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世纪初,粤中四邑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建设,迅速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侨乡地域环境景观。其建成环境的一部分“开平碉楼与村落”入选世界文化遗产。本文通过系统考察近代四邑村镇物质建设活动,探讨其建成环境景观的整体特征,阐释这种文化景观现象的系统逻辑和形成演进机制。以往诸学科对四邑地区的研究多专注于入选世遗的碉楼建筑及其村落上,而鲜有关注串联城市一样织起村镇的具有地域特色的乡村铁路公路交通网络,以及乡村公园等内容,将建成环境作为整体进行系统研究的就更少。另外,在一个地域内,三十年左右时间支撑建成这种极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景观的模式(经济、组织)是什么?影响一致性建设行为的文化表现的内在机制是什么?以往联系建设与经济组织以及社会力量的研究也比较零散。针对这些不足,本文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各学科文献资料,系统地阐述近代粤中四邑建成环境的地域性特色,并结合近代华侨文化、中国传统的家族文化以及较先进的经济社会组织文化,探索近代粤中四邑村镇体系建成环境的动力机制。文章详细梳理近代粤中四邑地区物质建设的成就。1、对区域内发达的交通体系建设自下而上的特殊形式进行了较深入地研究,揭示出铁路、公路网源于传统村镇区位而形成封闭的循环体系,成就以村镇为目、以道路为网的网目结构;其建设采用先进的集股筹资方式,经济组织跨越了村落宗族体制。2、结合实例阐述宗族力量对村落建设的控制,和对土地均等化和消费形式的影响;指出宗族组织之间的合作建设,如新建扩建集镇,则灵活地利用签约“商办”等方式实施。3、对于本地域乡村中出现的公共建筑和休憩空间,如学校和公园,以及较多关注的居住建筑碉楼及庐的形式变化,挖掘了其与社会组织及其分化变化之间的内在联系,并纳入到整个地域建成环境系统中,揭示这一系列侨乡特色的地域性建筑的产生衍变过程。粤中四邑地区能在短时间内,突破传统民居的束缚,传承与创新地域建筑形式,形成侨乡景观特色,并且在基础设施、集镇形态以及公共建筑方面有所创新,形成侨乡文化景观系统,其根基是地域文化引导下的社会心理的共同倾向,是传统华夏儒文化家族理念与外来文化的融合,表达了华侨和族人的共同意志。这种区域性的社会情感的象征性的文化演化,达成了整体文化环境的系统特征。文章最后用变异与趋同的系统运行规律,解释粤中四邑地区村镇近代发展的特殊现象,提出“侨乡文化景观系统”的认知观点,认为该建成环境现象可以整体性认知,其内在主导因素是侨乡民众的建设行为动机与地域文化的协同。这种地域文化的表现说明传统文化的适应发展,和在促进地域村镇与建筑文化景观整体连续性演化方面的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