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锌和金刚石基稀磁半导体材料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p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半导体自旋电子学的迅速发展,稀磁半导体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稀磁半导体是指在非磁性化合物半导体中通过掺杂引入部分磁性离子所形成的一类新型功能材料。人们可以同时利用稀磁半导体中电子的电荷自由度和自旋自由度,从而制备出具有更多功能的自旋相关器件。稀磁半导体的磁性来源和机理一直是人们在该领域的重要工作之一。本论文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研究了Mn掺杂的ZnO、Li掺杂的具有Zn空位的ZnO,以及过渡金属掺杂的金刚石的电子结构和磁特性。  1.研究了Mn掺杂ZnO的电子结构和磁特性。结果表明,Mn原子之间的磁相互作用与其在ZnO晶格中的位置相关;当Mn原子之间的距离较大且在ZnO晶格中均匀分布时,体系可表现出长程铁磁性。Mn和O离子之间较强的相互作用解释了掺杂体系的长程铁磁相互作用。所以有望通过控制Mn在ZnO晶格中的掺杂位置来调节Mn掺杂ZnO半导体的磁特性。  2.研究了Li掺杂对ZnO中Zn空位的电子结构和磁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ZnO中的Zn空位可以引起铁磁性,但是形成能较高。Li杂质在替位Zn格位或间隙位,以及同时在这两个位置都可以使Zn空位的形成能降低。当Li杂质在替位Zn格位时,体系的总磁矩增加;当Li杂质在间隙位时,体系的总磁矩减小。Zn空位的波函数扩展的带尾使体系产生长程铁磁性,替位Zn格位的Li可进一步稳定体系的铁磁性。  3.研究了3d过渡金属(Mn、Fe或Co)掺杂金刚石体系的电子结构和磁特性。结果表明,Mn、Fe或Co掺杂的金刚石体系具有铁磁基态。基于p-d和d-d能带耦合模型重点分析了该掺杂体系磁有序的内存形成机制。此外,根据海森堡模型,可以预测在不存在本征缺陷或其他杂质态的情况下,Mn、Fe或Co掺杂的金刚石体系将具有较高的居里温度。
其他文献
粒子场的空间分布在部分科研和工程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影响意义,而数字同轴全息的粒子检测方法结合了计算机和全息的优势,无需化学湿处理的环节就可通过计算机实现数字化的粒子空
基于实际应用的需要,本论文主要研究了如何在坡莫合金薄膜尽可能薄的情况下,提高坡莫合金薄膜各向异性磁电阻(AMR)及磁性能的方法,从而提高坡莫合金薄膜的应用价值。实验过程
光弹性测量在材料应力研究、工程分析和生物力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为实现对光弹性应力的快速、实时测量,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分振幅斯托克斯参量测量的新方法,对该方
光敏剂是指在化学反应中,这一类只吸收光子并将能量传递给那些不能吸收光子的分子,促使这些分子发生化学反应,而光敏剂本身却不会参与化学反应,只是回复到原先的状态。由光敏剂引
粒子暗物质和非零中微子质量是存在新物理的强烈证据。本论文就这两个课题的唯象学研究做了一些探讨。  论文的第一部分阐述暗物质的唯象研究。众所周知,宇宙中约占80%的物质
电子散斑干涉(Electronic Speckle Pattern Interferometry, ESPI)具有测量精度高、全场、非接触、灵敏度高、实时快速等优点,可用于物体的三维形貌和变形的测量。电子散斑干
稀土元素有着特殊的电子层结构,因而具有丰富的发光能级。稀土离子掺杂的ZnO半导体发光材料在平面显示、半导体激光器和照明行业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本论文研究了稀土Eu和
学位
光量子纠缠是量子光学领域一直以来的研究热点,它是量子信息和量子计算纠缠资源的主要来源之一,同时量子纠缠在量子物理基本理论中也有着重要的地位作用。本文简单介绍了光量子
《灵枢·终始》中有“久病者,邪气入深,刺此病者,深纳而久留之”的理论,穴位埋线就是在此指导下而产生的一种行之有效的针灸疗法。穴位埋线是将人体可吸收的羊肠线埋入穴位,利用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