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韧带疲劳测试装置的研发及疲劳损伤机理的研究

来源 :东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jmax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报道,全世界每年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损伤病例超过200万,临床上使用韧带移植物进行重建治疗,主要包括自体移植物、同种异体移植物和人工韧带3类。其中人工韧带具有材料来源广泛、不损伤自体组织、术后恢复较快等一系列优点,是目前韧带移植物的重点研究方向。人工韧带的力学性能测试是用于评估其在体内长期服役性能最重要的试验方法之一。早期对于人工韧带的力学性能测试主要采用单轴拉伸和循环加载拉伸等方法,通过将拉伸测试结果与自体韧带的断裂强力、强度和刚度等指标进行对比,以评估人工韧带的耐疲劳性能。但有学者分析移植失效的人工韧带发现,大多数移植物的失效是由于膝关节的过度拉伸扭转所导致,因此有必要研究人工韧带在多自由度力学测试条件下的服役性能。目前国内外已有少量测试装置研究,但试验参数与临床匹配度较差,且没有装备力学传感器等设备,只能从表观形态的角度定性分析人工韧带疲劳损伤情况,无法实时监测人工韧带在多自由度力学测试条件下的受力情况以从理论角度分析疲劳损伤机理。针对人工韧带在体内出现拉伸扭转移植失效问题以及相关标准,研制了一种人工韧带拉伸扭转疲劳测试装置,其中:拉伸疲劳测试由多功能生物医用纺织品强力仪以定负荷拉伸测试的方法实现;扭转疲劳测试则通过设计曲柄滑块机构将调速电机的稳定回转运动转换为下夹持机构的稳定扭转运动实现。对两种编织结构人工韧带试样AL24-0和AL24-4进行拉伸扭转疲劳测试。结果表明:在经历拉伸扭转疲劳加载后人工韧带试样的表观形态发生变化,施加扭转剪切载荷后试样出现的纤维脱散可能会引发术后并发症,拉伸断裂和弹性回复性能亦有一定程度的损失。其次,根据人自体前交叉韧带在膝关节内实际受力情况以及人工韧带在手术中固定方式的研究,同时参考人工韧带拉伸扭转疲劳测试装置的各自由度动程实现方法,研制了一种人工韧带三自由度疲劳测试装置。该装置运动部件由拉伸运动模块、扭转运动模块和屈曲运动模块组成,此外还配有可实时监测人工韧带受力情况的力学监测模块以及模拟膝关节腔内生理环境的液体回流系统等组件。基于临床数据以及文献查阅,确定了拉伸位移为5 mm、扭转角度为15°,屈曲角度为60°的测试参数,以模拟正常步态过程中人工韧带在膝关节腔内的受力环境。对两种编织结构人工韧带试样AL24-0和AL24-6进行三自由度加载疲劳测试,建立了试样耐疲劳性能多尺度(宏观、细观及微观)评价体系并且对试样的疲劳损伤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宏观尺度上,人工韧带试样的纤维或纱线断裂会使其力学支撑性能和疲劳耐久性能下降,试样AL24-6的表观形态损伤更为严重,纤维和纱线之间的摩擦损伤是两种试样的主要疲劳损伤形式;细观尺度上,人工韧带试样AL24-0和AL24-6在各个疲劳时间点的断裂强力和刚度均高于人体前交叉韧带,人工韧带的三自由度疲劳循环加载可近似看作是粘弹性聚合物的应力松弛过程;微观尺度上,在疲劳测试过程中人工韧带试样的大分子链会受到拉、压、扭、弯等一系列多个方向载荷的共同破坏作用,使得整体大分子结构被破坏,从结晶区中被不断抽拔出来导致非晶区面积扩大,最终导致结晶度下降。最后,为了探究人工韧带三自由度加载和结构之间的构效关系,建立了两种人工韧带试样的三维模型,并进行三自由度加载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施加外部载荷时,规则编织试样的应力在编织纱线上分布较为均匀,而三向编织试样应力主要集中于轴纱,编织纱线承担应力较小。三向编织试样在三自由度加载过程中需要抵抗更多纱线之间的摩擦作用。单次加载有限元分析可为人工韧带试样的疲劳寿命计算打下基础。综上所述,本研究研制了两种人工韧带疲劳测试装置,并且构建了人工韧带耐疲劳性能多尺度评价体系,探究了疲劳损伤机理。同时从有限元数值模拟的角度对人工韧带试样进行了应力分布和摩擦作用分析,以期为人工韧带产品的设计、研发及临床医生对于产品的选择提供定性以及定量化的理论指导依据。
其他文献
