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10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降水日变化研究

来源 :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hait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热带气旋(tropical cyclone,TC)降水作为全球降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热带与亚热带水汽输送中起重要作用,过去的研究多侧重于TC降水的季节气候分布,对其日变化还没有关注。本文利用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局(National Oceanic and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NOAA)气候降水中心的高时空分辨率混合降水资料(High-resolution Climate Prediction Centers morphing technique,HCMROPH),对2008年1月至2010年10月西北太平洋(Western North Pacific,WNP)TC降水日变化进行研究。发现有70%的TC降水日存在明显的降水日变化,并且降水最大值出现在凌晨,最小值出现在傍晚。  不同强度、生命阶段、活动区域和季节的TC降水日变化展现了不同的谐波振幅特征,并且所有分类平均降水比的第一谐波均可通过99%置信度检验。本文定义PVA(Precipitation Variation Amplitude,实际降水比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来表示谐波振幅的变化。根据气旋强度划分,热带扰动(Tropical Depression,TD)存在最明显的PVA(约30%),超强台风(Super Typhoon,ST)的PVA最弱(小于22%)。根据TC生命史中不同阶段划分,减弱阶段的降水PVA最强(超过37%),发展阶段的降水PVA最弱(小于20%)。在不同的区域,第4区(高纬度海洋)的日变化最明显(PVA超过35%),同时存在一个半日变化的周期,第2区(菲律宾以东洋面)的降水日变化最弱(PVA仅有18%)。在不同的季节,冬和夏两季TC降水日变化最明显,PVA分别为32%和30%,春季PVA最弱,小于22%,秋季的PVA为24%。  为了进一步分析短波辐射影响TC降水,并造成其日变化的机理,本文利用WRF(Weather Research Forecast)中尺度模式进行了理想化TC模拟以及敏感性实验。对照试验(CTRL)的太阳入射辐射存在日变化,“DAY”试验的太阳入射辐射维持中午12点的值不变,而“NIGHT”试验太阳入射辐射值维持午夜12点的值不变。TC中高层的云通过向外长波辐射冷却增加TC的不稳定度,从而增加TC对流的发生。然而,太阳短波辐射对中高层云的加热作用则会抑制TC对流的产生。因此“DAY”试验中TC对流发展受到抑制从而使得气旋发展减慢,气旋较弱且降水较少;而“NIGHT”试验由于不存在太阳短波辐射,对流层中高层云的长波辐射冷却对于对流产生是有利的,模拟的TC一直在增强,总降水最多。由于不存在短波辐射的日变化,“NIGHT”和“DAY”试验模拟的PVA比对照试验的低。“CTRL”试验模拟的6天当中,减弱期的PVA最大(~140%),维持期次之(~80%),而强度加强期PVA最小(~60%)。
其他文献
华南春雨是东亚地区冬夏季节转化过程中存在的独特气候现象,而且春季期间的降水变率具有明显的季节内尺度振荡(intraseasonal oscillation,简称为ISO)特征。本文利用台站观测逐
植被在陆气相互作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对于其本身的生长环境,也有着非常复杂的反馈过程。为了精确分析青藏高原植被变化后所造成的生态,气候效应,本文使用CLM陆面过程模
2014年9月16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无锡市委宣传部联合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创作院美术创作中心、无锡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承办,海邻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协办的《大美寻源?
大气臭氧对辐射能量平衡有重要的作用,是一种调节地球表面得到的净辐射的重要因素。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导致平流层增温,进而影响全球的气候动力,另外臭氧对太阳辐射的吸收或过滤
早期的环锭纺纱监控,仅监控前胶辊的运转情况。虽然这种方法也可以监控生产状态.但更精确的监控数据只能通过监控单锭状态获得。单锭状态包括断头、空锭(长期停止运转的锭子)
热带中东太平洋ENSO通过“大气桥”过程,与热带印度洋海盆(IOB)尺度海温的年际变化密切关联,IOB冷/暖海温变率总是滞后冷/暖ENSO峰值大约1-2个季节,在春季月份最大。近几十年的
拖曳系数,即海气动量通量系数,一般用于衡量海气动量交换的能力,被认为是影响台风发展的重要因子之一。本文使用中小尺度大气模式WRF开展数值试验,一方面检验台风发展过程中的强
OH和HO2合称HOx自由基,是大气中重要的氧化剂;作为OH自由基的重要来源之一,HONO可显著影响O3、NOy和PM2.5等污染物浓度,进而影响区域空气质量。HONO形成机制至今仍存在争议,多数
本文的总体目标是应用WRF/UCM模式研究城市化的两个方面(土地利用变化和人为热释放)对中国地区和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气象要素的影响及其季节和年际变化特
基于ERA40再分析资料、Hadley中心海冰和海表面温度资料集、中国温度和降水站点资料,采用相关、合成、自然正交函数展开(EOF分析)等方法,分析了东亚地区夏季风活动的多空间模态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