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红树植物多样性及主要树种叶功能性状研究

来源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shuangch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五大湿地类型之一的滨海湿地的主要组成,红树林湿地具有显著的高生产力和高生物多样性特征。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及其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它关系到生态平衡、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对人类生活和生产具有重要的直接价值或间接价值。功能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中关键且重要的内容之一,植物功能性状是植物适应外界环境而构成的生物学特征,其能够响应物种生存环境的变化,可以用来表征功能多样性。广东省现有红树林面积为14224 hm2,为全国红树林分布面积最大的省份,开展广东省红树生物多样性和功能性状的研究有利于更好地保护红树林,可持续利用红树林,促进人与红树林的和谐发展。本研究以广东省红树植物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分布区红树植物多样性及其环境影响因子以及优势树种的生态位特征。并以5种主要的天然红树植物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叶功能性状在不同地区的差异,及其对环境因子变化的响应。此外,研究了rbcL,mat K,trn H-psbA和ITS 4种DNA条形码片段在红树植物上的PCR扩增率、物种鉴别率以及构建系统发育树的能力。这些研究为开展红树植物的功能性状多样性、谱系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等研究提供了基础材料,为红树林造林恢复,林下更新等提供了理论参考。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不同地区红树植物物种丰富度指数差异较大。粤西地区的物种丰富度总体大于粤东地区的物种丰富度。但在绝大多数样地,红树植物物种数在2~6种之间,说明广东省红树植物物种还不够丰富。不同区域红树植物多样性受到不同环境因子的影响。在粤东地区,物种多样性与纬度关系密切;物种均匀度主要受土壤含水率和潮水盐度的影响。在珠三角地区,物种多样性主要与纬度、土壤容重密切相关;物种均匀度主要受到土壤p H和潮水盐度的影响。在湛江地区,物种多样性主要受到土壤p H和纬度的影响;物种均匀度与淹水深度密切相关。粤西地区(除湛江外)物种多样性主要受到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全氮含量、土壤全磷含量的影响;物种均匀度与潮水盐度密切相关。(2)广东省红树植物重要值最大的9个物种依次是:无瓣海桑(Sonneratia apetala Buch.Hamplantation)>桐花(Aegiceras corniculatum(L.)Blanco)>白骨壤(Avicennia marina(Forssk.)Vierh.)>秋茄(Kandelia obovata Sheue,Liu&Yong)>海桑(Sonneratia caseolaris(L.)Engl.)>海漆(Excoecaria agallocha Linn.)>老鼠簕(Acanthus ilicifolius L.)>木榄(Bruguiera gymnorrhiza(L.)Savigny)>拉关木(Laguncularia racemosa(L.)C.F.Gaertn.)。9种红树植生态位重叠度的变化范围是0.02~1.44,重叠度最高的3个物种对分别是:秋茄与海桑、无瓣海桑与秋茄、桐花与白骨壤。红树植物种间联结分析表明,绝大部分红树植物种间联结性不强。(3)不同地区秋茄、白骨壤、海漆、木榄和桐花的叶面积、叶纵横比、叶形状系数和叶厚均呈极显著差异(P<0.001)。随着纬度的降低,秋茄、海漆和木榄的叶形状系数也随之减少,叶面积减小、叶子更加扁平。同时,随着纬度的降低,桐花叶厚增加,这是桐花为减小蒸腾作用,维持叶片水分平衡而对环境因子改变作出的响应。叶干物质的积累与其光合作用显著相关。海漆、桐花的叶面积与叶干重相关系数达到0.76以上。秋茄、白骨壤、木榄和桐花的叶全氮含量与叶全磷含量呈显著(P<0.05)或极显著正相关(P<0.01),且叶片的全氮、全磷含量多与叶纵横比、叶形状系数相关,说明养分对红树植物叶片形态的构建有重要作用。秋茄、白骨壤、海漆、木榄和桐花5种红树植物主要的叶功能性状指标、占比均不一样,但是叶面积、叶全碳含量和叶全氮含量在5种红树植物的叶功能性状指标因子中得分都相对较高。叶面积反映植物对资源的获取能力,碳和氮是植物生长不可或缺的元素,影响或调节植物生长与生理过程,其可以作为这5种红树植物共同的重要叶功能性状指标。(4)5种红树植物叶功能性状与环境因子的RDA分析发现:不同植物叶功能性状指标对土壤因子的响应不同,且程度也有差异。土壤p H能促进磷释放,秋茄和海漆的叶全磷含量都与土壤p H呈正相关。土壤为植物的生长提供多种营养元素,影响着植物的形态特征,海漆、桐花的叶周长均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正相关。土壤容重代表单位体积土壤的重量,土壤越重则土壤越紧实,含水率越低。木榄和桐花一般都分布在中、高潮带,需要生长在含有适当水分的土壤中;此外,当水分不足时,木榄和桐花通过降低自身的叶面积来减少蒸腾,减少水分的散失,因此木榄和桐花的叶面积都与土壤容重呈密切正相关。(5)4种DNA条形码中,rbcL片段可变位点最少,所选引物序列通用性强,获得序列条带信息质量良好,物种识别率最高。此外,仅用rbcL片段即可准确地构建出广东省红树植物群落系统发育树。trn H-psbA片段可以识别rbcL片段不能识别的红树植物。综合比较,推荐rbcL片段和trn H-psbA片段作为红树植物DNA条形码研究的片段。
