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包精炼过程熔渣黏度与熔体结构的演变行为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ni9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探索冶金熔渣物理性质与熔体结构的关系有利于深入理解熔渣冶金功能的微观结构本质,对于冶金渣系设计,进而改善冶金效果具有指导意义。本论文以LF钢包渣为研究对象,针对钢包渣在冶炼过程中的成分变化,先后通过实验测定了熔渣的熔体结构与黏度,并在此基础上,基于熔渣网络流动理论,建立了熔渣黏度预测模型,实现了对熔渣黏度的准确预测。采用Raman光谱测定了熔渣的熔体结构,检测结果表明,熔渣中Fe3+以[FeO4]-四面体和[FeO6]-八面体两种形式存在,随w(CaO)/w(SiO2)的增加,Fe3+更易形成[FeO6]-八面体结构。Al3+以Q2Al、Q3Al和Q4Al三种四面体结构单元及配位阳离子Al3+形式存在,随Al/(Al+Si)值从0.41增加到0.85,Q2Al单元向Q3Al和Q4Al单元转变。Si4+以Q0Si、Q1Si和Q2Si三种四面体形式存在,随Al/(Al+Si)的增加,硅氧四面体中与Si-O非桥氧键配位的Al3+逐渐增多。总的看来,随着钢包渣改质的进行,熔渣的NBO/T值降低,熔体聚合程度增加。采用旋转柱体法以测定熔渣的黏度,测定结果表明,钢包渣改质过程中,熔渣黏度会随w(CaO)/w(SiO2)的(R=4.00~11.00)升高而降低,且这种黏度的降低幅度在高温(1823K)和高w(CaO)/w(SiO2)(R=11.00)的条件下表现越加显著;同时黏度随着Al2O3质量分数(30%~50%)的增加而增加,但温度越高(T=1 763K~1823K)对黏度变化的影响越小。以熔渣熔体结构解析结果为基础,参考熔渣网络结构的流动机制,构建了CaO-SiO2-Al2O3-FexO四元渣系的黏度预测模型。预测数据与测试数据对比表明,模型预测平均偏差为13.34%,高于QVC等模型预测精度。该模型建立起了熔渣宏观黏度与微观结构间的定量关系,有利于深化对冶金熔渣黏度转变机制的理解。
其他文献
目前我国钒铁的冶炼手段主要是通过对钒渣的氧化焙烧,使渣中V3+转变为V5+,再通过湿法浸出及二次焙烧工艺,制取五氧化二钒产品,最后将其与铁屑、还原剂混合,经加热精炼后得到钒铁合金。但钒铁冶炼的传统工艺能耗较高且对环境污染较为严重,与绿色冶金发展理念不符,因此开发一种流程短,绿色高效的钒铁合金冶炼新工艺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我国作为光伏材料和电解铝生产大国,大量的光伏切削废料和铝灰无法得到有效利用,本文
钢渣是炼钢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是钢铁企业排放量最大的冶金渣之一,但其资源化利用率低,不妥善处理不仅占用土地、污染环境,而且还会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关于钢渣还原提取铁资源的研究,目前主要采用碳热法,与此工艺相比,本研究采用铝灰还原熔融钢渣新工艺,在充分利用钢渣余热的同时完成钢渣中有价组元的提取回收和尾渣安定化处理,具有金属收得率高和冶炼成本低等诸多优点。然而,在冶炼条件下铝灰中主要组元的溶解动力
近年来,一种以含锂氧化物为对称电极,以传统SOFC电池材料为电解质,采用共压法制备的新型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在低温下(400~600℃)就取得了非常高的最大输出功率密度,这种新型结构电池为降低SOFC运行温度提供了一种潜在的解决方案。目前对于这种新型SOFC取得的非常高的低温电化学性能报导的较多,但其取得较高性能的原因和其电解质离子传导机理尚不清楚。我们近期的一系列研究发现含锂氧化物作为
