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诗歌用事观念研究

来源 :四川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po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事是中国古典诗歌的常见艺术手法,也是区分诗人流派和时代风格的标准之一。诗人通过引述前代之“事”或“语”,与诗文所描述的内容产生语义类比,委婉地传达自己的心志。用事所产生的互文性效果,赋予中国古典诗歌以典雅、含蓄的独特艺术魅力。   用事在中国古典诗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古代诗学家对用事的定义、地位、规则和接受阐释等问题作了长期探讨,形成了丰富的理论资源。这些用事观念,既是中国古典诗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诸如“诗话”、“诗格”和“诗法”等中国特有的诗学著作的重要内容。研究诗人的用事及各类用事观念,是深入探讨中国古典诗学的玄关之一。   由于中国古典诗学独特的话语形式,历代诗学家论述用事的文字往往以只言片语的形式散见于各类诗学著作中,研究者需要手持金针对其剪裁缝合。迄今为止,虽有修辞学和文艺学两个领域的学者对用事进行了一定研究,但因囿于学界自新文化运动以来对“用事”的偏见和文艺学界对文学形式的长期轻视,有关中国古典诗歌用事观念还尚缺全面系统的研究。   本文在广泛收集历代相关论述的基础上,吸收当前学界的研究成果,既勾勒了中国古典诗歌用事观念的全景,又注重对细节问题的分析和探索,对于深入理解中国古典诗学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主要从以下七个方面来考察中国古典诗学中的用事和用事观念:   第一章,考察了古代诗学家关于用事的含义、使用方法和历史沿革等问题的基本看法。诗人在创作中引用前代故事或成辞的艺术手法,在古代诗学话语中有事类、用事、使事、隶事、用典等不同的称呼。古代诗学家对“用事”这一艺术手法的具体指称主要经历了“事类”——“用事”——“用典”的演变过程。本章厘清了这些概念的异同,并考察了它们之间的历史承继与沿革。从“用事”至“用典”的转化尤其反映了明代以后文坛的复古主义趋向。然而,当前的研究对此鲜有关注,人们常常用“用典”这一明代中叶才逐渐被人们广泛使用的术语来批评明代以前的文学和文论。这既不符合历史实际,更容易陷入研究的误区。   用事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就广义而言,包括引用古代的故事和成辞,与事类、用典相似。就狭义而言,则仅指使用故事,不包括引用成辞。古代诗人和诗学家往往都使用其狭义概念,这和中国古典诗歌的审美特征有密切的联系。此外,唐代诗学家还考察了“用事”和“比”的区别。他们所言的“比”包含“比喻”、“比类”和“代用”之义。用人名往往和用事有所交叉,部分诗学对此也作了区分。古代诗学家还总结了诗文用事的基本方法,本章以元代陈绎曾为中心对此进行了细致考察和分析。事实上,就中国古典诗歌创作而言,用事方法主要有四类:正用、反用、明用和暗用。古代诗学家还考察了诗文用事的起源,主要包括三代说和六朝说,多数人都认为大量用事当始于齐、梁之际的颜延之等人。   第二章,考察了用事在古代诗学家心目中的地位。“诗言志”说是中国古典诗学的开山纲领,诗歌的一切技巧都服务于它,诗学家也以此为标准来衡定用事的地位。他们的观点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少数古代诗学家认为诗歌用事有助于诗人抒情言志,故而赋予用事以较高的地位,如方回、胡应麟和冯复京等都曾对此进行论证。其中,胡应麟的论述最具代表性,他认为诗歌抒写的内容主要是情、景和事,用事可克服诗歌纯粹抒情写景所带来的重复与板滞。他还认为用事是律诗、排律和长篇古诗组织成篇的重要艺术手段。第二、从钟嵘开始,不少诗学家否定用事的合法地位,认为诗歌不用事也能创作脍炙人口的佳篇。他们认为诗歌的本质是“言志”或“吟咏情性”,诗人只需直抒胸臆即可,用事不仅会破坏诗歌的“自然”美,更会干扰诗歌“言志”功能的实现。第三、大部分古代诗学家则认为诗歌可以用事,但要使用得法。如果用事得法,可为诗歌带来独特的审美魅力;如使用不当,则往往会造成诗意晦涩难懂、缺乏真情实感。   第三章,总结了古代诗学家评价用事优劣的四大标准。