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光激酶A调控肠癌放射敏感性的研究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iiii119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据我国2018年癌症统计数据显示,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发病率、死亡率在全部恶性肿瘤中分别位居第3位和第5位,其中新发病例37.6万,死亡病例19.1万。近年来,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现上升趋势,已成为严重危害我国居民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直肠癌发病率占全部结直肠癌的30~60%,显著高于西方国家。目前,局部晚期直肠癌的标准治疗方案为直肠癌术前新辅助放化疗(neoadjuvant chemoradiation therapy,n CRT)。然而,不同的直肠癌患者放疗的敏感性具有显著差异,总体病理完全缓解(Pathological complete remission,PCR)率仅为20%左右。因此,早期预测患者放疗敏感性以及寻找增强患者放射治疗敏感性的新靶点和新策略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极光激酶A(Aurora kinase A,AURKA)又称BTAK(breast tumor activated kinase)或STK15(serine threonine kinase 15)于1995年由Glover博士在研究黑腹果蝇纺锤体组织缺陷相关等位基因突变的过程中首次发现,属于Ser/Thr蛋白激酶家族。AURKA主要调控中心体和微管的功能,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同时,AURKA通过介导多种信号传导通路,如:MDM2/p53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JAK2/STAT3信号通路;ATM/CHK2/p53(DNA损伤修复反应途径)通路;BRCA1/2信号通路等。进而调控多种细胞生物学行为,包括细胞周期,细胞凋亡和细胞衰老等。目前,直肠癌患者肿瘤组织中AURKA表达水平与患者放疗敏感性及不良预后之间的关系未有报道,AURKA对直肠癌放射治疗敏感性的影响尚不清楚。因此,在本研究中我们将探讨直肠癌患者肿瘤组织极光激酶A表达水平与直肠癌患者放射敏感性及不良预后之间的关系;明确极光激酶A在结直肠癌细胞恶性表型,包括细胞增殖、迁移与侵袭、细胞周期、细胞凋亡以及结直肠癌细胞对电离辐射敏感性的影响,并深入阐明极光激酶A通过靶向调控c-Myc/CDK1/cyclin B1信号通路参与结直肠癌细胞对电离辐射的敏感性,为AURKA作为放疗增敏的潜在分子靶点及作为预测直肠癌放疗预后指标提供实验基础与临床依据。研究方法:1、收集自2013年3月至2018年6月在辽宁省肿瘤医院接受术前新辅助放化疗的直肠癌患者130例,所有患者均术前经电子肠镜检查取得明确病理学诊断。采用免疫组化(IHC)方法检测AURKA在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组织中的表达水平,进而分析AURKA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因素及放射治疗预后的相关性。2、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结直肠癌细胞HCT116、HT-29、SW480、Lo Vo,COLO205和RKO细胞中AURKA蛋白的表达水平。通过慢病毒包装的AURKA-shRNA感染HCT116和HT-29细胞,加入嘌呤霉素进行筛选并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AURKA m RNA和蛋白质的表达水平,筛选出AURKA稳定敲减的HT-29-shR-A和HCT116-shR-A细胞株。CCK8法评估下调AURKA对结肠癌细胞HCT116和HT-29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采用克隆形成实验考察下调ARUKA对结肠癌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采用细胞划痕愈合实验、Transwell迁移及侵袭实验评价下调AURKA对结肠癌细胞HCT116和HT-29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采用Annexin V-PE/7AAD双染流式细胞仪检测下调AURKA对细胞凋亡的影响。采用PI单染流式细胞仪检测AURKA对细胞周期的影响。采用脂质体瞬时转染质粒载体上调结肠癌细胞中c-myc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AURKA下游相关信号通路节点蛋白表达变化。3、统计分析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使用χ2检验比较计数资料,使用Kaplan-Meier法估算生存率,log-rank法进行单因素分析,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实验结果以平均数±标准差(mean±SD)的形式表示,两组之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统计图表由Graphpad prism8版本软件绘制。结果:1、极光激酶A表达水平与直肠癌患者放射敏感性及不良预后之间的相关因素分析在130例接受术前同步放化疗的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肠镜组织标本中极光激酶A高表达64.62%(84/130),低表达为35.38%(46/130)。与患者临床病理因素及的相关性分析中发现极光激酶A表达水平与直肠癌位置(肿瘤距肛门≦5cm或>5cm)(p<0.0108)和复发转移(p<0.0358)密切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全组患者放疗后达到病理完全缓解(PCR)的有23例(17.69%),按TRG分级将TRG1+2分为近期疗效良好组,TRG3+4分为近期疗效不佳组进行统计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17),即AURKA高表达患者放射治疗疗效相对较差。