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游憩流的空间结构及行为机制研究——基于武汉市的实证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la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既是主要的旅游客源地,更是重要的旅游目的地。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综合环境的改善,人们闲暇时间和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以及追求高质量生活的观念形成,城市休闲功能日益重要,相关研究也日益成为学术热点。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大量有关城市游憩流的空间研究资料综述,系统总结了城市游憩流的行为空间和意象空间相关理论;通过探讨城市游憩者意象空间与行为空间的互动关系,提出以游憩者意象空间研究为切入点的游憩流集聚与扩散驱动机制模型,形成城市游憩流空间研究的框架。论文以武汉市民游憩行为的案例研究为基础,详细分析了城市居民在宏观尺度和微观尺度上的“游憩行为的空间属性和认知意象的空间属性及其结构特征”,论文运用GIS技术和SPSS统计软件等定量分析手段,结合案例区,综合分析城市游憩流的集聚与扩散特征,及其主观和客观影响因素。   在研究方法上,鉴于当代地理学定性与定量研究日益紧密结合的趋势,借助于GIS空间分析技术和SPSS大型统计软件,综合分析城市游憩流的驱动机制及其主观和客观影响因素。   全文写作结构主要包括九个章节:   第一、第二章内容是研究思路框架和方法介绍、国内外研究前沿方向和研究理论基础。第三章尝试建立城市游憩流的空间分配模型及驱动机制概念模型。第四章至第七章,分别研究了武汉市宏观尺度游憩流行为空间和意象空间,以及微观尺度游憩流行为空间和意象空间结构特征。第八章对比分析了城市游憩流的空间集散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第九章总结本文的研究成果。   论文首先对研究的概念和内容进行了划分和界定工作:(1)提出根据城市游憩流的空间要素组成差异,即节点、路径、流向和流量来划分城市游憩流,更为有效地描述了多种尺度上的城市居民游憩活动的空间行为属性;(2)设计了游憩空间“意象指数”、“行为指数”、“游憩指数”,用以描述城市游憩流的空间属性和行为属性;(3)总结出城市游憩流的运动模式;(4)尝试构建城市游憩流的集散驱动机制模型。   论文以武汉市为例,对城市游憩流的行为空间和意象空间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进行了研究。   在宏观尺度上,通过GIS技术,计算出武汉市游憩空间的“地理中心”、“集聚中心”,并划出武汉三镇的“半小时游憩圈”。认为武汉三镇“半小时游憩圈”的交叉部分,是公共游憩的最佳区域。它们连同武汉市汉口、汉阳和武昌三大江滩,组成了武汉市的公共游憩核心区域。“游憩圈”的划分有效地描述了城市游憩流的行为空间特征。   同时,通过抽样调查和对游憩空间意象中心的统计分析界定、意象空间类别的划分,有效地总结了城市游憩意象的空间结构属性。研究结果表明,城市休闲空间意象可以成为多中心格局,主要在于城市空间结构和休闲目的地的吸引力的关系。例如,武汉三镇休闲意象空间感知差异较大,存在汉口江滩和武昌东湖两个意象中心。休闲者感知意象空间在汉口表现为块状。可意象空间集中分布于沿江大道与中山大道之间的区域,数量众多,以自然休闲空间和商业娱乐休闲空间为主,休闲空间的可意象程度均较高。休闲者感知意象空间在武昌表现为带状,沿武珞路——珞喻路一线对应分布。该区自然、人文与商业休闲空间比例适当,品味较高。休闲者感知意象空间在汉阳表现为点状。人们感知程度较高的为归元寺和古琴台等人文休闲空间,品味较高但数量稀少,并且自然与商业休闲空间比例较小。根据游憩空间的“行为指数”和“意象指数”,将武汉市35处休闲空间划分为三类,分析了各自的优势与不足,并分别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措施。   在微观尺度上,通过抽样统计发现了微观尺度游憩流的空间行为若干特征,如游憩者到访率较高的游憩空间分别是实用休闲空间、文化休闲空间、特色休闲空间和入口区休闲空间。游憩者在户外公共游憩空间中活动的最佳距离为1000米。而微观尺度意象知觉属性体现为:总体感知特征表现为地标建筑、特色休闲空间、交通地理结构感知率较高。但是游憩空间的“被感知度”与游憩者的“到访率”并不一定呈正相关关系,有时可能还会存在一定的冲突。针对其影响因素的分析显示游憩空间内部“活动性”和“审美性”的建设尤其重要,并据此提出重点加强武昌江滩和汉阳江滩适合大众活动的休闲场所建设中“活动性”和“审美性”功能提升的原则。   在游憩流集散的对比研究中,文章以汉口江滩和武汉东湖为例进行对比,详细分析了游憩者出行距离的总体特征、对比特征、游憩流集散的总体特征、及其各自的影响因素。研究认为对游憩者出行距离影响最大的是年龄因素。