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寿县位于湖南省西北部,隶属常德市,该县方言属于西南官话。本文主要根据朱德熙《说“的”》(1961)一文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汉寿方言中相当于普通话“的”的语法成分,分析研究其功能、性质及相关的方言语法现象。论文分七个部分:第一章,介绍论文的选题意义、选题依据、研究动态综述、研究对象以及对文中所使用的符号做出的说明。第二章,介绍汉寿县的地理状况、语音系统以及汉寿话的研究现状。第三章和第四章是本文的主体。第三章考察汉寿方言中各类语法成分加上“的”之后的语法功能,把具有相同语法功能的“的”进行归类。第四章主要探讨汉寿话中“的”的类别,对照京话“的1、的2、的3”的语法功能,辨析汉寿话中相当于北京话的“的1、的2、的3”,并与北京话进行对比,分析它们之间的差异。汉寿话中,“的1”出现在拟声词和数量短语后面,读音是[ti];“的2”出现在状态形容词和“呵蛮、更而、蛮、好+形容词”构成的词组后面,读音有[ta]和[ti]两种;“的3”出现在名词、动词、代词、性质形容词,以及“最、呵+形容词”构成的词组后面,读音是[ti]。在语法功能上汉寿话中的“状态形容词+的2[ta]”后不能直接修饰名词,必须加上转指标记“的3[ti]”后才能修饰名词,而在北京话中,“状态形容词+的2”都能直接修饰名词,无需加转指标记。第五章,是对汉寿话中存在的“状态形容词+的2+的3+名词”格式进行拓展研究,描写这一语法格式在其他方言中的分布。第六章,在前面各章的基础上,本文作者对汉寿话中“的”的性质和语法功能相关问题提出以下论点并进行论证:1、笔者认为,“R+的2+N”是因为“的2”与“的3”同音合并的结果。2、汉寿话中状态词标记与动态助词虽然语音形式相同,但二者是两个不同的语素。3、“bA”式状态形容词是由移民的影响所形成的语法现象。第七章是结语,对文章进行总结,说明存在的不足和继续研究的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