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西南坳陷中部上古生界的构造变形特征——东南沿海的印支运动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popan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华南大陆位于东亚大陆东南部,东濒太平洋,在中生代早期经历了从古特提斯洋构造域到太平洋构造域转换。随着古特提斯洋的闭合,华南大陆在周缘板块的汇聚作用下发生了强烈的造山作用,即印支运动,具体表现为华南与其北侧的华北大陆、西南侧的印支陆块和西边的松潘-甘孜地块发生碰撞。与此相比,东部陆缘造山运动的属性一直存在争议,主要围绕着与古特提斯洋有关还是与古太平洋有关,因为迄今在东南沿海没有发现与同期俯冲或碰撞作用有关的古洋壳残片。福建中西部的闽西南坳陷自早中生代以来遭受到多期构造变形和岩浆侵入,却完好地保留着上从上泥盆统到下三叠统的连续沉积记录,因而是研究东南沿海三叠纪构造变形的首选对象。本论文聚焦于闽西南中部上古生界地层的构造变形,通过系统的开展构造几何学和运动学分析以及同位素年代学研究,识别出三叠纪变形构造,从构造学的角度揭示印支运动在东南沿海地区的表现,取得了以下主要认识:1)沿着闽西南坳陷中部安砂水库库区307省道出露的上、下古生界开展详细的构造观测和构造填图,厘定了上古生界的3期褶皱:第一期褶皱呈NE向展布,两翼相对紧闭,发育特征的轴面片理(S1);第二期褶皱呈NW向展布,相对宽缓,发育NW走向的透入性皱纹劈理(S2),与第一期褶皱形成近穹隆状的横跨叠加褶皱;第三期为近平行第一期褶皱的宽缓褶皱,尺度最大,伴有局部发育的NE走向皱纹劈理(S3),导致前两期褶皱发生倒转。通过区域构造对比,明确前两期褶皱应该形成在中、晚三叠世期间,而第三期褶皱形成在中侏罗世末—晚侏罗世初期间。这三期褶皱分别对应着NW-SE、NE-SW和NW-SE向挤压作用,反映出中生代华南陆缘复杂的构造变形过程。2)对闽西南安砂水库西侧玮埔岩体花岗岩岩体及其东南边的花岗岩“脉”开展了 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测年,分别获得445.8±9.8 Ma和440.3 ±5.7 Ma的测年结果,证实这两个岩体都形成在早古生代末,而非曾被认为的早中生代。相应地,它们与上覆的上古生界不同地层单元之间的关系由原先认为的侵入接触变更为正断接触。在此基础上,通过对玮埔岩体东南侧上古生界露头和显微尺度变形构造的观测和分析,我们识别出区内印支期的3期变形构造:由老到新依次为a)NE向展布、常伴有轴面劈理的区域褶皱;b)顶部朝向SSW的滑脱断层,截切过早期NE向区域褶皱,在早期陡立的千枚理上发育近水平的皱纹劈理;和c)朝向E或SE运动的区域逆冲断层,具有反序特征,截切过前两期变形构造,将属于玮埔岩体的隐伏部分的花岗岩“脉”从上古生界褶皱下带到浅处,发育NW-SE或E-W向的皱纹劈理。早中生代区域构造体制由此经历了由挤压-伸展-挤压两次转变,而不是前人认为的早期伸展-晚期挤压的单次转变。3)对区内上泥盆统至下石炭统片岩的白云母开展40Ar-39Ar测试定年分析,获得的年龄结果为218~224 Ma,即晚三叠世,验证了我们之前的野外观察:轴面片理是识别第一期褶皱的主要特征。通过区内上泥盆统-下石炭统砾岩的有限应变分析,区内砾石呈简单剪切至单轴拉伸的应变状态,与野外观察一致,证实上泥盆统-下石炭统砾岩具有拉伸线理。与此不同,上泥盆统-下石炭统片岩欠发育线理,意味着两者变形机制存在差异。同时,区内砾石的最大主应变轴比Rxz和地层倾角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以及其与地层之间的夹角和地层倾角呈微弱的正相关关系,表明褶皱弯流作用不是造成砾石发生压扁和拉长的主导因素,但是该作用存在一定影响。这进一步说明强烈压扁砾岩的变形机制与叶理形成机制不同,意味着导致区域变质发生的因素不止一种。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强烈压扁的砾岩以及其局部发育的云母脉显微变形分析,判断出发生强烈压扁砾岩中的石英显微变形机制早期可能以高温扩散蠕变为主,确定白云母脉形成在富含白云母矿物流体的水力压裂环境下,表明变质强化应与热流有关。结合以上数据,通过区域岩浆岩化学特征对比,我们认为上古生界区域变质的发生与第一期褶皱和三叠纪岩浆活动都有关。4)综合上述研究成果,考虑到研究区附近不存在与上古生界变质有关的晚三叠世岩体,我们认为该区域变质与深部的异常高热流活动有关。在此基础上,鉴于上述强烈且伴有低级变质作用的印支期构造变形广泛地发生在华南大陆,且华南东陆缘不存在有关的陆缘弧,我们提出一种新的构造模型:在晚三叠世,当靠近华南陆侧的大洋向东俯冲消减完毕时,由洋-洋俯冲形成的火山岛弧与华南大陆发生碰撞,同时华南深部存在异常高热流的上涌,形成具有多期变形构造特征和低级区域变质作用的华南东陆缘造山带。
其他文献
目前,以超临界二氧化碳(Supercritical-CO2,S-CO2)为工质的布雷顿循环系统,因诸多优点在余热回收、第四代核反应堆、太阳能集热发电等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作为在高温、高压、高速下工作的闭式循环,其涡轮机械的效率受到轴端密封的严重影响。因此,需采用高性能密封技术达到近似零泄漏的密封效果。干气密封相比任何一种应用于该工况下的其它密封而言,因其出色的密封性能而被推荐使用于S-CO2涡