第一、诗歌用事要做到“切”,即故事和今事之间须有足够的语义契合。第二、用事要“如盐著水”,即故事必须和诗歌语句、内容高度融合,达到用事无痕的境界。这是古代诗学家通过评论杜甫的诗歌而得出的结论,他们认为杜诗用事就具备这样的审美特征。第三、用事要“以俗为雅”,避免陈俗。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尽量不用熟事,即便使用熟事,也要采用新颖的表现手法;不能运用格调低下之事。第四、诗歌用事要做到“不为事使”。诗人必须灵活、熟练地使用故事,以自己的“本心”驱遣故事,切忌排列故事、趁韵、獭祭鱼和点鬼簿。有趣的是后三者都受到了禅宗思想的影响。   第四章,考察了古代诗学家对故事的规定。古代诗学家几乎都反对使用僻事和熟事,僻事会造成诗歌晦涩难懂,熟事则会造成诗歌陈俗老套。古代诗学家还寻找化熟为新的方法,如“反用事”就是韩愈等人最常用的艺术手法。古代诗学家规定了故事发生的时间,他们大都主张在诗歌中使用较为古老的故事,反对使用唐代以后的故事以及当代之事。虽然也有人喜好在诗歌中使用当代故事,但是这种现象在宋代以后的诗歌创作中逐渐减少。面对故事之时,诗人们和古代诗学家,往往都会尊重传统,尽量避免犯规。古代诗学家还规定了故事的文献出处,他们大多认为诗人应该使用正史和儒家经典中的故事,反对使用稗官野乘、释道典籍等“异端”中的故事,这反映了中国古典诗学用事观与传统文化的同构以及儒家思想对诗学的浸润。这些规定的合理性在于:一可避免用僻事,二可维护诗歌的儒家诗教传统。不过,人们有时也反对从“四书”中选取故事,因为“四书”为人们所熟知,其中的故事多“陈俗老套"。   第五章,不少古代诗学家看到了诗歌题材和体裁对用事具有较强的制约力。他们发现,特定的诗歌题材应采用相应的故事、适当的艺术手法。为此,本章主要考察了诗学家对咏物、赠答两类诗歌用事的相关规定。诗歌用事还受到体裁的约束,一般而言,律诗和长篇古诗多用事,尤以律诗最为普遍。用事和这些诗歌的句法、章法密切相关。其中,用事对于律诗的句法、章法最为重要,古代诗学家对此也探讨最多。   第六章,知识是沟通用事诗歌的作者和读者的桥梁,古代诗学家对此也有所意识。他们认为面对用事,作者和读者都肩负着一个基于同一出发点的任务:积累知识。作者要灵活用事,首先必须积累足够的诗歌素材,同时他还应做到约以用之。此外,优秀的诗人决不能通过阅读、背诵类书来积累素材。读者也必须具备足够的知识储备,方能识别和解读故事,成为合格的知识读者。读者还应注意阐释技巧,切忌两类过失:第一、未能识别诗人的用事;第二、牵强附会、过度阐释,将不是用事的文字看成了用事,从而为诗歌附加了诗人并不想表达的含义。   第七章,用事为中国古代诗学家提供了一个文学史的叙述视角。本章以杜甫、李商隐、苏轼和黄庭坚等四位最爱使用故事的诗人为例,分析了古代诗学家以用事为焦点的叙事话语,发现了一些语法结构。在他们看来,杜甫“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诗人用事的模范。杜诗用事的艺术技巧,如“如盐着水”等成为中国古典诗歌用事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诗学家对李商隐诗歌用事的评价毁誉参半,他们一方面承认李商隐善于用事,一方面指斥李诗具有用僻事和排列故事之失,后者是人们对李商隐诗歌的一个基本观念。苏轼博学多闻、用事文献来源颇为广泛,他的不少诗作用事巧妙,受到了人们高度赞扬。然而,苏轼诗歌中也不乏用事错讹之处,不少宋人就对其进行了辨正,而明人则又指出他有用事非宜之失,清人对此也有关注。古代诗学家对黄庭坚诗歌用事的评价具有戏剧性的变化。宋人多认为黄庭坚诗歌用事具有创新精神,并以《酴醿》、《猩猩毛笔》等诗为例证明用事只要得当,诗人可以在诗句中大量排列故事。然而从金元至明清,人们对黄庭坚诗歌用事则多有批评,甚至视黄庭坚为宋诗用事不成功的代表,此时人们《酴醿》等诗也不像宋人那样推重。   论文为了体例完整和统一,将部分内容置于附录部分,以对论文起补充作用。附录一,补充了明末胡应麟的用事观。他第一次系统论证了诗歌需要用事,其用事观也暗示了明代复古主义思潮的衰变。附录二,补充了方回的用事观。他针对永嘉四灵、叶适、严羽等人反对用事的观点,指出了异议,提倡律诗用事。作为南宋到元代之际的诗学家,方回的用事观具有重要的意义。附录三,补充了宋代词学家的用事观念。通过和诗学家的用事观念对比,可以看到虽然南宋时代的词学已开始理论自觉,但是其用事观念还是借自诗学家的论述。附录四,补充了清代词学家的用事观念,可以看出古代词学家对咏物题材用事的关注。   通过上述几个方面的考察,论文首次全面梳理了中国古典诗歌用事观念,构建了古代诗学用事观念的体系,凸显了它在中国古典诗歌和诗学中的重要地位和意义,揭示出中国古典诗歌用事的一些基本规律和重要传统,为欣赏理解用事诗歌的独特艺术魅力提供了理论支持。