个人收入对出游距离的影响不大,但对游憩类别(直游型或非直游型)的影响显著。从游憩者居住地的统计资料看来,目前汉口江滩的游憩者空间分布比例更为均衡,显示出其在武汉市民户外游憩中地位较东湖更为重要。   SPSS相关因子分析、回归分析、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影响游憩者对游憩空间评价的主要因素包括休闲场所的休闲因子、服务因子、资源属性、集聚性、可达性等五个方面的因素。汉口江滩和东湖游憩流集聚与扩散的最主要影响因素为景区集聚性。   论文在以下方面进行研究,并尝试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有所创新:   (1)本文将城市意象理论引入城市游憩流的研究中,并具体到城市内部微观尺度上的游憩社区(城市滨水区)范围。研究表明,游憩者游憩行为与空间环境感知的关系密切。游憩环境感知决定游憩行为,游憩行为修正空间环境感知。只有综合考虑游憩者的感知空间和行为空间特征,才能更好地进行宏观尺度的游憩空间布局,以及微观尺度的游憩空间内部设计。   (2)本文设计了游憩空间“意象指数”、游憩空间“行为指数”和游憩空间“游憩指数”,用于城市游憩流的集散模式研究中,为认识和预测城市游憩流的集散过程提供了新的方法,研究表明三个指数具有明显指示效应。研究结果显示,城市地理空间格局对游憩流的集散有重要影响,而休闲因子、服务因子、资源属性、集聚性、可达性等五个方面的因素是影响游憩流集散的重要因子。   (3)在研究方法上,借助于Arcgis空间分析技术,实现对微观尺度游憩者出行模拟(最短公交路径)和游憩者个体对游憩空间感知的模拟,运用GIS技术实现了微观行为的宏观空间模拟,为城市游憩流的空间研究提供了新的技术路线。  
其他文献
全球环境变化下,植物种群内常发现基因型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不同植物种之间表现出专性响应;同一功能群植物有相似的响应模式。植物特征可以在机理上解释植物多样性表现。采用“层
以苏俄苹果(Malus sylvestris cv.R12740-7A)组培苗为试材,构建了以真核表达载体pGADT7为基础的苹果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通过异硫氰酸胍法提取总RNA,Oligotex-dT30mRNA Puri
太湖是我国著名的五大淡水湖之一,其周围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当地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尤其是人类活动给太湖造成的严重水质污染,影响了整个流域的可持续发展。
近期,媒体传出了互联网金融行业整改延期的消息,原定于今年3月份完成的专项整治工作,将延期至2018年6月,届时,未完成整改的平台或将被直接取缔。整改延期的迹象早已有之。《
钢琴中的慢板乐章,是个比较特殊的结构部分,涉及到对于奏鸣曲整个风格的表现对比,在不同时期还具有差异性的内涵.在海顿、莫扎特等古典主义大师作品中,更因为其不同的时代精
本文选取了黄河三角洲(山东省东营市辖界)作为研究区域,利用遥感手段对该区域的地表温度和土壤水分状况与LUCC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研究。侧重于分析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对地
将Web服务引入空间信息领域后,利用先进的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该领域内的数据共享和服务共享带来了新的机遇。OGC为空间信息Web服务制定了抽象规范和实现规范,然而,网络技术中Web
青藏高原以高寒草甸、草原、荒漠及森林四大生态系统为特征,生态环境脆弱多变。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的加剧、不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及城市扩张等,青藏高原土地利用/覆被状况发生了
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增加所造成的全球性气候变化已经被不断增多的观测资料所证实。目前,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最主要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之一,科学评价气候变化对水资源
江西省“五河”流域属于复杂地形区域,土地覆被种类丰富。流域内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不仅对江西省,而且对长江中下游地区,乃至全国的生态与环境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