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聚β-氨基酯和HPV16靶向CRISPR/shRNA的纳米粒子作为HPV16相关的宫颈恶性肿瘤的潜在药物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验目的:检测宫颈癌组织DNA中HPV整合情况、HPV和HMGA2拷贝数的变化,以及HMGA2蛋白表达分别在未病变宫颈、CIN和宫颈癌三种不同的组织中的水平,预测出HMGA2基因与宫颈恶变之间可能的关系,并探索HMGA2在宫颈癌变过程中可能起到的作用机制。实验方法:1.收集新鲜的宫颈癌的样本,提取DNA样本,并通过DIPS-PCR的方法检测出宫颈癌样本中的HPV整合情况以及整合位点。2.FISH探针技术检查HMGA2和HPV在不同宫颈病变阶段的宫颈组织中的拷贝数及HPV整合在HMGA2基因位置的差异;免疫组织化学方法(IHC)检测HMGA2蛋白在无病变宫颈、CIN和宫颈癌三种组织样本中的表达量;3.利用RT-PCR、Western技术、细胞流式检测凋亡、克隆形成等实验方法,检测过表达/沉默HMGA2基因后对于HPV16阳性的S12、Si Ha和Ca Ski三种细胞系生长的影响,Bcl-2基因和Caspase3基因在RNA水平和蛋白水平表达的改变,探索HMGA2与宫颈癌变可能的关系及可能的机制通路。实验结果:1.在24个新鲜宫颈癌组织DNA样本中共检测到25个HR-HPV整合位点;HMGA2是唯一一个出现了多次的整合位点。2.FISH技术发现HPV的拷贝数在宫颈癌组织中明显高于CIN组织,HMGA2的基因拷贝数在CIN和宫颈癌样本中没有明显变化和相关性。在同一个宫颈癌组织样本中,既可以看到HPV的DNA荧光信号,又可以看到HMGA2的荧光信号,并且两者的信号融合,证明HPV是整合在HMGA2基因上的;HMGA2基因在宫颈癌组织中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其在CIN组织中的蛋白表达水平。3.在S12、Si Ha和Ca Ski三个细胞系上,沉默HMGA2之后,HMGA2的RNA表达明显下调了,同时蛋白水平的表达量也受到抑制,导致了宫颈癌细胞的增殖速度减慢,细胞的凋亡加快;与增殖相关的基因Bcl-2的表达在HMGA2下调以后,其在RNA水平和蛋白水平都降低了,同时凋亡相关的基因Caspase 3的表达都升高了。而过表达HMGA2后,则出现了相反的结果。讨论HMGA2基因的过表达与宫颈病变从CIN向宫颈癌的转变过程中有一定的联系;HMGA2可以作为预测宫颈疾病恶性进展的一个生物学的标记物。目的:宫颈癌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持续的HR-HPV感染。HPV致癌基因E7在HPV癌发生中起重要作用。目前,HPV疫苗不能为已经患有宫颈疾病的女性提供有效的治疗,并且定期宫颈癌筛查在缺乏医疗资源的国家和地区实施起来比较困难。我们的目标是开发基于聚(β-氨基酯)(PBAE)和HPV16 E7靶向的CRISPR/sh RNA的纳米颗粒,以切割或者沉默HPV16 E7作为治疗HPV感染及其相关宫颈恶性肿瘤的一种治疗形式。方法:我们使用PBAE和质粒制造了纳米颗粒并对其表征进行了鉴定;在宫颈癌细胞系(Si Ha,He La,Ca Ski,S12)和其他细胞系(HEK293)中,小鼠宫颈组织中研究纳米颗粒的毒性和细胞摄取能力。随后,将用PBAE和HPV16E7-靶向CRISPR和sh RNA质粒产生的纳米粒子转染宫颈癌细胞系、组织、异种移植物和HPV16转基因小鼠以评估它们抑制HPV16E7表达和HPV16相关的宫颈恶性肿瘤的能力。结果:我们的纳米药物在细胞和小鼠器官中显示低毒性。通过减少HPV16 E7的表达,纳米粒子可以抑制裸鼠宫颈癌细胞和异种移植瘤的生长,并逆转HPV16转基因小鼠的恶性宫颈上皮表型。结论:由PBAE和靶向HPV16E7质粒组成的纳米颗粒可被开发为用于治疗HPV感染及其相关的宫颈恶性肿瘤的药物。
其他文献
第一部分IFN-γ对肝癌细胞系表达galectin-9和EZH2的作用目的研究在IFN-γ刺激下肝癌细胞系中galectin-9和EZH2表达情况方法使用重组人IFN-γ刺激Hep G2和Hep3B肝癌细胞系,模拟类似乙型病毒性肝炎相关肝癌中的高IFN-γ免疫微环境。在不同浓度IFN-γ刺激下和不同刺激时间下,使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和q PCR分别检测Hep G2和Hep3B细
目的:研究IDH1在肝内胆管细胞癌中的突变频率,突变类型,预后意义,分析IDH1突变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联系。方法:我们收集了从2009年到2014年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肝脏外科行肝内胆管细胞癌手术的85例标本。通过测序检测IDH1的突变状态,对患者术后生存状况进行随访,收集并分析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化检测肿瘤样本中ki-67的表达水平。结果:通过测序我们发现在肝内胆管细胞癌