同时对其他可能与近期疗效相关的因素进行分析显示T分期较晚(p<0.0211)和术前有淋巴结转移(p<0.0173)近期疗效不佳。全组患者1、2年RFS分别为90.70%和82.17%;1、2年OS分别是和98.44%和89.84%。对RFS进行生存分析,单因素分析显示极光激酶A表达水平(p<0.014)、TRG分级(p<0.028),术后淋巴结转移(p<0.008)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p<0.042)影响无复发生存。将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指标纳入Cox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AURKA表达水平和术后淋巴结转移情况是RFS的独立预后因素。极光激酶A表达情况对复发转移预后的相对危险度为2.766,表明极光激酶A高表达的复发转移风险是低表达患者的2.766倍。术后淋巴结转移情况对复发转移预后的相对危险度为2.153,表明术后淋巴结转移阳性(yp N+)的患者的复发转移风险是阴性患者的2.153倍。2、沉默AURKA基因表达后增强结肠癌细胞对放射治疗的敏感性我们采用通过CCK8法检测HCT116-shR-A和HT-29-shR-A细胞的增殖能力,结果显示下调AURKA的HCT116-shR-A和HT-29-shR-A细胞较亲本细胞HCT116、HCT116-NC和HT-29、HT-29-NC的增值活性明显下降(p<0.05)。同时,采用克隆形成实验,多靶单击模型拟合出细胞存活曲线,并计算相关放射生物学参数。HCT116-shR-A和HT-29-shR-A细胞的D0值分别为2.047和1.891,较对应HCT116-NC和HT-29-NC细胞的3.246和2.205下降,由此而计算的SER分别为1.166和1.585。并且准阈剂量Dq也明显降低,表明下调AURKA表达的HCT116-shR-A和HT-29-shR-A细胞放射敏感性明显升高。3、下调AURKA表达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细胞划痕愈合实验显示:与空白对照及空载病毒组细胞相比,下调AURKA的HCT116-shR-A和HT-29-shR-A细胞划痕愈合速度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下调AURKA表达可以显著降低HCT116和HT-29细胞的迁移能力。同时,采用Transwell实验检测下调AURKA后结肠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变化,研究结果显示HCT116-shR-AURKA和HT-29-shR-AURKA细胞较HCT116、HCT116-NC和HT-29、HT-29-NC细胞进入到下室的细胞数明显减少,说明下调AURKA表达后细胞侵袭能力下降(p<0.01)。4、下调AURKA表达水平增强电离辐射诱导HCT116和HT-29细胞的凋亡基于细胞凋亡实验考察AURKA表达对电离辐射诱导条件下HCT116和HT-29细胞凋亡的影响,采用Annexin V-PE/7AAD凋亡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的凋亡情况。实验结果显示HCT116-shR-AURKA和HT-29-shR-AURKA细胞较HCT116-sh Control和HT-29-sh Control细胞在电离辐射诱导条件下发生早期凋亡和晚期凋亡的细胞数均明显增多,表明细胞凋亡水平增加。以上结果说明,下调AURKA表达水平能促进电离辐射诱导的HCT116和HT-29细胞的凋亡能力(p<0.05)5、下调AURKA表达对电离辐射诱导条件下HCT116和HT-29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采用细胞周期检测试剂盒检测下调AURKA后对电离辐射诱导条件下HCT116和HT-29细胞周期的影响,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周期分布。实验结果显示HCT116-shR-A和HT-29-shR-A细胞较亲本细胞HCT116-sh Control和HT-29-sh Control在电离辐射诱导情况下增加细胞G2/M期阻滞。结果说明下调AURKA表达水平促进电离辐射诱导的HCT116和HT-29细胞阻滞于G2/M期,从而抑制细胞的有丝分裂。6、下调AURKA表达水平对凋亡通路的影响通过上述的实验结果,我们已经明确AURKA在电离辐射诱导的结肠癌细胞的生物学功能方面的重要作用。在此,我们将揭示AURKA影响电离辐射诱导的结肠癌细胞的分子机制。我们的研究结果发现,靶向敲除AURKA后结肠癌细胞对电离辐射诱导较单独电离辐射(4Gy)处理组或AURKA抑制组,cleaved PARP及Bim水平显著增加,结果提示靶向抑制AURKA能增强电离辐射诱导结肠癌细胞凋亡。7、下调AURKA表达水平对c-Myc信号传导通路的影响我们的实验结果表明,敲低AURKA蛋白表达水平,会降低c-Myc的蛋白表达,同时CDK1,Cyclin B1,Ac H4的蛋白水平也显著降低。AURKA和Myc可以形成AURKA-c-Myc反馈回路,抑制AURKA可降低c-Myc直接和间接介导靶基因的表达。c-Myc可以通过TIP60/MOF介导的Ac H4调控cyclin B1和CDK1依赖性的G2/M细胞周期。处于G2/M期的细胞对辐射敏感,是影响放射敏感性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AURKA可能通过靶向c-Myc作用于CDK1/cyclin B1信号通路进而参与G2/M细胞周期的调控。结论:1、AURKA表达水平与直肠癌患者的放射治疗敏感性和不良预后密切相关,高AURKA表达患者的放疗敏感性低且放射治疗的预后较差。AURKA表达水平可作为直肠癌患者放射治疗的独立预后因素。2、下调AURKA表达能显著增强结肠癌细胞的放射敏感性,抑制癌细胞的迁移与侵袭能力。3、下调AURKA蛋白表达协同放射增强Bim和cleaved PARP表达,增加电离辐射诱导的结直肠癌细胞凋亡能力。4、下调AURKA通过降低c-Myc表达,抑制CDK1/cyclin B1信号传导通路,阻滞细胞周期于G2/M期,从而增强结肠癌细胞HT-29及HCT116的放射敏感性。
