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可译码的构造及其在中继转发系统中的应用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bo123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数据传输速率的需求日益增长,特别是在多址接入场景中,如何能突破大于1的和速率成为了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唯一可译码(Uniquely Decodable Code,UDC)可以从编码的角度使得多用户可以同时同频地接入信道,并且具有大于1的和速率。本文主要讨论了唯一可译码的构造方法,以及唯一可译码在中继转发系统中采用放大转发(Amplify-and-Forward,AF)和译码转发(Decode-and-Forward,DF)时这两种系统的相关体系和性能。假设各个用户之间可以做到完美的同步,唯一可译码可以允许多个用户同时同频地发送信息,并且在接收端将各个用户发送的信息区分开来。因此,本文着眼于如何构造高速率的唯一可译码,并且进一步探究唯一可译码对中继转发系统中误码率以及系统吞吐量的影响,并与物理层网络编码的误码率和吞吐量等性能相对比。首先,简单介绍了唯一可译码的数学基础,并给出唯一可译码的定义及性质,通过定义及充要条件可以构造简单的唯一可译码,并且作为迭代构码的收敛条件。通过推导唯一可译码的和速率边界,给出了唯一可译码和速率的衡量指标。然后,在唯一可译码构造部分,回顾了传统的两用户陪集构码方法,针对其码速率不够高的情况,提出了基于和集合的遍历构码方法,并分别短码和长码为例,对比了基于和集合的遍历构码码速率与传统陪集构码的码速率。在讨论多用户唯一可译码的构造过程中,介绍了多用户差分构码方法及其对应的迭代译码方法,并且分析了差分构码的和速率与用户数的关系。并在用户间存在简单反馈的情况下,设计了能达到唯一可译码和速率边界的构码方法。最后,讨论唯一可译码在中继转发系统中的应用。分别讨论了两用户与多用户时的情况。在两用户部分,介绍了唯一可译码在中继转发系统中的放大转发模式和译码转发部分的系统结构,并且通过理论推导与计算机仿真分析了每种模式在瑞利信道和高斯信道下的误符号率与吞吐量。在多用户部分,以唯一可译码在中继转发系统中的放大转发方式为例,分析了其误码率以及吞吐量,并且讨论了唯一可译码与高阶调制结合的可能性。
其他文献
TD-SCDMA系统采用了联合检测、智能天线和上行同步等先进技术,并综合了TDD和CDMA的技术优势,在目前第三代移动通信三大标准中频谱效率最高,现阶段对TD-SCDMA系统的研究,具有
多入多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技术是无线移动通信领域智能天线技术的重大突破。MIMO系统的基本结构非常简单:任何一个无线通信系统,只要其发射端与接收端都采
合成孔径雷达(SAR)具有全天时全天候工作,不受大气干扰等诸多优势,已经在军事和民用上具有广泛的应用图像中,并且其分辨率随着成像技术的发展不断提升,高分辨率SAR图像由于具
天波超视距雷达利用电离层对高频电磁波的折射实现超视距探测。而电离层中离子浓度及分布具有时变和非平稳变化特性,使得在其中传播的电磁波相位受到干扰,回波谱展宽或者分裂
GSM-R作为铁路专用的综合移动通信技术,已经成为我国铁路通信技术的发展方向。位置寻址是GSM-R中一种先进的寻址技术,是实现集群调度通信的关键技术和必要手段。本论文研究的
BACnet是由美国供热、制冷与空气调节工程师学会(ASHRAE)资助的专门用于楼宇自动化和控制系统的开放式楼宇自控网络数据通信协议,已被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宣布为ISO正式标准,
常规反射走时层析成像需要拾取连续反射同相轴的走时,并建立同相轴与反射界面之间的对应关系,但对于低信噪比资料,这往往是极其困难的工作。为了克服这个难题,在走时层析成像
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技术作为一种新的雷达成像技术,现已广泛应用于军事和国民经济的许多领域中。回波信号模拟是合成孔径雷达模拟技术的基础,它在SAR系统和成像算法的研究中,具
SAR动目标检测及成像技术是近年来SAR研究的一个热点方向。本文针对机载SAR和GEO星机双基地SAR两种SAR系统,研究了其对地面慢速运动目标检测和成像的方法。首先对目标运动对
数字图像作为重要的多媒体信息载体之一,由于其包含的信息量大,具有文字所不能替代的优势,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对庞大的数字图像集合进行有效的利用和管理成为近年来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