桃蚜(Myzus persicae)是一种世界性重要害虫,化学药剂一直是主要防治措施,但由于杀虫剂长期大量使用,桃蚜已成为抗药性最严重的害虫之一。解析桃蚜对常规以及新型杀虫剂的解毒代谢机理有助于更好的害虫抗药性治理和综合防治。昆虫对杀虫剂的解毒代谢机制主要有解毒酶活性上调和转运代谢能力增强,不过最近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共生菌也可以参与调节昆虫对杀虫剂的解毒代谢,但是在桃蚜中共生菌与宿主对杀虫剂解毒代
汞(Hg)是一种全球性污染物,进入到土壤中的Hg可能被特定的厌氧微生物转化为强神经毒性甲基汞(MeHg),而土壤环境条件的改变可能会影响这些功能微生物的多样性与活性。土壤水分条件的改变会影响土壤的氧气状况和氧化还原过程,改变微生物群落组成,进而可能会影响MeHg的生成。旱地土壤是一种典型的好氧环境,不利于厌氧微生物的生存,但是农业水分管理或自然降雨等因素会改变旱地土壤的瞬时水分条件,其是否会影响M
光波诱控技术作为一项物理防治措施,在农业生产上被广泛应用于害虫防治与发生动态监测。昆虫具有明显的波长偏好性及上灯节律性,通过对敏感波长和节律的研究,可以提高杀虫灯对昆虫的诱捕效果。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广泛分布于全世界多个地区,对其防治过度依赖于化学药剂,使小菜蛾几乎对所有农药产生了抗性。灯光诱杀在小菜蛾的防治中具有重要潜力,但目前常用的杀虫灯在防治效果上需要进一步提高。因此
无论是在土壤系统中,还是在植物系统中,养分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互作用,养分间的相互作用是影响作物产量和品质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前期研究表明,氮和锌在水稻中存在协同增效效应,但是两者相互作用的生理生化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以常规粳稻品种日本晴和籼型杂交稻品种广两优为研究对象,在氮锌交互处理下分析水稻植株的生长、氮和锌的吸收转运和分配、氮同化关键酶的活性和氮锌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解析氮锌互作对水稻养分
小麦是我国第二大粮食作物,土壤镉污染不仅会影响小麦籽粒镉含量,还会影响小麦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探明小麦响应镉胁迫生理及分子机制,可为控制小麦籽粒中镉含量、提高小麦产量及品质提供理论参考。本课题以小麦品种济南17为试验材料,通过转录组学和代谢组学数据整合分析的方法,揭示冬小麦镉胁迫响应的关键代谢通路并进行验证,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利用转录组学方法研究了镉胁迫对小麦根系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
常春藤素是一种从紫草、白头翁、铁线莲等多种草本植物中提取的单枝三萜皂苷类天然活性成分,其因抗炎、抗痉挛、抗氧化、抗利什曼原虫病等多重药理功效备受医者关注。研究发现,常春藤素具有显著的抗肿瘤生物活性,有望成为潜在治疗恶性肿瘤的药物。迄今为止,多项研究表明,常春藤素可通过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转移及侵袭,诱导肿瘤细胞自噬等作用在乳腺癌、肺癌、肝癌和胰腺癌等多种恶性肿瘤中均表现出其有抗肿瘤
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是典型的死体营养型致病真菌,寄主广泛,引起作物菌核病,危害严重。真菌病毒在植物病原真菌中普遍存在,部分真菌病毒与寄主低毒特性紧密相关。利用低毒相关真菌病毒与植物病原真菌互作体系,可以探究寄主真菌的抗病毒防御以及病毒的反防御机制,解析真菌病毒介导的植物病原真菌致病机制,增强对真菌病毒的生物学特性认知,为低毒相关病毒防控应用提供理论支撑。前期发
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是一种重要的植物病原真菌,可以引起多种植物的灰霉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灰葡萄孢的菌核是由其菌丝彼此缠绕在一起形成的一种致密的休眠结构,该结构可以抵御各种不良的环境。作为一种重要的初侵染源,菌核在灰霉病的侵染循环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鞘脂是真核生物细胞中各种膜结构的组成部分,在生物体内行使着十分重要的功能,鞘脂合成途径中的许多中间产物也是生物细胞间的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