留患者的就诊病例,共收集中药处方113首,然后运用MicrosoftofficeExcel2016软件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录入,建立原始资料数据库,整个录入过程由两人完成,边录入边反复核对,保证数据的真实、完整和可靠。
(2)对原始数据库中患者的一般情况资料、中医兼证证型、药物频次、频率等利用MicrosoftofficeExcel2016进行统计,对结果中出现频次较高的药物运用软件SPSS23.0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归纳核心药物,以总结出导师治疗该病的诊疗思路和用药规律。
(3)查阅近现代医家论治产后胎盘植入及流产后宫腔残留的相关文献,总结当今临床常用治疗方法。
(4)通过跟师学习,收集并整理导师临床治疗产后胎盘植入和宫腔残留的研究成果、学术论文、临床病例、讲稿和讲课录音等对导师的学术思想进行深刻学习和领会,记录导师在门诊和病房中所讲解的临床诊治经验,并与导师交流,力求较为全面的总结导师治疗该病的学术思想。筛选出临床治疗中具有代表性的医案,并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总结,以突出导师的辨治思想。
结果:
(1)本课题共收集整理出72例(包括流产后宫腔残留57例,产后胎盘植入15例)病例资料,113首中药处方。
(2)经统计病例资料中患者神疲乏力、阴道出血和腹痛三个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分别为97.2%、95.4%、96.6%,
(3)通过对113首中药处方的兼证证型统计,涉及兼证6个,依次为脾肾亏虚证出现6次,脾肾阳虚证出现34次,脾虚湿盛证出现35次,湿热蕴结证出现13次,痰瘀互结证出现14次,阴虚内热证出现11次。(4)通过处方用药情况统计得出:本课题收集的113首中药处方,涉及中药109味,总使用药味2055频次,单张处方用药味数最大23味,最少11味,平均处方药味18.85味。
(5)根据聚类分析结果发现黄芪、党参、炒白术、茯苓、当归、川芎、赤芍、益母草、天花粉、紫草、姜黄等大量补气健脾、活血化瘀、消癥杀胚为主要核心药物,并且常用黄芪配党参、黄芪配益母草、当归配川芎、天花粉配紫草和天花粉配姜黄等药对。
结论:
(1)导师治疗产后胎盘植入和流产后宫腔残留临床常见证型为:主证为气虚血瘀证,兼证为脾肾阳虚证、脾肾气虚证、脾虚湿盛证、痰瘀互结证、阴虚内热证及湿热蕴结证。
(2)以大量益气健脾、活血化瘀、消癥杀胚类药物使用最为频繁,与导师治疗产后胎盘植入及宫腔残留时强调的“多虚多瘀”的致病理论相吻合,治疗时突出补气行气、活血行血、除湿消癥等治法的运用;辅以清热润燥类、补肾温阳类、滋阴清热类等药物,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多脏同治,以脾为主,均是导师对产后胎盘植入和流产后宫腔残留的诊疗特点。
(3)导师治疗产后胎盘植入和流产后宫腔残留用药属性特点:五味中以甘、苦、辛为主,四气中以温、平、寒为主,归经以归属脾、肝、胃经为主。
(4)气虚血瘀是导致产后胎盘植入和流产后宫腔残留的主要病因病机,益气化瘀、消癥杀胚方之产妇宝煎剂对患者的临床主要症状有明显的治疗作用,是治疗的有效方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