其他文献
为有效解决引黄涵闸引水渠淤积问题,研制了自行式组合清淤船,成功解决了窄浅引黄渠道中无法进行水中清淤的难题,既可应用于静水清淤,也可应用于引水清淤,还可应用于冲沙防淤,
白内障是老年人常见的眼病,目前最大的问题在于很多人害怕手术,担心疼痛,总想依赖药物治疗。眼科专家表示,药物不可能让白内障消失,使患者视力恢复正常,要消除白内障最终还是得靠手术,而且手术不宜等到白内障“熟了”才做,否则等到晶状体越来越硬,不但会增加手术的难度还会增加并发症的风险。  50岁-60岁老年人6成以上有白内障  白内障对于老年人来说,就像脸上的皱纹一样,到了一定的年纪,就开始在眼里开始生长
蔡志松的工作室在京城东面一处叫香格里拉的地方。拐了几个错误的弯,误走了几条死胡同,人影憧憧,头昏眼花,似乎那座世外桃源是永远都找不到的秘境。终于辨明了方向,踏入大门
柳州市建筑设计科学研究院 广西柳州 545001  【摘 要】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以及在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首先介绍了结构设计中所遵循的四个原则,并做了简要的介绍,然后又从七个方面简要介绍了在结构设计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和技术要点,为本行业以后在这一方面的发展提供了一份可以参考的资料。  【关键词】结构设计; 原则; 高宽比; 结构缝  1引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的不断
近日,大S配发孕照微博“感谢大家的祝福!我们一家有三口了!”正式宣布“造人”成功。不少网友也很好奇,大S拒绝人工受孕且已经属于高龄产妇,之前一直不孕,这回又是如何成功的呢?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妇科王俊兰副主任中医师对此作了详细解读,认为大S怀孕至少具备了以下三要素。  ●第一要素:  身体不再偏瘦,雌激素水平增高  大S和老公汪小菲结婚两年多,一直想生宝宝,大S甚至为此暂停演艺事业,全力进行“造人
剖宫产的妈妈完全可以在产后半个小时内让宝宝吸吮乳房,不用过于担心手术中的麻药会影响奶水。剖宫产通常采用硬膜外麻醉,并且采取的都是局麻和强化的联合麻醉,所以药性不会影响到胸部,等到产妇清醒和肢体能够活动的时候,麻醉药也已经代谢和排泄完了。  剖宫产的新妈妈虽然开乳比顺产的妈妈会晚一些,但一般都不需要特别的催乳。护理人员会建议新妈妈尽早让宝宝吸吮乳汁,对于部分泌乳不畅的新妈妈可根据情况进行乳房护理,使
浙江省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摘 要】裂缝是现浇混凝土楼面最为常见的质量通病之一,对住宅建筑的使用寿命、使用功能、结构安全都将造成严重影响。楼面结构出现裂缝原因复杂,有材料、温度变化等原因,也有设计、施工、使用等方面的问题。现结合多年来大量施工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以施工为主、兼顾设计和材料等方面,阐述楼面裂缝的原因及综合防治措施。  【关键词】楼面;裂缝;防治  1、前言  现浇楼面具有整体性好
学位
开平市环境监测站 广东江门 529000  【摘 要】本文主要针对分光光度法测定工业废水中化学的需氧量展开了探讨,通过结合具体的试验实例,对所用及的仪器试剂作了说明,并对试验所得结果作了详细的阐述和系统的分析,以期能为有关方面的需要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分光光度法;测定;工业废水;需氧量  所谓的分光光度法,是通过测定被测物质在特定波长处或一定波长范围内光的吸光度或发光强度,对该物质进行定性
接受美学认为:作品的意义是在读者的阅读中逐步得到实现的,作品的价值体现在所有读者欣赏、评论的总和中。汉代拟骚作品对屈骚的接受包括对屈骚丰富蕴含的逐步解读、文体层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