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复先教授提出的企业信息资源规划理论,是基于20世纪80年代初,发达国家为建立“计算机化企业“而提出的“总体数据规划”的理论与方法。企业信息资源规划主要着眼于数据层面,其实质是数据集成。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规划(IRP)的概念是在企业信息资源规划理论以及广义的信息资源规划理论的基础上,结合高校图书馆的工作性质提出的。不是简单的移植已有的信息资源规划的理论和实践。在高校图书馆的各个环节,普遍存在着馆藏信息资源的“藏”、“用”脱节,图书馆系统自成体系,没有进行统筹兼顾。而要消除这些“信息孤岛”的出现,应将各种信息资源统一考虑,行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做到信息资源共享,没有冗余。另外一点,基于信息资源需求的信息服务模式正处于新的变革中,这些都要求高校图书馆进行信息资源规划。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规划是对信息资源的采集、处理、传输和利用的全面规划。具体的讲,就是梳理和规划图书馆的业务流程,理顺用户信息需求,制定合理的馆臧发展政策。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执行相关信息标准规范,整合现有的信息系统及各种应用。图书馆信息资源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每个环节都需要进行周密考虑,并达到整个流程的无缝连接。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数据层规划、应用层规划和业务流程层规划。本文还构建了基于生命周期管理(ILM)的信息资源规划模型,之所以构建这样一个模型,目的是针对信息资源进行主动管理,保证信息的可用性和易用性,以最低的成本在信息生命周期的每一个阶段都能获得信息的最大效益。并使信息资源在管理流程的每一个必要环节中得到增值,从信息资源的低级形态逐步转变为高附加值的精加工产品,为管理和服务提供支持。其内容既涉及到信息资源的建设和信息系统的整合,也涉及到业务流程和管理模式的再造。包括馆藏文献资源发展的规划、信息基础设施的规划、应用系统的规划以及具体的实施规划几个方面。其中又以馆藏发展规划对图书馆来讲尤为重要,它是图书馆的立足之本。数字图书馆作为图书馆发展的新阶段,其馆藏发展规划的难点一般是如何逐步增大电子网络资源,如何确定其与印本资源的合适比例。学科信息门户建设和合作馆藏发展是高校图书馆馆藏发展的方向。学科信息门户的最突出的优点在于其信息资源的选择,以及尽可能为用户提供便捷但专业深入的资源服务。建立图书馆联盟,制定合作馆藏发展政策,是促进馆藏资源的整体化和归一化,盘活信息,实现共享的有效手段。信息资源体系规划,就是根据信息资源体系的功能要求,来设计这个体系的微观结构和宏观结构。在微观层次上,是提出本馆信息资源构成的基本模式。宏观层次上是从一个系统、一个地区乃至全国的整体出发,对信息资源建设进行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制定各种类型的图书馆及各类型信息机构之间在信息资源的协调与合作规划。信息资源规划的目的是实现高校图书馆运作流程的无缝集成和整合。要结合各馆的实际和信息技术的要求,在理论上构造和优化业务流程。图书馆业务处理是图书馆管理部门功能活动的核心。基于供应链管理的业务流程重组是图书馆间优势资源整合的重要一环。网格的出现为用户提供了整合各类资源的基础设施。元数据、XML、信息分类编码标准以及开放源代码等肩负着为数据层整合、规划的使命。信息系统规划时要注意不能只注重图书馆软件研制本身的技术特征,而忽视图书馆软件内含的技术水平,应特别强调技术先进性。技术先进性侧重于在图书馆信息系统中,融入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管理理念,通过图书馆信息系统的这种先进性带来图书馆管理水平的进步和社会效益的提高,从而满足读者的需求。理论容易形成,实施却是最重要和最难的。在具体的实施步骤中,遵循“需求驱动原则”,注意规划理论与实施建设之间、长远规划与适应变化之间、信息系统的选择与改造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