响应波段在1~5.5μm的锑化铟(InSb)红外焦平面探测器具有灵敏度高(相对于铂硅Pt Si)、工艺成熟度高(相对于碲镉汞MCT)等优点,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红外制导、凝视成像、航天和天文探测等领域。小像元焦平面探测器一直是国内外的研究热点。为了提高系统空间分辨率等性能,焦平面探测器一直向大规模发展,但这同时也带来了系统功耗及成本增加等问题。为了降低系统功耗及成本,焦平面探测器一直向小尺寸发展。随
学位
2020年的春节,是个不平凡的春节!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让本该热闹的春节变得静悄悄,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打响了!我每天都关注着疫情。疫情一天比一天严重,感染人数与日俱增,武汉告急,湖北告急!全国各地一批批的医护人员义无反顾地奔赴抗击疫情第一线,驰援武汉。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讲师叶强在《中国教育报》发表的《推进家庭教育纳入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认为,家庭教育促进法在强调家长的主体责任的同时,也要求政府为家庭教育提供指导、支持和服务。在实现共同富裕的大背景下,加强家庭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建设是推动家庭教育促进法有效实施的着力点。基本公共服务不同于一般公共服务的地方在于:根据中央有关文件的精神,基本公共服务具有基础性和全局性的特征,目标是实现均等化。
期刊
家庭教育是教育的起点,对儿童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也在社会文明和国家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基石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已于今年1月1日起实施,意味着家庭教育正式纳入国家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和法治化管理轨道,国家对家庭教育的内容、实施办法、保障措施予以清晰的规定,意在扭转社会对家庭教育的偏见和误解,提高家庭教育的法治性和科学性。而实施亲职教育则可以助力家庭教育促进法从蓝图规划真正
期刊
水下环境极其复杂,特别是在黑暗和深海中,鱼类因此进化出了一套完美的侧线感知系统来感知多种水下刺激包括微小的水运动、水流、压力、声波以及一定程度上的温度变化。鱼侧线主要由浅表神经杆和管状神经杆组成。浅表神经杆表面有小孔,水流刺激会通过小孔传达到管状神经杆中的毛细胞(机械受体),产生兴奋。目前,人造侧线传感器可以探测水压、水流速度、水流方向等,但它们缺乏可拉伸性且制备相当复杂,很大程度限制了它们的应用
织物的吸湿导湿性能是影响人体穿着热湿舒适性的重要因素,对织物吸湿导湿特性的准确认知与表征有助于改善织物的热湿舒适性。本课题通过实验测试和数值模拟分析技术研究非均匀结构织物的导湿特性,为织物导湿性能的数值模拟分析研究以及导湿织物的开发提供参考。研究内容:(1)构建二维毛细管芯吸模型,借助Fluent流体仿真软件模拟棉、麻和天丝三种纤维素纤维织物在正己烷液体中的芯吸行为,探究液体在芯吸过程中的运动特性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世界蔓延,各国都面临着阻止扩散、拯救生命、减少损失的共同目标。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有两种不同观念,即"文明冲突论"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西方某些国家由于坚持"文明冲突论"的立场,片面地将疫情"政治化",严重阻碍了全球抗疫的国际合作。必须摒弃"文明冲突论",看到不同人类文明之间交流互鉴、相互适应、包容发展的主流因素,选择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推动各国之间平等对话与密切协作,取得全球抗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