其他文献
目的:环状RNA(circluar RNA,circRNA)是一种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发现的没有5’端帽子结构和3’端poly(A)尾巴并以共价键形成闭环结构的内源性RNA。近几年才刚刚兴起对环状RNA的研究,自从circRNA被发现以来,人们从最初对其结构和生物功能、作用机制的简单认识,进而将其与各种器官系统疾病联系起来进行了探索。现有研究表明circRNA与肿瘤、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糖尿病、神
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的最新定义是“由躯体感觉系统损害或疾病导致的疼痛”,该定义是2008年由国际疼痛研究协会(IASP)神经病理性疼痛特别兴趣小组(Neu PSIG)确立的。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持续时间长,疼痛程度重,常常引发食欲减退、睡眠质量下降、工作能力减低等症状,甚至还会导致抑郁、焦虑等情感障碍的发病率增加,目前临床上缺乏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法,因此对其发病机制
目的:2018年全球肿瘤统计分析结果,肺癌发病率及死亡率均居首位,虽然吸烟被认为是肺癌最主要和已确证的危险因素,但非吸烟患者数量逐年递增,因此除吸烟之外的致癌病因的探索是很有必要的。近年来,HPV与肺癌相关性逐渐的引起研究者重视起来。HPV16 E6/E7蛋白是主要的致癌基因。癌细胞利用Warburg效应消耗更多的葡萄糖,通过有氧糖酵解获得能量,活化的GLUT1是该过程中的主要葡萄糖转运蛋白。我们
目的: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善,全球2型糖尿病(T2DM)的患病率连年增加。T2DM病因复杂且疾病发生发展过程受多种机制调控及因素影响,目前尚未完全明确,因此,仍需探索多方面的预防以及治疗策略。T2DM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是持续存在的营养过剩,产生糖脂毒性诱发氧化应激从而损伤胰岛β细胞氧化还原信号。胰岛β细胞由于其自身抗氧化能力较弱,因而对氧化应激损伤较为敏感,易导致组织损伤,对胰岛素的产生、分泌以及
目的: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Autoimmune thyroiditis,AIT)是内分泌科常见疾病之一,其临床特征为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hyroid peroxidase antibody,TPOAb)阳性和(或)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hyroglobulin antibody,TgAb)阳性,部分患者可同时出现甲状腺功能不全。生育期妇女TPOAb和TgAb阳性率为10–20%,随着种族人群的不
研究目的:乳腺癌是当今世界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根据2018世界癌症数据报告,2018年有将近210万新确诊的女性乳腺癌病例,约占女性癌症病例的四分之一。乳腺癌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的肿瘤,主要诱发原因可能与家族遗传因素,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生育较晚或不育等有关。早在19世纪,就有学者提出乳腺癌为一种全身性疾病。乳腺癌在早期阶段便可以通过血液途径或淋巴途径转移到人体内其他的器官或组织。早期时代乳腺癌的临
前言:人脑胶质瘤(Glioma)是组织学分类中起源于神经上皮外胚层的一种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在原发性的脑内肿瘤中占比达50%以上,是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占居首位且无法完全治愈的颅内肿瘤类型,也是最难攻克的颅内肿瘤。总体而言,胶质瘤患者复发率高,五年生存率不足5%,预后极其不佳。脑胶质瘤没有真性包膜,常表现为似树根状钻入正常脑组织的弥漫性浸润生长,临床手术中常难以辨别肿瘤组织和周边正常脑组织的边
目的: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一种破坏性、进行性、致死性疾病,患者平均存活期为3-5年,但其致病机制仍未完全了解[1]。IPF的特点是反复的肺泡上皮细胞(AEC)损伤和修复,上皮间质转分化(EMT),成纤维细胞异常增殖与活化,细胞外基质沉积,最终导致肺实质的破坏[2],上皮细胞损伤和增生是促进IPF的关键事件。ESCRT系统(The endosomal sorting complex requi
目的:动脉粥样硬化如今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血管内皮受损是其始动因素。血管内皮细胞是是一层有活性的细胞,其完整性及生理特性对人体至关重要。除了动脉粥样硬化过程,血管内皮细胞还参与血管生成、血管收缩与舒张、凝血功能、炎症反应调控、内分泌功能、物质交换等重要的生理和病理过程。血管生成(Angiogenesis)指从毛细血管后微静脉出芽形成新的毛细血管网络,过程极其复杂,其中血管内皮细胞的激活、
目的:甲状腺癌是最常见的内分泌肿瘤之一。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是甲状腺癌最常见的病理亚型。近年来,PTC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大量直径小于1厘米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PTMC)被检出。一些学者认为近些年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增加是过度诊断的结果,因此临床医生需要发现更多的分子生物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