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轮状病毒(RV)是仔猪病毒性腹泻的主要致病因子之一,主要感染仔猪小肠成熟上皮细胞,导致其凋亡脱落,肠绒毛萎缩,进而导致吸收不良,引起严重腹泻。丁酸钠(SB)是一种短链脂肪酸类化合物,近年研究表明SB具有一定的缓解细胞凋亡的作用。本研究旨在考察丁酸钠能否通过短链脂肪酸受体GPR109A,缓解RV感染导致内质网应激(ERS)介导的肠道上皮细胞凋亡。本研究包括以下三个试验:试验一RV感染IPEC-J2细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轮状病毒(RV)是仔猪病毒性腹泻的主要致病因子之一,主要感染仔猪小肠成熟上皮细胞,导致其凋亡脱落,肠绒毛萎缩,进而导致吸收不良,引起严重腹泻。丁酸钠(SB)是一种短链脂肪酸类化合物,近年研究表明SB具有一定的缓解细胞凋亡的作用。本研究旨在考察丁酸钠能否通过短链脂肪酸受体GPR109A,缓解RV感染导致内质网应激(ERS)介导的肠道上皮细胞凋亡。本研究包括以下三个试验:试验一RV感染IPEC-J2细胞引起ERS介导的细胞凋亡试验探究了RV(OSU株)感染对新生仔猪空肠上皮细胞IPEC-J2凋亡的影响。通过检测细胞活力,DNA片段化,细胞凋亡率,ERS相关通路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研究RV感染对IPEC-J2细胞凋亡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RV感染呈剂量依赖性的诱导IPEC-J2细胞活力下降(P<0.05);10倍感染复数(MOI)RV感染细胞发生明显的DNA片段化现象,显著提高IPEC-J2细胞凋亡率;上调细胞中PKR样内质网蛋白激酶(PERK),78-k Da葡萄糖调控蛋白(GRP78),C/EBP同源蛋白(CHOP),caspase9与caspase3 m RNA水平(P<0.05);增加PERK、真核生物起始翻译因子2α(EIF2α)的磷酸化水平和caspase9、caspase3的小片段蛋白水平(P<0.05)。同时,为了确定RV感染诱导IPEC-J2细胞凋亡通路,本试验进一步通过添加PERK抑制剂GSK,检测ERS诱导凋亡相关的因子基因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发现,适宜浓度GSK能显著提高RV感染导致IPEC-J2细胞活力的降低(P<0.05);部分阻断RV感染导致Bcl-2 m RNA水平降低,以及caspase9和caspase3 m RNA水平的升高(P<0.05);降低了PERK、EIF2α的磷酸化水平和caspase9、caspase3的小片段蛋白水平(P<0.05)。以上结果表明,RV感染通过PERK/EIF2α信号通路诱导了肠上皮细胞的凋亡。试验二SB对RV感染诱导IPEC-J2细胞凋亡的影响试验研究SB缓解RV感染IPEC-J2诱导的细胞凋亡。首先用不同浓度的SB预处理细胞,检测IPEC-J2细胞24 h耐受SB的浓度范围,结果发现,SB在8 m M以下浓度对细胞无毒性作用。同时检测SB预处理及RV感染后的细胞活力,细胞凋亡率,ERS相关通路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试验结果表明:4 m M SB能够显著提高RV感染IPEC-J2的细胞活力(P<0.05),降低RV感染诱导的细胞凋亡率(P<0.05)。与单独RV感染组相比,SB预处理显著降低了PERK,GRP78,CHOP,caspase9与caspase3 m RNA水平(P<0.05)。以上结果表明SB可通过降低ERS途径相关分子(PERK,GRP78和CHOP)的表达,抑制caspase9,caspase3保护IPEC-J2细胞抵御RV感染诱导的细胞凋亡。试验三SB缓解RV感染IPEC-J2诱导的细胞凋亡的机制试验研究SB是否通过GPR109A抑制RV感染激活ERS引起的细胞凋亡。本试验利用si RNA干扰敲减GPR109A的表达,进而检测细胞凋亡率,ERS相关通路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试验结果表明:4 m M SB能够显著抑制RV感染IPEC-J2的GPR109A m RNA水平降低(P<0.05);si GPR109A处理,显著提高了细胞凋亡率;增加PERK,EIF2α,激活转录因子-4(ATF4),GRP78,CHOP,caspase9和caspase3的m RNA水平(P<0.05);下调Bcl-2的相对表达量(P<0.05);提高了PERK和EIF2蛋白的磷酸化水平以及caspase9,caspase3的小片段蛋白水平(P<0.05)。结果表明,沉默GPR109A后,SB无法发挥对RV感染诱导的IPEC-J2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进一步证实了SB是通过GPR109A保护IPEC-J2抵御RV感染激活ERS介导的细胞凋亡。综上所述,本研究证实了RV感染IPEC-J2细胞通过PERK/EIF2α信号通路诱导了细胞凋亡;SB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RV诱导的IPEC-J2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是通过上调短链脂肪酸受体GPR109A表达,进而抑制ERS引起的细胞凋亡信号通路。
其他文献
