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ye-sensitized solar cells,DSSCs)具有转换效率高、制作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和对环境友好等优点,被视作下一代太阳能电池的替代者。然而传统的TiO2纳米多孔电极在载流子复合和光生电子传输上的不足限制了电池效率的进一步提高。本论文着眼于DSSCs研究中的瓶颈问题,用电喷涂和电纺丝技术对其光阳极进行了改进研究,主要工作如下:1.以商用的P25TiO2(?)内米粉为原料,用电喷涂技术制备了TiO2纳米多孔电极。通过改变喷涂距离,我们调控了电极的结构和形貌,并研究了其对DSSCs性能的影响。在喷涂距离6cm时得到了最大的短路光电流密度(Jsc),并显著提高了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短路光电流的增大是由于电喷涂制备的薄膜解决了传统的Ti02次级小球薄膜电极电子传输能力不足的问题,同时具有优异的光散射性能和构建了高效的电解液离子扩散通道。2.我们用电纺丝技术首次在FTO基底上制备了透明的Ti02纳米晶膜,该制备基于前驱体溶液中加入的适量的三乙醇胺和较大的空气湿度综合作用下的纺丝纤维向薄膜的原位转变过程。用光致发光技术研究发现,电纺丝制备的Ti02纳米晶膜具有丰富的体内氧空位缺陷(bulk oxygen vacancies, BOVs,对应的PL峰位于621-640nm)。与此相对的是使用相同的前驱体溶液用旋涂法制备的薄膜的优势缺陷为表面氧空位缺陷(surface oxygen vacancies, SOVs,对应的PL峰位于537-555nm)。测试电池性能发现,丰富的BOVs显著提高了DSSCs的开路电压和填充因子,进而显著提高了能量转换效率。传统的紫外光探测器是基于半导体材料的光电导效应工作的。此种类型的探测器受材料表面空穴陷阱的作用,分别在无光照和有光照时吸附和解吸附氧气分子,导致其响应时间一般>1s,严重限制了其应用。本论文在DSSCs研究的基础上,将未经染料分子敏化的光电化学电池(PECC)应用于紫外探测。得到了高的光敏感度,快速的时间响应和稳定的探测性能。具体工作如下:1.用未经敏化的Ti02纳米晶(TiO2NC)电极、含I-/I3-氧化还原电对的电解液和镀Pt的对电极封装成“三明治”结构的光电化学电池。将该电池和电流表串联,无需外加能源(0偏压,自供能)即可用该电池的Jsc信号对紫外光强度进行快速、高敏感度和稳定的探测。在紫外光照射下,该自供能紫外光探测器的光敏感度高达0.38安培每瓦特,开关比高达2698,短路电流信号的开启时间为0.08秒,衰减时间为0.03秒,远优于基于光电导效应的紫外光探测器。2.传统的TiO2NC膜由于存在大量的晶界导致载流子复合损失严重;TiO2材料自身的电子迁移率相对较低,导致电子传输较慢。针对该问题,我们设计和制作了由电纺丝制备的一维SnO2纳米线网络和生长于其上的TiO2纳米针状结构组成的树枝状TiO2/SnO2异质结结构电极,该电极为PECC型自供能紫外光探测器提供了一种高效的电极结构模式。这是由于该电极同时具有低的载流子复合速率和快速而直接的电子传输通道。在不修正掺氟二氧化锡基底(FTO)对入射光高达64.5%的散射和吸收的条件下,异质结结构电极对330纳米紫外光的能量转换效率达到了14.7%,是TiO2NC (6.4%)基PECC的两倍以上。在紫外光照射下,该自供能紫外光探测器的光敏感度高达0.6安培每瓦特,开关比高达4550,短路电路信号的开启时间为0.03秒,衰减时间为0.0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