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行小学语文教科书城市偏向研究——以人教版教科书为对象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zhe16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是学生教育的奠基阶段,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会产生重要影响。语文是小学的一门基础性学科,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在学校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而语文教科书所承载的价值观会对学生的认识、价值观产生重要影响。本研究通过对新课改后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小学语文1-12册教科书进行内容分析发现,现行小学语文教科书在选用素材、课文内容、课文插图、课后练习方面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城市偏向,这种偏向不一定表现在描述城市或乡村内容的绝对数量上,而是表现在一种城市生活的价值取向上。  教科书出现城市偏向的原因有:一是主流阶层的文化霸权,教科书的城市偏向是国家认为城市文化优于乡村文明的价值判断,是主流阶层、支配阶层的主动选择。二是教科书编写者的城市身份。三是课程政策体现出的一定的城市强势。四是教育制度上的“城市优先”倾向。五是新课程设计理念的西方化。  教科书城市偏向的消极影响:一是不利于教育公平的实现,形成城乡学生间的“剪刀差”;加剧教育选拔功能,改变基础教育的初衷。二是不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三是不利于乡村现代化的建设。  教科书城市偏向从某种意义上说有其不可避免的必然性,必要性。毕竟,城市化是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发展方向之一,教育也理应在某种程度上保有对现实社会的先在超越。但一味追求城市化,无视城乡差异,在教育模式和政策导向上不分实际的大一统,这是有失公平的。因此为了最大程度实现教育公平,顾及乡村学生的利益诉求,应从以下方面有所改善:一是课程政策的制定应坚持教育公平原则。二是教科书编写应重视尊重乡村文化的价值,在“一纲多本”体制下编写城乡兼顾的教科书,教科书编写人员应重视挖掘利用乡村文化资本。三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缩小城乡差距。
其他文献
期刊
The addition of Cu nanoparticles into the solder pastes by mechanical mixing method creates a positive effect on the microstructure refinement of the LED solder
期刊
随着教育领域中“互联网+教育”改革的开展,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的专业发展根据教育改革的大背景做出相应的改变。而小学教育阶段在教育领域中的基
A big yield drop has been observed during the automatic inspection(AOI) after the saw stage. A step by step AOI inspection check and defect review is made to se
期刊
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推进,教师领域观念也推陈出新,课程的改革不仅转变了教师的教学观念,还改变了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把握,给教师带来了十分深刻的影响。教师要把握课堂本质,构
作品拍摄自石灰石采矿场,这些标准作业程序化模式开采的过程中,以“削顶”的痕迹最为特殊,呈现出绿色森林经过机械“大量”与“整齐”的开采后,却以一种反向的思维来向人类致敬。  作品拍摄时以仿宋代巨碑式山水画的古典美学形式再现,让经过人类再造后的山水重新诠释一种新型态的山水,这不但是人类喜爱的美景,也是曾因梦想而追逐的“山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