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后现代小说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之时诞生,此后吸引了众多学者的深入研究,无论是后现代小说本身的定义还是其突出的特色,都引发了许多争议和讨论。后现代小说的各种体裁风格、表现形式以及写作技巧一直是备受瞩目的焦点。尽管如此,在后现代小说这一研究领域,仍然存在着有待研究的空白地带。活页小说与超文本小说便属于这一类型。尽管不少研究都零零碎碎地提及了活页小说,但专注于这一题材的论文或书籍却寥寥无几。而超文本小说,作为近十几年出现的新兴体裁,文学批评研究更是甚少问津。将两种体裁并置进行比较式研究,据笔者所知至今还未曾出现。鉴于此,本论文试从后现代小说这一大主题入手,以分析罗伯特·库弗的活页小说《刺玫瑰》及其超文本小说形式的《刺玫瑰》主页为研究主体,探讨活页小说与超文本小说的特点以及文本与超文本的差异,进而探究“书籍终结”之争。《刺玫瑰》作为一本典型的活页小说,采用了非线形结构、叉式情节、多重视角、碎片化和拼接等叙述手法,具备戏仿、多重现实和不确定性等特征。《刺玫瑰》主页通过超文本形式、超链接等多种方式将《刺玫瑰》转化成超文本小说,使其烙上了众多超文本小说的特性,如多线形结构、不确定性和读者互动性,将《刺玫瑰》具备的活页小说特征发挥至极点。笔者认为,书本形式的《刺玫瑰》作为活页小说打破了传统的线形结构,无论是形式和意义的生成都具备罗兰·巴特提出的“作者式文本”的一些特征,体现了从作品到文本观念的转变。超文本形式的《刺玫瑰》主页则是名副其实的“作者式文本”,符合罗兰·巴特憧憬的“理想文本”,实现了他所推崇的文学创作的目的。从活页小说到超文本小说,电子文学的出现和繁荣引发了书籍终极之争。本论文试从不同角度分析超文本小说的优势与不足,指出印刷文学与电子文学并行发展的可能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