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恶性肿瘤在我国的发病率不断提高,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是其三大主要治疗方法,其中放射治疗是胸部恶性肿瘤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心脏位于两肺之间,在胸部肿瘤放疗时不可避免的受到不同程度射线的损伤。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改进,放射治疗在临床中已得到广泛应用,放射性心脏损伤(RIHD)的发生率也在不断提高,严重威胁着肿瘤患者的心功能,是胸部肿瘤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因此,早期发现RIHD对提高治疗效果及患者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本研究通过比较胸部恶性肿瘤患者放射治疗过程中不同时期血浆脑钠肽(BNP)与肌钙蛋白I(cTnI)的浓度而得出诊断放射性心脏损伤的新方法。目的:探讨胸部恶性肿瘤放疗过程中不同时期心电图、心肌酶谱、肌钙蛋白I、血浆脑钠肽及各种临床因素和物理因素与放射性心脏损伤发生的相关性,进一步明确血浆脑钠肽联合肌钙蛋白I在评价放射性心脏损伤中的价值。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标准、首次接受胸部三维适形放疗的胸部肿瘤患者30例(其中女性12例,男性18例,肺癌18例,食管癌7例,左侧乳腺癌4例,胸腺瘤1例),所有患者均应用医科达直线加速器,采用共面3-5个野等三维适形放疗,螺旋CT模拟定位,每次1.8-2Gy,每周5次。所有患者的照射总剂量为50-70Gy。放疗前完成以下检查:常规病史采集及体格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心肌肌钙蛋白I浓度、心肌酶谱、血浆脑钠肽浓度、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放疗第2、4、6周进行心肌肌钙蛋白I、心肌酶谱、血浆中脑钠肽浓度检测及心电图检查。通过不同时间、不同放射剂量、心脏不同受照射体积、不同年龄及性别逐层比较各项化验指标及心电图参数的变化情况。结果:1.本研究中心电图异常多数发生在放射治疗第4-6周,共有11例(36.7%):心动过速或过缓2例(6.7%)、T波低平7例(23.3%)、ST段压低5例(16.7%)、I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3.3%)。2.肌钙蛋白I升高的有8例(26.7%),放疗6周时cTnI较放疗前有所升高(F=3.31、p<0.05);心肌酶谱升高的有7例(23.3%),放疗6周时血清CK、CK-MB较放疗前明显升高(p<0.001),而LDH于放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3.发生RIHD组患者血浆BNP浓度于放疗第6周高于未发生RIHD组血浆BNP浓度(p<0.05)。4.发生RIHD组与未发生RIHD组临床因素(性别、年龄、吸烟史、手术史、KPS评分)、物理因素(V10、V20、V30、V40、V50、V6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现临床因素及物理因素中与发生RIHD的相关因素。结论:放射性心脏损伤中心电图改变是最常见的异常表现,且发生较早,常见的异常包括:T波低平、ST段压低、心动过速或过缓;血浆肌钙蛋白I、心肌酶谱及血浆脑钠肽均在放疗早期即升高,可作为放射性心脏损伤的早期诊断指标;RIHD组与非RIHD组临床因素及物理因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未发现与放射性心脏损伤发生相关的临床因素及物理因素,可能与本研究纳入病例数较少有关;低剂量照射可引起心脏损伤。