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岸金融市场与人民币国际化协同发展研究——以香港离岸金融市场为例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leenliu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某种角度来说,离岸金融市场发展是“结果导向”而非“过程导向”,这里的“结果”是货币国际化的预期结果。尽管离岸金融市场最初成立的目的并非实现货币国际化,但是“无心插柳柳成荫”,美元就是一个鲜活的成功例子——正是离岸金融市场强化了美元在国际市场上的认可度和惯性,进一步巩固了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网络外部效应,美元国际化水平才得到进一步加强。相反,日本建立离岸金融市场来推动货币国际化的过程中,由于没有协调好国内金融与离岸金融的关系导致日元的国际化打了一个“严重的折扣”。综合国际经验与教训,结合中国目前实际情况,离岸金融市场发展已悄然起步,人民币国际化已箭在弦上,如何正确认识二者的关系,如何实施有效的战略来趋利避害,促进二者协同发展是目前急需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认为不能简单地将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与人民币国际化割裂开来,而应以协同的视角来审视二者的互动过程。本文共分为七章,论文的基本结构如下:  第一章绪论部分提出了本文所要研究的问题及问题产生的背景,并对本文的研究视角和方法进行了介绍。本文采用协同的视角,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选题进行研究。  第二章是本文所研究问题的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本文首先梳理了货币国际化与离岸金融市场的理论基础,其次对目前研究人民币国际化与离岸金融市场的文献按照“支持”与“反对”两个方面进行归类,并且在对两种观点进行批判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本文协同的观点。  第三章对人民币国际化与香港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的现状与特征进行梳理分析。  第四章对主要的国际货币及其相关的离岸金融市场产生发展及互动关系进行比较研究。  第五章在对国内现实情况与国际经验教训进行比较之后,为精确分析人民币国际化与香港离岸金融市场协同发展的情况,本文借鉴协同学方法,构建协同度测度模型,并建立指标体系对人民币国际化及香港离岸金融市场协同度进行测度及实证分析。  第六章首先提出目前香港离岸金融市场所蕴含的风险及未来监管的途径,其次根据前文的研究提出未来香港离岸金融市场与人民币国际化协同发展的相关战略对策。  第七章是对整篇论文的总结。本文主要的结论是人民币国际化与香港离岸金融市场都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两者都蕴含着风险与机会,离岸金融市场发展应该服务于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目标的有效实现,应该以协同的视角来看待二者的未来发展。同时,本文还通过协同度的计算,得到二者协同度大于零,因此二者存在协同发展的事实,但由于协同度还不高,未来还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
其他文献
2010年7月27日,新加坡——开利公司通过推广节能技术、产品和服务表现出对环境可持续领域的有力承诺使其受邀成为新加坡绿色建筑委员会创始成员之一。开利公司率先于1994年在
创新已经成为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最重要源泉。在价值链深度分解呈现分散化、模块化和网络化的趋势下,本文尝试对模块化价值网络下的企业创新活动进行研究。本文综合考虑了
人口老龄化是21世纪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 它是指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增加, 并且达到一定比例的一种动态变化过程. 维也纳世界老龄问题大会规定, 60岁以上的老年人
期刊
随着学校体育改革的深化,许多地方有实施高中体育专项化的改革动向,部分学校已经实施.为此,本文以上海杨浦高级中学为例,采用了文献资料法、 问卷调查等方法,分析和探讨当前
我们在使用电脑的过程中,或多或少地会有这样的感觉:随着Windows等软件操作系统的升级和电脑中安装的软件越来越多,系统的运行速度变得越来越慢。我们虽然可以通过提升CPU的主频
异地养老顾名思义到他出去养老, 然而对于 “异地养老” 这一名词的定义众说纷纭, 但离不开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 本文采用较为全面的说法即离开常住户口所在地到省外或本省跨
期刊
随着我国加入WTO后金融市场的全面开放,外资保险企业不断涌入中国市场,我国的保险市场环境随着保险经营主体的逐步增加,竞争越来越激烈,也促使我国寿险业得到迅速发展,逐渐成
为贯彻落实十八大提出的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和贯彻落实宁波市提出的努力推进“文化大市”向“文化强市”跨越的目标.文章以宁波市近些年来在农村文化建设中取得的成
墨家是战国时期重要的学术流派,与儒家并称显学,与道家形成分庭抗力之争,有“天下之学,不归杨则归墨”的说法.然而,秦汉时有关墨家的学说记载少之又少.《史记》 中对墨家的记
培养和提高军校学员领导力,有利于增强军队干部队伍素质,提高军队组织运行效率,对于提升部队战斗力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阐述了军校学员目前的领导力培养模式及其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