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癌患者心理困扰因素分析与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构建

来源 :湖州师范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xint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1.调查前列腺癌患者治疗时心理困扰现状,分析前列腺癌患者发生心理困扰的危险因素,并提出护理针对性的干预建议;2.建立基于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前列腺癌患者心理困扰预测模型,用于筛查容易发生发展为有临床意义的心理困扰的高危人群,为开展早期干预提供识别和预测工具。研究方法:在2020年1月—2021年1月,选取杭州某三甲医院泌尿外科符合纳排标准的252例前列腺癌患者,采用患者一般资料表和心理困扰温度计(DT)、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癌症应对方式问卷(CCMQ)、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进行问卷调查。收集并录入数据,运用SPSS 23.0软件,采用描述性、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Logistic回归和Spearman相关性分析分析探究等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分别建立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和神经网络模型用于比较两者的预测效能的优劣。研究结果:1.本研究发放问卷共273份,回收有效问卷252份,有效回收率为92.31%。前列腺癌患者DT得分为(3.35±1.63)分,心理困扰发生率为47.62%。Gleason评分等级、配偶健康状况、睡眠状况以及自评性格类型是前列腺癌患者心理困扰的主要相关因素(P<0.05),患者的心理困扰水平还与患者的自我效能感、癌症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具有相关性(P<0.05);2.构建的神经网络模型预测准确率为84.02%,AUC为0.890,主要性能指标优于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研究结论:1.前列腺癌患者中约有47.62%的患者存在心理困扰,Gleason评分等级、配偶健康状况、患者患病以来睡眠状况是否受到影响、患者自评性格类型是前列腺癌患者发生心理困扰的相关因素。2.前列腺癌患者的一般自我效能感、癌症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与心理困扰具有相关性。3.采用人工神经网络建模方法的前列腺癌患者心理困扰预测模型优于传统的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具有更好的预测效能。
其他文献
研究目的:探究多模态运动联合音乐引导成像干预对老年抑郁症患者抑郁情绪与认知的改善效果。研究方法:1干预方案的构建通过文献查阅结合临床实践,拟定多模态运动联合音乐引导想象干预方案初稿;通过两轮专家会议论证,对初稿进行修订和完善,确定干预方案。2干预方案的应用。本研究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1月在浙江省某三级甲等精神专科医院老年精神科住院的抑郁症患者120例。采用区组随机分组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对
研究目的:为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制定专科化的麻醉苏醒期前馈控制护理措施提供参考;探讨前馈控制护理措施对预防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麻醉苏醒期不良反应的应用效果。研究方法:(1)基于前馈控制管理理论,成立前馈控制小组,分析麻醉复苏室全麻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高危因素,并在查阅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结合临床护理经验,初步制定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麻醉苏醒期前馈控制的护理措施,最后经过相关专家咨询确定最终的前馈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强度吸气肌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吸气肌功能、肺功能、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干预效果;同时验证高强度吸气肌训练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干预效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方法:以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浙江省湖州市某三级医院康复科脑卒中偏瘫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A组)、中强度组(B组)、高强度组(C组),每组26人。三组患者均接受康复科常规治疗
研究目的:构建脑卒中后疲劳患者瑜伽休息术干预方案,评价该干预方案对脑卒中后疲劳、康复自我效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效果。研究方法:1.干预方案构建: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依托心理应激多因素系统理论,初步构建脑卒中后疲劳患者瑜伽休息术干预方案,咨询康复科及神经科领域专家,对干预方案进行修改后根据预试验结果进行完善,最终形成一套简单易行、安全经济的脑卒中后疲劳患者瑜伽休息术干预方案。2.干预方案实施:选取
研究目的:了解烧伤患者急性应激反应的现状及特征;探讨烧伤患者急性应激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明确烧伤患者社会支持、灾难化认知和应对方式对急性应激反应产生影响的作用路径,为缓解烧伤患者急性应激反应、改善烧伤患者的预后提供科学的依据。研究方法:通过便利抽样的方式连续纳入于2019年10月至2020年1月、2020年5月至2020年12月在浙江省某三甲综合医院及某烧伤专科医院烧伤科住院并符合纳入标准的210
研究目的:1、了解国内以患者家庭为中心的ICU探视模式的研究现况;2、明确ICU以患者家庭为中心的护理理念,核心和原则,并以此为框架,制订ICU的探视方案;3、汇集与以患者家庭为中心的ICU探视相关的证据,基于以患者家庭为中心的护理理念,构建相关的以患者家庭为中心的ICU探视方案,降低患者和家属的焦虑和抑郁,降低患者和家属ICU后综合征的发生率,满足患者和家属的需求,提高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研究方
研究目的:本研究借助三种压力性损伤评估量表在农村地区失能老人中的应用,并判断三种量表对压力性损伤的预测差异,确定适合该人群的筛检工具,为将来推广压力性损伤高危筛检服务提供相关信息和理论支撑,以期服务更多的患者。研究方法:本研究借助临床上常用的Braden量表、Norton量表及Waterlow量表,于2020年1月-2020年12月在温州某县级市三个镇的农村地区,通过村居委会途径整群抽样选取失能老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明确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60天内非计划性再入院的危险因素。研究方法:本研究回顾性收集2018.11.1-2019.10.31杭州某三甲综合医院1337例诊断为ACS并行PCI患者的临床资料。经纳入、排除和剔除标准筛选后,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循证的基础上,结合德尔菲专家函询法和层次分析法,全面考虑患者撤机前期和撤机期的护理过程,构建本土化的科学、实用、合理的有创机械通气护理质量指标体系,为国内医院有创机械通气护理管理的质量评价与监测提供参考,细化危重症护理的质量监测,利于临床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循证护理的方法,制定严格的检索策略,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阅读分析,采用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2016)
研究目的:通过对安宁共照模式下护士安宁疗护知识、态度、行为要素的调查,了解护士安宁疗护知识、态度、行为的现状,进一步分析影响因素,找出护士安宁疗护知识、态度、行为的薄弱环节及存在问题,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关建议,最终为医院护理管理者相关措施的制定,护士安宁疗护素质的提升提供参考依据,从而为生命末期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奠定基础。研究方法:第一部分编制《护士安宁疗护知识、态度、行为问卷》,进行两轮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