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在体外分离和纯化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研究其培养方法及生物学特性,为进一步实验研究奠定基础。用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SV-1)感染小鼠,观察被HSV-1感染小鼠的行为学改变情况及其各器官携带病毒情况,研究宿主被HSV-1感染后,其骨髓是否为HSV-1潜伏器官之一,且HSV-1是否随BMSCs的分化持续存在。用携带HSV-1的BMSCs进行干细胞移植术,探讨术者骨髓内是否持续携带HSV-1,为骨髓和干细胞移植以及相关的临床应用提出了警示。方法:用贴壁筛选法和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比两种方法制备的细胞的生长率和贴壁率,通过其多向分化功能的细胞特性进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鉴定;尾静脉注射HSV-1感染小鼠,分别于病毒接种后5、15、30d处死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并取其股骨分离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PCR法检测骨髓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HSV-1特异条带。制备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单纯疱疹病毒Ⅰ型潜伏感染模型和大鼠股骨骨折模型,通过简易的骨髓移植术,用模型细胞对骨折大鼠进行干细胞移植,分别于术后第2、4、6d处死实验组和对照组大鼠,PCR法检测HSV-1特异条带。结果:贴壁筛选法制备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能力和细胞活性明显比密度梯度离心法制备的高,细胞形态和多向分化功能等特性没有区别。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诱导碱性磷酸酶和钙结节染色均呈阳性,培养出形态典型的树突状细胞。尾静脉注射HSV-1感染小鼠后,各实验组骨髓及其对应的BMSCs的第1、2代均检测到HSV-1的特异DNA片段。简易的骨髓移植术试验中,形成HSV-1潜伏感染的BMSCs模型及各实验组大鼠骨髓中均检测到HSV-1的特异DNA片段。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制备方法中,贴壁筛选法是最经济实用的方法,密度梯度法在原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纯度要求较高的实验室也是常用方法之一。本实验证实:骨髓是HSV-1形成潜伏感染的靶器官之一,且HSV-1能随细胞增殖而持续携带;用携带HSV-1的BMSCs进行干细胞移植术,HSV-1可随细胞增殖而持续存在,有重新激活引起术后严重病毒感染的危险。目前骨髓移植以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临床上的应用存在着一定的潜在危险因素,器官移植供体的捐献者可能携带HSV-1,特别对骨髓移植以及相关的临床应用提出了警示,进行移植前患者和供者须排除HSV-1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