随着中国西南地区城市群的发展,城市建设规模逐渐增大,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非饱和膨胀土地区遇到的工程问题层出不穷,尤其突出的是在降雨条件下的基坑工程问题。在四川地区,分布面积较广的“成都黏土”就属于典型的非饱和膨胀土。据资料统计,在“成都黏土”分布区域的基坑工程,若处理措施不当时会因降雨等涉水因素发生不同程度的失稳破坏。基于上述背景,本文以成都双流某基坑工程为研究背景,从“成都黏土”的多裂隙性和不同降
鸭疫里默氏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RA)是危害养鸭业健康发展的一种重要的革兰氏阴性病原菌。血红素作为一种必需的营养物质对鸭疫里默氏杆菌在体的外生长繁殖和感染至关重要。但摄取过量的血红素对鸭疫里默氏杆菌产生毒性,因此鸭疫里默氏杆菌中可能存在编码抵抗血红素毒性的基因。前期转录组测序结果显示,与RA CH-1亲本株相比,B739RS00825基因在RA CH-1△hemH
烤烟是四川凉山州最重要的经济作物。目前,因凉山特殊的复杂地势和环境,导致该烟草种植区域的育苗技术相对落后。本文采用育苗试验与大田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凉山州烟区不同育苗盘密度、不同育苗技术以及新型育苗基质对烤烟生育期烟苗素质以及生理活动的影响,初步明确了凉山州烟区新型基质配比、育苗盘优化改造以及育苗技术优化等关键问题。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优化后的160穴和209穴新规格育苗盘培育出的烟苗生长势
肠粘膜屏障受到破坏后,会触发机体肠上皮修复机制(快速修复和后续修复)来保护肠道屏障。快速修复过程主要依赖细胞迁移,后续修复则主要通过关闭细胞间隙来维持紧密连接的完整性。基质相互作用分子1(STIM1)在猪肠上皮细胞损伤修复作用国内外未见报道。同时,多胺和色氨酸是否通过STIM1信号介导修复猪肠上皮细胞损伤,国内外未见报道。本试验以猪IPEC-J2细胞为模型,研究STIM1对猪肠上皮细胞迁移和肠上皮
人民安居乐业、国家长治久安,离不开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充分说明了公众参与在社会治理中发挥的积极作用。安全社区建设是社会治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一项立足基层、造福百姓的民生工程,是一项以预防和降低事故伤害为目标的系统工程,秉承的是“资源整合、全员参与、持续改进”的理念。建设安全社区
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加剧,开发可降解、绿色环保的活性包装膜逐渐成为食品包装领域的研究热点。本研究以天然高分子材料壳聚糖为成膜基材,具有纳米管状结构的埃洛石为改性剂,具有天然抗氧化活性的茶多酚为抗氧化剂。首先采用流延法制备了壳聚糖-埃洛石复合膜。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分析法实验确定壳聚糖、埃洛石、丙三醇的最佳添加量。然后在此基础上添加不同质量分数的茶多酚,采用流延法制备了具有抗菌和抗氧化活性的壳聚
本文依据德阳市中江县近58年来的气象数据资料,通过对平均气温、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日照时数、降雨量、相对湿度等气象因素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研究川中丘陵地区农业气候资源变化规律和干旱特征。同时利用Hybrid-Maize模型模拟玉米的气候生产潜力,结合气候资源变化特征和干旱发生规律,明确限制玉米产量的主要因素,为川中丘陵玉米生产适应气候变化和挖掘农业气候资源生产力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
鸭源鹅细小病毒(Duck-origin goose parvovirus,D-GPV)属于细小病毒亚科(Parvovirinae),细小病毒属(Parvovirinaes)成员,其基因组为单股DNA。D-GPV感染樱桃谷肉鸭引起发育不良、舌头外伸、生长迟缓为主要特征的流行性疾病,根据临床症状初步命名为鸭喙萎缩侏儒症综合征(beak atrophy and dwarfism syndrome,BAD
问荆(Equisetum arvense L.,Equ.)是一种民间常用的植物药,含有多种黄酮成分。目前对于其黄酮的系统药理效应研究较少。本课题以本实验室分离的问荆总黄酮(Total Flavonoids of Equ.,ETF)为材料,研究问荆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急性肝损伤小鼠肝脏氧化应激因子、炎症因子、内质网应激因子的影响,并从CYP450s和相关核受体途
兔肝球虫病是由斯氏艾美耳球虫寄生于兔肝胆管上皮细胞内引起的一种对兔养殖业危害极为严重的寄生性原虫病。该病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多发于温热、潮湿的地方。兔在各发育阶段均可感染,以断奶后至11周龄的幼兔最易感,且症状最为明显,可严重影响兔生长发育,免疫力下降从而继发其他疾病,死亡率极高。针对这一问题,有效的预防、精准的诊断和及时的治疗是控制该疾病的重要手段。本研究在兔斯氏艾美耳球虫的转录数据中筛选出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