硅铁铝合金具有密度大(4.2~4.6g/cm3,是Al密度的1.6倍左右)、熔点低(1060℃)、脱氧效果好的显著优势,因此主要用作炼钢用脱氧剂和热还原法炼镁用还原剂。随着钢铁产业的快速发展,对硅铁铝合金的需求逐渐增加。目前工业制备硅铁铝合金的方法主要有熔融金属兑掺法、熔盐电解法和电热法等,其中熔融金属兑掺法和熔盐电解法制备所得产品纯度高,但工艺流程长、能耗大、成本高。电热法具有工艺流程短、能耗低
为了研究气幕挡墙中间包技术运用于洁净钢生产的优势和特点,综合分析了气幕挡墙中间包内钢水的流动特性和夹杂物颗粒在中间包钢水中的运动和去除行为。首先建立了合理的数学模型,基于Euler-Euler方法的k-ε双方程模型对气幕挡墙气中间包内的流场进行数学模拟,主要控制变量有吹气位置、吹气流量、气泡直径和拉坯速度。根据模拟得出了中间包内的速度场、钢水流动轨迹、湍动能和湍动能耗散率的分布状态,以及中间包RT
由于介孔二氧化硅微球具有高的比表面积、可调的孔径和形貌,已经被广泛应用在催化、吸附、分离、能源转化和环境净化等热门领域。目前,二氧化硅微球的制备仍存在许多问题,例如:制备工艺复杂、微球之间严重粘连、球形度差和重复率低等。针对以上问题,本论文采用一锅法,在简单的硅前驱体/表面活性剂/酸(aq.)合成体系中,加入聚乙烯醇(PVA)作为单一添加剂,成功制备出了 SBA-15型介孔二氧化硅微球和“球上球”
β型钛合金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耐腐蚀性和生物相容性,而且其杨氏模量显著低于α和α+β型钛合金,可有效降低合金植入人体因杨氏模量偏高而引起的应力屏蔽效应,在生物医疗等领域应用前景广阔。本论文选取了 一种典型的无毒性的β钛合金Ti-26at.%Nb(下文简称Ti-26Nb)为研究对象,采用轧制法制备出厚度为0.55mm~0.06mm的合金薄带。利用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XRD)和电子背散射衍射(E
随着我国铁路建设的快速发展,对铁路建设用钢的力学性能、耐大气腐蚀性能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耐候H型钢断面设计合理、强度高、自重轻且耐大气腐蚀性能优异,在节约成本、提升性能的基础上,既缩短了施工周期又延长了使用寿命,近年来逐渐成为铁路建设用钢的重点研究对象。针对铁路建设用钢服役环境特点,本文在合理设计成分的基础上优化热轧工艺研制出了符合标准要求的Q450NQR1耐候H型钢。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
航天航空领域目前对零部件的服役要求越发严格,除了安全性、使用寿命外,结构一体化以及轻量化也成为其考虑的重要因素。传统的焊接、铆接、锻造等不能直接生产出满足条件的结构件,激光增材制造技术弥补了传统工艺的缺点,可实现复杂结构件的一体化生产,在航空航天领域推广迅速。钛合金作为强度高的轻质合金,与激光增材制造技术相结合,为航空航天领域零部件的生产提供了新的机遇。因此研究激光增材制造钛合金结构件有着重要的应
由矿焦异质颗粒填充的高炉是典型的气固逆流反应器,其中存在着复杂的多相物理化学以及传输现象,尤其随着高炉的规模化与大型化,高炉内的工作环境变得更加复杂、恶劣而又难以监测,使得理解炉内的传输现象和准确调控变得更具有挑战性。高炉的透气性、合理压差是高炉顺行,低焦比,高喷煤的关键指标和参数之一,维持高炉料柱合理的透气性是保证合理的煤气流分布、高效的气固热交换和还原反应的基础。本研究基于此背景,考虑到高炉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