学位
渤海盆地是我国目前发现海上油气田最多的地区,秦南凹陷作为渤海盆地中的潜在富油气凹陷,具有较高的勘探潜力,对凹陷及邻区的构造格局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利用卫星重力异常,通过校正陆域地形和海水的影响得到布格重力异常,采用归一化总水平导数垂向导数(NVDR-THDR)、欧拉反褶积、最小曲率位场分离和双界面模型重力场快速反演等方法得到了断裂的平面分布和视深度、新生界厚度以及构造单元边界;结合地质
期刊
利用2016—2018年3期华北地区流动地磁矢量原始测量资料,经数据计算获得2期华北地区和张家口—渤海地震活动带及邻区岩石圈磁场时空变化模型。研究结果显示:张家口—渤海地震带岩石圈磁场变化空间分布不均匀,具有明显的分区特征,在张家口段(西段)与北京段(中西段)分界处和北京段(中西段)与唐山段(中东段)分界处岩石圈磁场各要素具有明显的异常变化,如水平矢量存在转向和幅值变化,磁偏角与磁倾角具有正负异常
期刊
华北北部的张家口—渤海地震带是一条新生地震断裂带。位于其中段的蓟运河断裂构成了唐山菱形块体的西边界,一直被认为与1979年宁河M6.9地震密切相关。然而,该区域的深部结构与孕震动力学环境尚未得到有效揭示。大港—玉田大地电磁测深剖面直接穿越宁河M6.9地震的震中区,大致与张家口—渤海断裂带相垂直。探测结果显示,区域电性结构具有显著的“横向分块、纵向分层”特征。大地电磁测深剖面还揭示了张家口—渤海断裂
期刊
吸湿性是指颗粒物吸收或失去水分子的性质,其会改变颗粒物的粒径、形貌、化学组成、光学性质以及云凝结核活性和冰核活性等,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大气颗粒物的环境及气候效应。然而,对于非球形的或吸湿性较弱的大气颗粒物,现有技术很难准确测定其吸湿性。本论文开发了一种使用蒸汽吸附分析仪测定大气颗粒物吸湿性的新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于研究花粉、矿质气溶胶和飞灰等代表性大气颗粒物的吸湿性。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开
学位
阻燃剂是一类主要用于降低易燃材料燃烧性能或阻止火焰燃烧的化合物,广泛应用在电子产品、纺织品、塑料、建材、家具等物品中。卤代阻燃剂(Halogenated flame retardants,HFRs)属于有机类阻燃剂,主要包含溴系(Brominated flame retardants,BFRs)和氯系(Chlorinated flame retardants,CFRs)两大类。随着传统阻燃剂(PB
学位
<正>1研究背景张家口—渤海地震带(下文简称张渤带)是我国华北地区一条重要的NW向活动构造地震带,西起张北和尚义一带,经张家口向东南,穿过怀来、顺义、三河、天津等地,再经渤海向SE延伸至蓬莱以北的黄海海域。其规模巨大,构造复杂,沿走向在多处与NE向断裂带形成交会,其构造新活动具有显著的分段活动性质,不同地段地质、地貌、地震活动特征等不尽相同,有的甚至差异较大(高战武等,2001)。张渤带也是我国著
期刊
近年来,我国雾霾污染频繁发生,对人类健康和区域环境质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当前大气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O3)是我国主要空气污染物,PM2.5与O3协同控制战略是“十四五时期”改善空气质量的综合防制对策。氮氧化合物(NOx)作为O3主要前体物,能直接影响O3的生成;同时NOx经化学氧化可以生成硝酸根离子,并参与SO2液相催化反应,是灰霾PM2.5快速增涨的关键组分。NOx转化为二次硝酸盐(N
学位
<正>粤港澳大湾区将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显著提升作为发展目标之一。技术转移机构是连接创新技术从供给方到需求方的中介主体,包括技术转移转化服务机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机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等。打造高水平技术转移机构队伍,完善技术转移机构体系对粤港澳大湾区意义重大。
期刊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期间,中国电信和央视频APP共同推出《疫情24小时》慢直播,火神山、雷神山医院24小时不间断的建造过程引发了全民关注,形成了“云监工”这一现象级媒介事件。在新冠肺炎疫情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无论是抗疫还是实现两个百年目标,都需要有全社会的共识和价值认同。《疫情24小时》慢直播中所体现的共情传播特点,在多元化社交媒体舆论场中发挥着积极的正向引导作用,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极大的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