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性条件下微波改性活性碳纤维的制备及其对Pb(Ⅱ)的吸附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pt2681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采用微波辐照法对酸性条件下的活性碳纤维进行改性,并深入研究其改性工艺条件、吸附影响因素、吸附热动力学及其机理,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1)探讨活性炭纤维的改性工艺条件对Pb(Ⅱ)的吸附性能的影响,并确定最优改性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在混酸比例为VHNO3:VH2SO4=1:3,微波功率=400W,微波时间=5min,微波温度=75℃的工艺条件下改性效果最佳,在最佳改性工艺条件下制备所得吸附剂简称M-ACF,其与ACF相比,在相同条件下对Pb(Ⅱ)的吸附量和去除率明显升高。同时采用SEM、XRD、FTIR、EDAX、等电点、Boehm等方法对ACF、M-ACF两种吸附材料进行了表征,其中等电点、Boehm、FTIR、EDAX表征结果显示:活性碳纤维在酸性条件下经微波辐照改性后,表面带负电的羧基、酯基以及醇羟基等酸性含氧官能团明显增多,有利于对Pb(Ⅱ)的吸附;通过比表面积结果分析可知,在混酸的强氧化和微波辐照作用造成活性碳纤维微孔孔壁的坍塌,导致M-ACF的比表面积明显小于ACF;SEM结果表明,活性碳纤维在酸性条件下经微波改性后,发生了纤维长度被短切、表面粗糙化的形貌变化;XRD结果显示,两种纤维结晶度较差,经改性后,其石墨化块状结构未发生改变。(2)考察了溶液pH值、吸附时间、吸附剂投加量、Pb(Ⅱ)的初始浓度、共存离子等吸附条件对改性前后的活性碳纤维吸附Pb(Ⅱ)性能的影响。溶液pH值对两种纤维吸附Pb(Ⅱ)效果影响较大,当pH=6时,两种纤维对Pb(Ⅱ)的吸附效果均最佳。综合考虑成本和吸附效果,吸附剂的最佳投加量为0.2g/L。ACF、M-ACF对Pb(Ⅱ)的吸附在80min、180min时可达到平衡。四种共存离子对Pb(Ⅱ)去除率的影响顺序依次为:Ca2+>Mg2+>K+>Na+,且随着共存离子浓度的增加,纤维对Pb(Ⅱ)去除率在不断降低。(3)两种纤维采用0.1mol/L的稀硝酸溶液均可获得良好的再生效果,再生后的Pb(Ⅱ)脱附率分别高达97.5%、92.1%,对Pb(Ⅱ)的去除率可至90.9%、34.7%。且再生五次后M-ACF的再生后去除率依旧在80%以上,而ACF则再生次数越多其再生后去除率越高。(4)研究ACF、M-ACF对吸附除Pb(Ⅱ)的动力学、热力学特征及吸附机理。吸附剂ACF、M-ACF对Pb(Ⅱ)的吸附均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以及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计算所得的吉布斯能变ΔG<0,焓变ΔH>0,且随着反应温度的上升ΔG的绝对值变大,表明该反应为自发的吸热反应;熵变ΔS>0说明该过程为熵增反应。机理研究结论为:ACF对Pb(Ⅱ)的吸附以物理吸附为主、M-ACF则以化学吸附为主。本文研究结果表明改性后活性碳纤维对Pb(Ⅱ)的吸附容量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在酸性条件下微波改性活性碳纤维不仅具有良好的Pb(Ⅱ)吸附性能,该改性碳纤维方法为含铅废水处理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正>2017年6月5日,酷蛙电器携全线新品亮相上海滩。凭借此前爆款"酷蛙max"在业内积累的名气,此次以"智净先锋掌握未来"为主题的新品发布会及招商活动吸引大量的经销商、渠道
期刊
抗生素属于难生物降解物质,易在环境中富集,诱导耐药菌株产生,严重威胁着水体生物的健康和生态平衡,引起人们的强烈关注与担忧。吸附法因其成本低、效率高、可行性好等优点,
期刊
从日料餐厅的一道菜品发展到独立专门店,再到成百上千家门店的连锁经营品牌不断涌现。寿司,这个充满小资情调的外来品类,正变得越来越平民化和本土化。"2020中国餐饮(细分品
<正>2016年净水市场增速放缓,行业进入调整期,迈入理性发展阶段。随着企业重组、并购、整合以及跨界涌入,净水产业迎来转型升级的关键节点。近几年,净水行业标准、规范相继出
活性炭吸附是去除饮用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有效技术。本研究选取了阿特拉津、二氯乙酸和三氯乙酸这3种典型的难降解有机物,采用2种自制的竹质活性炭和5种煤质商品活性炭分别在超
执着追求者的足迹与心声──《中国西藏山川植被》述评李渤生1993年9月13—18日在北京召开的第一届东亚地区国家公园与保护会议上,我与“小木屋”的主人徐凤翔教授又会面了,当时我任大会
中共中央到达陕北前后,为应对严峻复杂的外部形势,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北线统战工作。在党的领导下,实现了在北线停止内战的战略目标,解除了中共中央卧榻之侧的危险,稳定了西北
<正>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多边国际科技合作项目之一,是目前世界上仅次于国际空间站的国际大科学工程计划。其目的是通过建造反应堆级核聚变装置,验
八路军由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而来,逐步成为抗日战争时期华北抗战的主力军,为夺取全国抗战的最后胜利作出了重大历史贡献。但当前八路军历史研究中尚有一些存疑问题,甚至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