其他文献
黄樟Cinnamomum porrectum(Roxb.)Kosterm为樟科樟属常绿乔木,其叶中富含精油,叶精油中萜类成分复杂多样,是一种重要的天然精油植物。至今为止,我国黄樟叶精油含量、成分和变化规律均不明确,叶精油中重要萜类物质生物合成相关研究未见报道,直接制约了黄樟精油优良性状的遗传改良和叶精油中重要成分的开发利用。本研究对我国主要分布区黄樟叶精油含量和化学成分进行研究,解析了我国黄樟叶精
山茶属植物(Camellia spp.)是我国经济林作物开发与利用的重要种质资源,也是我国南方地区尤其是西南地区脱贫攻坚主推木本经济作物。长期以来,培育专家在油茶等山茶属植物优良品种选育及推广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一系列高产、高品质品种不断被选育并广泛种植,为农户带来可观经济效益。但是近年来,以茶籽象(Curculio chinensis)为代表的虫害造成部分种植区山茶属植物大量减产的情况不断出现,
功能化应用是实现木材高附加值利用的有效途径,渗透性问题是实现木材功能化应用的主要难点。高场强微波处理可以明显改善木材的渗透性,但关于高场强微波处理过程中微波场与木材的耦合机理研究尚未明确,导致在产业化设备生产中需要反复的工艺摸索,增加了生产工作量。本文以人工林樟子松为处理对象,以樟子松试材的介电特性为研究基础,探讨樟子松处理材反应腔的设计原理,开展高场强微波处理时木材的耦合机理以及其电磁场与温度场
栎属(Quercus L.)普遍存在种间自然杂交和基因渐渗现象。对栎属渐渗现象进行研究,有助于揭示栎属物种形成、局部适应等进化事件的机理。栎属树种在秦岭山地表现初典型的还把替代分布特征,本研究分别在秦岭的西部小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秦岭中段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秦岭东部河南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按100 m海拔间隔进行取样,包括白栎组物种[辽东栎(Quercus wutaishansea Mar
当前全球气候变化已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特别是气候变化背景下敏感地区生态系统的应对策略更是近年来的关注热点。干旱半干旱地区山地森林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具有高度的敏感性,且深刻的影响着区域乃至全球碳水循环和能量流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全球气温急剧增加,显著改变了半干旱树木生长,且不同区域、不同海拔及林分内部树木生长对迅速增温的响应存在很大差异;同时,2000年以来的增温趋缓现象使得半干旱地区树木生长对
目前,重组竹由于原料利用率高、强度大、耐久性好、适应性强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和工程领域。然而,当其应用于建筑装饰领域时(如覆面板、幕墙板、装饰板、门板),存在重量过大、强度过剩、应力不均、易变形、成本高等问题,影响产品的使用。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开发薄型、轻质、稳定的竹束纤维复合材料,改善常规重组竹产品性能将具有巨大的市场前景和特色优势。然而,由于竹束纤维原材料的变异性大、板坯密度不均,竹束纤维
由松材线虫(Pine Wood Nematode,PWN)引起的松材线虫病给传入地的林业造成毁灭性的生态灾害和重大经济损失,引起世界多个国家的高度关注,目前已被40多个国家列为重点检疫对象。松材线虫为我国重大林业入侵有害生物,其种群增长和扩散传播极其迅速,目前在我国发生区已由南方松林扩大至东北地区。目前防治策略以清理病死木和防治媒介天牛为主,尚无有效可直接应用的防控PWN的方法。由于化学农药对人类
马尾松速生、耐干旱瘠薄、适应性强,是我国南方荒山造林的先锋树种,造林面积居针叶树之首,主要用于制浆造纸、建筑、采脂等,在我国速生丰产材用和脂用林基地建设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松材线虫病是由松材线虫引发的一种特大毁灭性的森林病害,主要传播媒介为松墨天牛。松材线虫病蔓延速度快,防治难度大,严重危害着森林生态安全,并给林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马尾松为松材线虫的主要危害对象之一,目前松材线虫病已严重阻碍了
凋落物分解是植物与土壤反馈循环过程中的重要途径,与土壤肥力的形成、森林生产力的维持以及群落演替等方面密切相关。土壤动物和微生物是凋落物的分解过程中主要的贡献者。亚热带森林在保持土壤养分、大气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缺乏对亚热带森林凋落物分解相关的研究,尤其是能关联土壤动物与微生物类群上的研究。本研究选取亚热带地区4种典型森林生态系统(针叶林、混交林、常绿阔叶林、竹林)内叶片凋落
锐齿栎(Quercus aliena var.acuteserrata)是暖温带落叶阔叶林的主要建群树种之一,以锐齿栎为优势种的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是我国自然地理南北分界秦岭山脉的代表森林类型,在我国北亚热带-暖温带过渡区碳水循环与能量收支方面具有重要影响。然而,我们对锐齿栎林生态系统的碳水、能量通量的变化特征及其驱动机制知之甚少。本研究采用微气象学的涡度相关技术(包括CO2和水分分析仪Li-7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